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电子鼻对草莓采后贮藏早期霉菌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实现电子鼻对草莓贮藏期常见霉菌感染的早期检测,对草莓果实分别接种灰霉、扩展青霉和根霉3种主要病原菌,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组,每2d采用PEN3电子鼻获取草莓的气味,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草莓气味。结果表明,草莓接种病原菌2d后,主成分分析能够正确区分正常果实(对照组)与病害果实,且可以较好区分草莓感染病原菌种类,多元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接种不同病原菌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通过Fisher判别建立的回归函数对3种病原菌灰霉、扩展青霉和根霉及对照组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93.3%、86.7%和100%。载荷分析及气质联用技术结果表明病原菌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烃类及酯类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实现草莓采后贮藏和流通过程中质量变化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进行无损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柿树上的主要害虫有柿蒂虫、柿绵介、草履介、毛虫类、刺蛾类等。柿树上常见的病害有柿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叶枯病等。害虫一般在老翅树皮缝,树上残留柿蒂或地下土缝、石块下等隐蔽的场所过冬,第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一些案例分析,了解办公软件应用的意义及优缺点,展示企业办公软件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平时的实践中进一步扩大企业办公软件应用的功能,充分体现出软件操作及使用的可贵之处,为以后办公软件的操作应用提供可供参考之处.  相似文献   
14.
喹乙醇,又名倍育诺、喹酰胺醇、快育灵、奥拉金等,为一种化学合成抗菌促成剂。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溶于沸水,微溶于冷水,难溶于或不溶于甲醇、乙醇、氯仿等普通溶剂,该物质很稳定,对热不敏感,但对光敏感,光照使其降解。  相似文献   
15.
宋嘉  朱娜 《农民致富之友》2013,(24):200-200
貉又被称为貉子、狸等,是非常珍贵的毛皮动物。貉子主要生活的国家有我国、蒙古、朝鲜等国家。苏联有很多国家很早就开始进行野生貉的驯养繁殖和研究。现在,貉的养殖在整个毛皮兽的饲养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貉子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其皮毛是重要的服装原料,它的肉是非常重要的滋补营养品。因此,貉子的养殖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朱娜  张义 《新疆林业》2007,(3):14-14
3月31日,沙雅县召开林果业管理工作先进表彰大会,对涌现出的一批重质量、重管理和生产效益突出的先进典型乡(镇)进行了表彰,其中古力巴克乡和托依堡镇获得林果业质量管理一等奖,分别奖励现金5万元;努尔巴克乡和英买力镇获得林果业质量管理二等奖,分别给予奖励3万元;红旗镇和海楼乡获得林果业质量管理三等奖,分别奖励现金2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复方板蓝根制剂对小鼠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以便为开发中药免疫增强剂提供实验依据。将100只21日龄、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小鼠随机分为10组:I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Ⅱ和Ⅲ组为黄霉素对照组和黄芪多糖对照组,分别饲喂添加1.0g/kg黄霉素和1.0g/kg黄芪多糖的饲料;IV—VII组为板蓝根对照组、鱼腥草对照组、陈皮对照组和黄芪对照组,分别饲喂添加1.0g/kg相应药物的饲料;Ⅷ一X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5g/kg、1.0g/kg和1.5g/kg复方板蓝根的饲料。结果表明,X组小鼠的料肉比显著降低,日增重显著提高,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Ⅸ组小鼠的免疫细胞水平明显提高,肝指数明显增加;VIII组小鼠的脾指数增加最为明显,提示复方板蓝根制剂能提高小鼠的生长性能,并增强小鼠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一株杀鱼假交替单胞菌 2515 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 (简称菌株 2515)在对虾养殖中的抗弧菌效果, 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为指示菌, 以鳗弧菌的敏感抗生素新霉素为参比, 采用牛津杯打孔法, 比较了菌株 2515 与抗生素抗菌等效关系。设置浓度分别为 104 CFU/mL、105 CFU/mL、106 CFU/mL、107 CFU/mL 的菌株 2515 与鳗弧菌共培养, 评价了该菌对鳗弧菌的拮抗效果。将含量 103 CFU/g、105 CFU/g、107 CFU/g, 及 103 CFU/mL、 105 CFU/mL、107 CFU/mL 的菌株 2515 分别添加到对虾饲料和养殖水体中, 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分析了菌株 2515 对水体和对虾肠道细菌总数、弧菌数及对抗副溶血弧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 相同抗鳗弧菌效果条件下菌株 2515 数量与新霉素质量存在对应关系, 与鳗弧菌混合培养时, 浓度 106 CFU/mL 及 107 CFU/mL 的菌株 2515 对鳗弧菌表现出强的抑菌作用。饲料中添加菌株 2515 浓度 105 CFU/g 及 107 CFU/g 时能够显著降低对虾肠道中的弧菌数量(P < 0.05), 提高对虾养殖的存活率。采用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攻毒, 显示在饲料中添加菌株 2515 浓度为 105 CFU/g 一组对虾死亡率最低, 为(43.3±5.8)%, 对副溶血弧菌的相对保护率达(53.7±6.2)%。结果表明, 在饲料和养殖水体中添加适宜浓度的菌株 2515 均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的能力, 降低对虾肠道内的弧菌数量。本研究结果为对虾养殖弧菌病生物防控提供了一种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张可菊  朱娜 《南方农机》2017,(16):34-35
文章以行业现状为出发点,结合其他行业自动控制应用情况,提出了润滑油自动灌装生产线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池塘养殖环境中重要微生物的组成, 以提升健康养殖管理技术, 分别于 2019 年 7 月、8 月和 10 月, 在江苏高邮市罗氏沼虾主养区开展了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系统可培养环境微生物的组成调查。采用 LB 培养基分离纯化了罗氏沼虾肝胰腺、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可培养的细菌, 利用细菌 16S rRNA 基因分子鉴定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铁壳”虾(养殖期生长缓慢)及铜绿微囊藻暴发池塘水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以达卡气单胞菌(Aeromonas dhakensis)为受试病原菌, 分析了池塘养殖系统中潜在病原拮抗菌的种类及效果。3 次调查共分离可培养细菌 605 株, 成功鉴定 601 株, 分别属于 37 个属 119 种, 其中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菌株 23 属 76 种, 养殖水体中分离到 28 属 81 种。确定了池塘养殖系统中存在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p.)、乳球菌(Lactococcus spp.)、弧菌(Vibrio spp.)等属的潜在病原菌。发生“铁壳”虾症的虾池优势环境微生物种类组成及占比与健康虾池相近, 但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占比高于健康虾池。铜绿微囊藻暴发影响环境微生物的组成结构, 嗜水气单胞菌属细菌占比增大。从池塘养殖系统筛选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贝莱斯芽孢杆菌 (B. velez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等潜在益生菌对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调查结果可为掌握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系统细菌性病原组成及建立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