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8篇
  15篇
综合类   13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改善渠系下游常水位运行控制方式调节过程蓄量变化剧烈、增大水源供水压力的问题,保证渠系控制的安全、高效,提出了一种基于渠池蓄量平衡的闸前变目标水位的算法,该算法在蓄量变动小时采用下游常水位控制,蓄量变化超过阈值采用考虑约束条件的控制蓄量法.并以Natlab仿真验证法对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渠道建立多渠段串联控制模型,分析比较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渠池蓄量平衡的闸前变目标水位的算法运用效果良好,可实现下游常水位和控制蓄量运行方式的灵活、平稳转换;各渠池蓄量调节量显著减少,基本可以实现蓄量平衡,减小了对上游的需水压力;与下游常水位运行方式相比,其控制过程水位波动平缓闸门流量过程震荡较小,有效减小了闸门超调和回调操作,稳定时间有所延长但在总体调控过程中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62.
采用实地调查和方差分析方法,并用LSD法对人工林9块林分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土壤硬度的差异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层深度条件下,植物类型与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土壤硬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硬度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针叶林分中侧柏样地土壤含水量最大(27.3%),阔叶林分中刺槐样地土壤含水量最小(16.9%),柿子树样地土壤紧实度最大(14.3 Pa),刺槐样地土壤紧实度最小(5.4 Pa),柿子树样地土壤硬度最高(535.3 kg/cm~2),刺柏样地土壤硬度最低(398.7 kg/cm~2)。调查研究的9块样地中,针叶林分的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大于落叶林分,根系生长的不同是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苗圃后期的经营抚育策略的制定、土壤改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该文依据辽宁省公益林管理中心提供的2014年度公益林资源清查数据,同时参照国家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中的森林服务评估方法,依据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部分社会公共数据,对辽东地区公益林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栎(柞)类和落叶松组服务价值比例合计达84.66%,是辽东地区公益林各树种组服务价值的贡献主体;涵养水源和固碳制氧服务价值比例合计达73.23%,发挥着公益林服务的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退化柞蚕场栽植红松成为辽东山区一种被林农广泛接受的生态恢复模式;但是,目前对这种恢复模式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和实施效果还不甚了解。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退化柞蚕场营建的柞树-红松混交林林分生长规律、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域退化柞蚕场营建柞树-红松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确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柞树-红松混交林的最适造林密度。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5.
对两年纯林和混交林中诱木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为黑松>马尾松>湿地松;林分对松墨天牛种群影响不显著.松墨天牛天敌花绒坚甲数量,纯林中马尾松>黑松>湿地松;混交林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都极低,为0%~4.35%,且不同林分不同树种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
烤烟叶面喷施钼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明钼肥对黔南州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研究钼肥对烤烟烟叶大小、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肥能显著提高烟叶含钼量,上部叶含钼量平均由0.61mg/kg增加到0.89mg/kg,中部叶含钼量平均由0.47mg/kg增加到0.85 mg/kg;对...  相似文献   
67.
辽宁冰砬山不同年龄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冰砬山4个年龄阶段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各林龄的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154.04t· hm-2· a-1、179.29t· hm-2· a-1、229.40t·hm-2· a-1和254.78t· hm-2· 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比例达94%以上.不同年龄阶段的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净生产力均较高,并随着林龄的增大而下降,幼龄林乔木层的生产力可高达16.71t· hm-2· a-1,比成熟林的生产力高出近1倍.在所有不同年龄阶段,各器官的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比例平均为:叶(46%)>树干(39%)>根(10%)>枝(5%).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不同配置人工模拟行带式黑沙蒿防风阻沙效益的差异,为沙区人工植被建设以及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模拟了3种不同配置的沙蒿灌丛,对其剖面风场以及输沙率进行观测。[结果]单行配置防风效能较低,双行和3行配置防风效能较高,且随着风速的增大,3种配置林带的防风效能都呈递减趋势。林带能有效增加粗糙度,在林带后的粗糙度呈递减趋势。从输沙率来看,双行和3行配置也优于单行。单行矮林在其背风面7日内都能减少风蚀,而双行和3行矮林在其背风面10H处都能有效减少输沙率,防控风蚀。[结论]在沙区沙蒿林营造中,生产配置上侧重双行一带的行带式配置,使其疏透度在45%左右,带距在7日~10H为宜。  相似文献   
69.
在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接装太阳能集热器,并进行3次烟叶烘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太阳能烤房在不降低烤后烟叶内在和外观质量的前提下,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0.
采集临床疑似脑心肌炎死亡仔猪的组织作为接种材料,接种于BHK-21细胞系,观察细胞病变(CPE),并用RT-PCR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进行鉴定,证实分离到1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命名为GXLC株。应用RT-PCR方法扩增GXLC株的3D基因,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对获得的3D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XLC株3D基因全长1380 nt,编码460个氨基酸,含有7个抗原表位。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GXLC株与国内外其它EMCV分离株3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84.7%~99.7%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6.1%~99.6%之间。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基于3D基因核苷酸序列绘制的系统进化树可将所有EMCV分离株分成2个群:Ⅰ群和Ⅱ群,Ⅰ群可再细分为Ⅰa亚群和Ⅰb亚群,其中猪源EMCV在Ⅰ群和Ⅱ群中均有分布,而鼠源EMCV分布在Ⅰ群,人源EMCV分布在Ⅱ群;GXLC株与其它中国分离株均属于Ⅰa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