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210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84篇
  86篇
综合类   897篇
农作物   165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620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综合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形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总结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更新水库现有调度模式,实施生态调度;发展集雨节灌日光温室,开辟灌溉新水源;推广节水灌溉集成技术,压缩农业灌溉用水;培育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等石羊河流域后续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放牧强度对祁连山高寒草甸优势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以10年围封、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处理下的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放牧强度对4个优势种牧草营养价值年际、月际变化和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增加了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 Sergiev)的粗蛋白(CP)和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Rehder)的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降低了锦鸡儿的中性洗涤纤维(NDF)(P<0.05);4种优势牧草CP和DMD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和月际变化规律,即多雨年份CP和DMD显著高于干旱年份(P<0.05),6月份牧草返青季CP和DMD含量显著高于9月份牧草枯黄季(P<0.05),而NDF含量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4种优势牧草CP、DMD和NDF受到放牧强度、年际变化、月际变化和种的相互影响。因此,建议对围封高寒草甸进行放牧,并在干旱年份和牧草生长季末家畜转场或补饲,实现祁连山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提高中国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病原检测的整体水平,加强相关实验室检测锦鲤疱疹病毒(KHV)的能力,2014—2016年开展了3次能力验证项目。能力验证样品为盲样,使用鲤鱼组织匀浆液,与包含了KHV TK基因片段和Sph基因片段的2种重组质粒溶液混合制成。对盲样进行了均匀性和稳定性检测。采用水产行业标准《鲤疱疹病毒检测方法 第1部分:锦鲤疱疹病毒》(SC/T 7212.1-2011)中,推荐使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病毒检测,并对各参加单位锦鲤疱疹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2014年能力验证第一轮测试结果满意率为58%,第二轮满意率为96%;2015年能力验证第一轮测试结果满意率为77%,第二轮满意率为89%;2016年能力验证第一轮测试结果满意率为82.69%,第二轮满意率为92.73%。通过2014至2016年的能力验证活动,大多实验室具备了锦鲤疱疹病毒PCR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可以承担锦鲤疱疹病毒的检测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94.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芳香植物,采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文献,发现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芳香植物45科101属141种,约占我国芳香植物种数的20%,占全世界芳香植物3 600种的3.917%。其中裸子植物占3科5属5种,双子叶植物37科89属123种,而单子叶植物5科7属13种。分析这些芳香植物资源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95.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冠层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冬小麦全生育期冠层氨挥发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率,设置0、90、180 kg N·hm~(-2)三种氮素水平,利用改进型通气式氨气捕获装置,原位分析冬小麦冠层氨挥发速率及其与叶片氮素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麦田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3周,全生育期累积挥发量为3.773~8.704 kg N·hm~(-2),施氮显著提高了麦田氨挥发累积量(P0.05),土壤与冠层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3.289~7.773 kg N·hm~(-2)和0.750~1.461 kg N·hm~(-2),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率分别为87.2%~89.3%和15.4%~19.9%。不施氮条件下,冠层无氨气吸收;低施氮(90 kg N·hm~(-2))下,冠层氨气吸收主要发生在苗期;高施氮(180 kg N·hm~(-2))下,苗期、返青期和灌浆前期冠层均有氨气吸收发生。冠层氨挥发主要发生在开花期、灌浆末期至枯死期,分别占冠层氨挥发的4.5%~9.3%和79.1%~99.0%;冠层氨挥发速率与叶片氨气补偿点、质外体NH+4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质外体溶液pH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总之,开花前,不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冠层向大气中释放氨,施肥后,冠层从大气中吸收氨。冬小麦开花后,不论施肥与否,冠层都向大气层释放氨。  相似文献   
996.
研究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感染猪肾传代细胞(PK-15 cells)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表达水平变化情况,为探明PPV感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PV感染PK-15细胞后TLR1-10的转录时相变化。结果显示,PPV感染PK-15细胞后,TLR1在PPV感染后3h表达上调,约为对照组细胞的3.1倍,其他时段均低于正常水平;TLR3和TLR7 mRNA表达水平在病毒感染早期均低于正常水平;TLR4和TLR8的mRNA含量均在感染后3、12、36 h表达上调,TLR10分别在在3h和36 h表达上调,其他时段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TLR2和TLR9 mRNA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 h开始升高,并于48 h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水平的10.1倍和26.7倍。研究表明,PPV感染PK-15细胞后能够诱导细胞上TLR2和TLR9在mRNA水平显著上调,PPV感染可能通过TLR2和TLR9受体介导感染。  相似文献   
997.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 浓度为0.0897 mg·mL-1)处理后,抗病大豆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有升高,并且根中比茎叶中的POD反应更敏感;感病品种虽然在某些病程阶段POD活性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它阶段POD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 mg·mL-1)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OD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相似文献   
998.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工作,推动吉林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探索吉林农业发展新思路、新途径,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再立新功,为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999.
新疆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牧区和农区就肉羊养殖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农牧民关注的技术和政策及以后的发展思路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曾先后实地调研肉羊业发展较为发达的5个地州的部分县市,笔者就新疆肉羊业发展现状、饲料资源、存在的困难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正>妫川自古多盛景,今昔绿野宜赏花。信步妫川延庆,徜徉在绿林花海之间,清心自然的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从北京市区行车一小时左右即到夏都延庆。延庆东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不仅是一座美丽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