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5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61.
河南省对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产量及有关性状、抗逆性和品质性状等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生理生化基础等进行了研究。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育成了40多个强优势双低油菜杂交种,其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河南省在2003-2016年平均单产为2288.6kg/hm2,比1978 -2000年的平均单产提高50%,比全国同期平均单产高23.58%。今后河南省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方面,重点是选育和推广高含油量、抗倒伏、抗裂角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强优势杂交油菜品种,同时加强抗根肿病的防控和抗病品种选育,充分挖掘油菜在菜用、肥用、饲用、蜜用和观赏等多功能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62.
河南省油菜生产和科研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地处中原 ,光、热资源丰富 ,油菜增产潜力大。菜油是河南省的主要食用植物油 ,约占食用油的 4 0 %左右 ,榨油后的饼粕为高蛋白资源 ,特别是目前推广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 ,芥酸含量低 ,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饼粕中的有毒物质硫甙含量低 ,可以直接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因此 ,发展油菜生产对解决我省城乡人民吃油问题、提高人体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 建国以来河南省油菜生产情况解放后 ,河南省油菜生产几经起伏 ,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 4个阶段。1.1 恢复发展阶段 ( 195 0~ 195 7年 )与建国前相比 ,这一阶段 ,…  相似文献   
63.
用白花突变体和白花不育突变体分别选育白花品系G95150和白花胞质不育系7600 A。遗传研究表明,白花对黄花由一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7600A在农艺性状上与其保持系G95150完全一致:叶色浓绿,植株较矮(163.5 cm)、生育期较长(243天)、抗寒能力较差(冻害率100%,冻害指数33.8)。7600A花色纯白、花瓣皱缩、花药小、低温存在微量花粉。G95150和7600 A的芥酸含量为0.8854 %,硫甙含量70.5461μmol/g。  相似文献   
64.
干旱胁迫是农业生产上长期存在的非生物逆境因子,严重影响甘蓝型油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尝试采用各种生物学手段解析甘蓝型油菜的抗旱遗传机制,培育抗旱甘蓝型油菜品种。简要概述了甘蓝型油菜抗旱相关性状QTL定位、干旱胁迫下的应答蛋白等抗旱分子机制及抗旱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提高甘蓝型油菜抗旱性提供相关理论参考,以加快甘蓝型油菜抗旱育种的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65.
双油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41.0 kg/hm2,比对照豫油2号增产20.67%。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双油8号平均产量2704.8 kg/hm2,比对照杂交种豫油2号增产7.06%。双油8号种子芥酸含量0.05%,商品籽硫甙含量20.96μmol/g饼,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6.35%,属高含油量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是双油8号夺取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双油8号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6.
优质多抗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杂双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双4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其杂交组合是88A×P280。在2004年、2005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杂双4号平均产量3012.2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8.81%。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4号产量2392.5 kg/hm2,比对照杂98009增产5.0%。杂双4号品质优良,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其芥酸含量1.60%,硫苷含量25.78μmol/g,含油量41.01%。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  相似文献   
67.
高产抗病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双油9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油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株形高大,一次有效分枝多。在2004年和2005年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333.85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11.04%,达到显著水平,最高产量达到3205.20 kg/hm2。在2006年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62.10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9.33%,最高产量3258.75 kg/hm2。经分析,双油9号芥酸平均含量为0.08%,硫甙含量25.53μmol/g,优于国家规定的双低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较高,41.75%。适合黄淮流域冬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68.
选育高油高产油菜品种,大力发展油菜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柴油具有空气污染物排放少、润滑性好、生物降解完全等优点,但生物柴油的成本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根据柴油和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对油菜在生产上的地位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认为油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且油菜资源丰富、适应范围广、原料充足,是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按照当前技术,利用植物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原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70%~90%,油脂原料是决定生物柴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关键是培育出高产或者高产油量的油菜品种,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9.
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纯度的SSR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纯度影响品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品种鉴定的一项重要指标。为建立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丰油10号的SSR标记纯度鉴定方法,以丰油10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利用SSR荧光标记与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方法,在12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可用于丰油10号纯度鉴定的引物。2对SSR引物对丰油10号的纯度鉴定结果为85.64%,与田间表型纯度鉴定的结果87.18%相比,纯度值非常接近,说明筛选的SSR标记可用于丰油10号杂交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70.
为解析高产稳产油菜品种丰油10号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利用油菜60K SNP芯片对丰油10号及包括其2个亲本在内的20份骨干亲本系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20份骨干亲本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23~0.463,平均为0.348。丰油10号母本22A和父本P087-2间遗传距离为0.375,高于平均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将20份骨干亲本系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母本22A归在类群Ⅰ,父本P087-2归在类群Ⅳ。基因组比较发现杂交种丰油10号与母本22A的相似性比例为64.77%,与父本P087-2的相似性比例为62.89%,其中有30.78%的基因组杂合区段来源于双亲不同基因型间的组合。同时发现丰油10号与父母本在19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比例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该研究为后续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