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张贤  王建红  曹凯  王松涛 《草业科学》2013,30(8):1240-1245
以广泛应用的9个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品种为试验材料,测量其株高、干质量、粗蛋白含量等12个农艺性状,研究其农艺性状变异。结果表明,紫云英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其中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分枝数,其品种内个体间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0.310。聚类分析结果基本反映了紫云英品种的熟期,熟期相同的品种之间遗传距离较近。熟期相同的品种农艺性状相似,早熟种粤肥2号和信阳种营养生长较弱,营养成分含量亦较低,中熟种闽紫6号和闽紫7号叶长、叶宽、株高、茎粗及单株干质量等性状都明显优于其余品种。  相似文献   
52.
沙地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一定体积比混合,筛选适合沙地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方法】以"金鹏一号"番茄为试材,设T1(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2∶3∶5)、T2(V(玉米秸秆)∶V(猪粪)∶V(沙子)=3∶2∶5)和T3(V(猪粪)∶V(沙子)=2∶3)3个配方基质,以CK1(纯沙)和CK2(纯土)为对照,探讨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秸秆和猪粪有效改善了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且以T2基质的改善效果最好,用其栽培番茄的单株产量较CK1和CK2分别提高了69.51%和43.29%;其次为T1,较CK1和CK2分别提高42.65%和20.61%;T3较CK1和CK2分别提高38.41%和17.01%。3个配方基质的番茄植株生长健壮,株高、茎粗、干质量、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2个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果实品质得到了改善。【结论】综合考虑各指标认为,玉米秸秆、猪粪和沙子按3∶2∶5的体积比混合,是最适宜的沙地日光温室番茄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红光暗期多点打断对黄瓜、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生产上通过光形态调控来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下采用新型LED光源的50μmol/(m2.s)红光在黄瓜、番茄幼苗生长暗期(18:00-08:00)每2h照射5min,每个生长暗期照7次,研究红光暗期多点打断处理对黄瓜和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红光暗期多点打断处理抑制了黄瓜和番茄幼苗的下胚轴长、株高、节间长度和叶面积的生长,壮苗指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2.4%和24.2%;同时影响了干物质在地上部位的分配,黄瓜和番茄幼苗干物质在叶片的分配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有机物向茎的运输和分配显著减少。红光暗期多点打断提高了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降低了黄瓜幼苗的光合速率。【结论】利用红光暗期多点打断,可抑制黄瓜和番茄幼苗的徒长,提高幼苗的壮苗指数。  相似文献   
54.
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生地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生地上紫云英绿肥产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施肥可以显著增加红壤生地紫云英产量,在240 kg·hm-2 N、120 kg·hm-2 P2O5、90 kg·hm-2 K2O的处理下,紫云英鲜草和总干物质产量最高,分别达21.75、2.966 t·hm-2,是不施肥处理的14.3倍和12.2倍,积累的氮磷钾素养分总量也最高,达到182.4 kg·hm-2。在等量化肥处理下,配施有机肥料有利于紫云英鲜草产量和总干物质产量的提高,其中,商品有机肥料对紫云英的增产效果优于腐植酸肥料。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提高紫云英将无机养分转换为有机养分的能力,其中,配施商品有机肥料对促进紫云英将无机养分转换为有机养分的效果要优于配施腐植酸肥料。  相似文献   
55.
绿肥还田对水稻生长期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绿肥还田后水稻生长期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先有一个快速增加的过程,随着绿肥的不断腐解,土壤有机质在达到一定含量后开始下降,随后随着水稻生育期的进程又逐步增加,但至水稻收割期土壤有机质总体含量还是比还田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品种的绿肥在腐解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影响效果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紫云英等豆科绿肥腐解较快,黑麦草等禾本科绿肥腐解较慢,因此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下降过程紫云英绿肥要快于禾本科绿肥。这一试验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对水稻生长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使土壤对水稻的养分供应和水稻自身的养分吸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56.
几种茶园绿肥的产量及对土壤水分、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几种茶园绿肥进行试种,经过对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产量和对绿肥根际土壤微环境水热状况的测定分析,初步明确了不同绿肥品种在茶园套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以鹰潭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案例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景区民宿景观评价体系,探究了景区民宿景观中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景区内民宿样本分析,从宏观外环境、水体景观、绿化景观、建筑景观、园林小品、园林铺装6个方面,选取地形地貌、建筑特色与风格、水质清洁度、铺面材料生态性等31个评价指标.通过构建判断矩阵...  相似文献   
58.
为探明人工光源植物工厂中不同光质对油葵芽苗生长和芳香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在光强为200μmol/(m2·s)的条件下,以蓝光LED为对照,在蓝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光强一致的绿光、红光、远红光和紫外线,研究不同光质组合处理下油葵芽苗的生长以及芳香物质等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相比,蓝光+远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下胚轴长显著增加,而蓝光+红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下胚轴直径、根长、全鲜和全干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不同光质处理对油葵芽苗的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蓝光+绿光处理下的油葵芽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黄酮含量与对照蓝光相比显著上升,分别增加了28.78%,72.25%,163.32%。蓝光+紫外线处理下的总酚、维生素C、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蓝光分别显著上升了25.81%,238.10%,12.50%,150.00%。蓝光+远红光处理有利于提高油葵芽苗特征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含量,如青叶醛、α-蒎烯、对异丙基甲苯等,该处理下芳香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蓝光处理,且含量最大,使油葵芽苗菜具有清香。综上所述,蓝光+红光能促进油葵芽苗生长,蓝光+绿光则对油葵品质有较好的提...  相似文献   
59.
为探究不同红光/远红光(R/FR)比值对双断根西瓜嫁接苗生理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提高西瓜嫁接苗种苗品质,对双断根西瓜嫁接苗进行不同光质处理,共设置4种光质组合:黑暗(D)、白光(W)、高比值R/FR(R/FR=3,H)和低比值R/FR(R/FR=0.3,L),以黑暗为对照,分析西瓜嫁接苗幼苗形态、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处理显著提高了西瓜嫁接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指标,显著提高接穗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SOD和POD)、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同时显著降低了O2-、H2O2和MDA的积累。L处理对西瓜嫁接苗光合系统也有一定影响:处理8 d时,嫁接苗光合特性指标、Fv/Fm、Fv’/Fm’和ФPSⅡ显著升高,NPQ显著下降;而长时间处理(20 d)会导致叶绿素质量分数以及光合特性指标降低,Fv/Fm、Fv’/Fm’、ФPSⅡ和qP下降,NPQ显著升高。综上,低比值R/FR处理能够通过增强西瓜嫁接苗抗氧化能力并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最终促进双断根西瓜嫁接苗的成活及生长。  相似文献   
60.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作为重要的蜜源植物和绿肥作物,对促进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选育花期适当的品种是紫云英重要的育种目标。LEAFY(LFY)是植物花分生组织的特异基因,而目前关于紫云英LEAFY基因的研究尚无报道。为探究紫云英中LEAFY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采用Illumina Hiseq和c 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对紫云英LEAFY基因序列进行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LEAFY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 RT-PCR揭示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采用表达载体构建、侵染以及转基因T2代纯合株系的生长发育表型特征统计分析鉴定紫云英LEAFY基因功能。本研究获得的LEAFY基因全长c DNA长度为1 400 bp(Gen Bank No.MH352146),含有1个1 191 bp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质含有396个氨基酸,含22个α螺旋和5个β折叠,其分子量为44.72 k D,理论等电点为6.4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鹰嘴豆(Cicer arietinum)等物种的LEAFY蛋白相似性均在80%以上,具有高度的同源性;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紫云英LEAFY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芽、花、叶、叶芽、根、茎和荚;超表达LEAFY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实验结果发现,超表达LEAFY基因拟南芥株系的出苗至抽薹天数比野生型平均早3 d,出苗至开花天数比野生型平均早2 d,开花数比野生型平均多1.79个。本研究表明紫云英LEAFY基因与豆科物种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在其花芽中表达量最高,并证实LEAFY基因可能调控其开花机制,为通过分子技术改良该物种成花提供理论依据,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