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兰州地区兔球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球虫病是家兔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原虫病,对养兔业危害极大,1~4月龄以内的幼兔感染率高达100%以上,死亡率可达60%~70%,耐过兔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02.
秀丽新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自20世纪70年代被用作模式生物后,对此线虫的研究开创了一个对今日医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创新领域,特别是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3位科学家均以秀丽新杆线虫为实验模型,通过遗传分析和显微观察,系统跟踪了秀丽新杆线虫  相似文献   
103.
遗传因子决定着各种病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最终结果。人类基因的抗性和易感性的分子机制在许多方面还不清楚 ,宿主对某一种病原的反应的影响多基因控制就变得更为复杂。动物模型在宿主与病原之间复杂遗传系统解剖成单一的因素控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克隆和鉴定宿主抗性基因方面 ,小鼠能成为一个无价的实验工具。通过三个途径能够建立人类感染性疾病的小鼠模型。 (1 )目标基因小鼠突变体的培育 ;(2 )在突变小鼠中 ,宿主抗性基因位置克隆 ;(3 )绘制和描述控制宿主与病原之间复杂性的数量特性位点图。文章通过上述三种方法的介绍进一步阐述人的感染性疾病 ,特别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抗性或易感性的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04.
以GenBank上登载的猪的T细胞受体β(pTCR-β)基因为参考序列,用RT-PCR法从猪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TCR-β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TCR-β基因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大小为849bp,编码283个氨基酸,且含有一段2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与参考序列相比,在核苷酸序列上的同源性为80.4%,在氨基酸序列上的同源性为70.3%;生物信息学结构预测发现2个结构域,一个为IG结构域,由第32-138位共10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另一个为IG-LIKE结构域,由第164-211位共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相似文献   
105.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序列,经DNAstar生物学软件和BLAST序列分析,利用Oligo6.0软件分别设计并合成了4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在初步优化单项PCR反应退火温度和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检测CSFV、PCV2、PRRSV和PRV的多重PCR诊断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CSFV、PRRSV、PCV2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46.7%、43.3%、53.4%、10.0%,其中,PRV与PCV2、CSFV与PCV2和CSFV与PRRSV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6.7%、36.7%和10.0%;PRV、PCV2和PRRSV单一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3%、10.0%和33.3%.说明所建立的多重PCR诊断方法,可以应用于CSFV、PRRSV、PCV2和PRV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6.
采集江西省某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料,RT-PCR检测可扩增出PRRSV ORF7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发现其与美洲型毒株序列一致性达93.9%以上,与欧洲型毒株仅为69.8%。将采集的脑和肺脏处理后接种Marc-145细胞盲传,在盲传的细胞中可扩增到PRRSV ORF7特异性片段,传至第6代时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将该毒株NSP2非结构蛋白基〖JP2〗因测序分析,发现其编码的氨基酸与国内近年来分离的高致病性PRRSV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与美洲型代表株VR-2332相比缺失第482位和533-561位共30个氨基酸;纯化病毒并进行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PRRSV病毒粒子。第8代的细胞毒回归30日龄仔猪,可观察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这表明已成功地分离到1株美洲型PRRSV变异株,命名为JX0708株。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索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与其生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从蕨麻猪血液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多态性和突变分析。[结果]蕨麻猪生长激素(pGH)基因序列全长1671bp,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外显子1、2、3、4和5的碱基数依次是10、161、117、162和201bp,内含子1、2、3和4的碱基数分别是244、210、192和277bp。除第1外显子和第1内含子碱基剪切有明显的例外,其余全部符合GT-AG规则;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4种碱基含量依次为G〉C〉T〉A。(G+C)含量和(A+T)含量分别在62%和37%以上。蕨麻猪编码区第4外显子在+1046位处A→G,为错义突变,其余均为同义突变。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编码的前体蛋白含216个氨基酸,成熟蛋白是由1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个分泌性蛋白;二级结构中含有6个α螺旋结构,三级结构是结构松散的球状蛋白,含有6个α螺旋前区。[结论]为蕨麻猪生长激素基因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8.
微卫星标记对高原小型蕨麻猪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蕨麻猪的等位基因变异、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杂合度(H)进行了分析.在5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48个等位基因,蕨麻猪的等位基因数最少,为55个,平均观察杂合度(Ho)为0.836 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61 5,PIC平均值为0.824 8.结果显示:蕨麻猪群体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与兰州、临洮、青海和武威4种猪相比低,但Ho>0.7,HE>0.8,PIC>0.7,仍然比较高,受野猪血缘影响的可能性很大.表明蕨麻猪的杂合程度比较高,遗传变异大,遗传多态性丰富,适应高寒恶劣环境的能力较强,比其它地方猪品种具有更丰富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09.
将纯化的猪带绦虫六钩蚴45W-4BX重组抗原,采用弗氏完全、不完全佐剂乳化和不加佐剂的方式,3次免疫BALB/C小鼠,检测抗体效价呈阳性后,再经尾静脉加强免疫,取其脾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经六钩蚴45W-4BX抗原和GST抗原双系统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18株六钩蚴45W-4BX杂交瘤细胞,按有限稀释法对其中的4株进行了5次亚克隆,最终获取了4株分泌稳定的单克隆细胞株,接种小鼠获取相应的腹水,金标试纸条法鉴定其抗体亚类均属于IgG1类,轻链为κ型;对腹水进行了稳定性试验和单抗初步提纯,并对杂交瘤细胞进行了染色体组型的分析,证明所获单抗能满足常规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0.
应用1株藏灵菇(kefir粒)分离菌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的优化培养,筛选了在设计条件下的最适培养发酵时间、pH值、温度及主要培养基成分比例,优化了该菌生长发酵的生态环境,获得了一种优化的培养发酵基料;通过对该基料营养及健康活性因子的检测分析,评估了该基料对人体提供营养和保健作用的可能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