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1年6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附近某个体鸡场已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的105日龄蛋鸡群突然发病、发生大批死亡,经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9年,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基因被命名为hlb,其染色体位于4kb Cla I DNA片段并编码300多个氨基酸多肽,其中分子质量为37~39ku的镁依赖神经酯酶可以溶解红细胞。研究表明,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大部分携带有β-溶血素,而且还表达该基因的表型。  相似文献   
13.
由于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细菌的耐药性大幅度提高,而耐药性可通过细菌质粒转移,使鹅的细菌性传染病的危害日渐突出,临床控制更加困难;鹅葡萄球菌病、沙门氏菌病和巴氏杆菌病是鹅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由于3种细菌的致病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找到理想的疫苗。目前,应用中药制剂是防治这些细菌性传染病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奶牛乳房炎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四环素耐药机制,本研究以K-B法和常量肉汤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对26株奶牛乳房炎S.aureus进行四环素耐药表型检测及加入利血平后的MIC值检测;以PCR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O、tetL和tetK,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6株菌株中,7株对四环素耐药,19株敏感;利血平能显著降低部分耐药株对四环素的MIC值;在7株耐药菌株中,1株检测出tetM基因,6株检测出tetK基因,没有检测到tetL和tetO基因;tetK基因与S.aureus质粒pT181同源性为100%,tetM基因与转座子Tn916序列同源性为99.9%。实验研究表明,26株奶牛乳房炎S.aureus四环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相符,耐药机制以外排蛋白介导为主,并在国内牛源S.aureus中首次检测到tetK基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黑龙江省奶牛主要肠外致病(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类群。用PCR扩增具有种系分类群标记的chuA、yjaA基因和TSPE4.C2 DNA片段的方法,对黑龙江省84株来源于奶牛乳房炎和41株来源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种系进化群分类。奶牛乳房炎所检测菌株中A进化种系群占11.90%。B1种系进化群占88.10%。奶牛子宫内膜炎所检测菌株中A种系进化群占14.63%,B1种系进化亚群占85.37%。未检测到属于B2和D群的肠外强毒力株。大肠杆菌分离株接种小鼠剖检可见明显病变。通过遗传进化分析,引起黑龙江奶牛肠外致病大肠埃希菌主要属于B1种系进化群,为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黑龙江省进口荷斯坦奶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情况,试验采用原核表达蛋白E0-E2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法,检测奶牛血清中BVDV的抗体。结果表明:九三地区的BVDV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了72.22%;密山地区阳性率最低,但也达到了59.91%;北安地区阳性率为61.84%,总体血清阳性率为64.35%。说明病毒性腹泻在黑龙江省存在非常高的血清阳性率,提示必须加强对本病的检疫净化,采用间接ELISA法对不同牛群进行BVDV抗体检测,可以及时了解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一株牛源大肠杆菌JS株的菌体抗原及菌毛特性进行了研究。大肠杆菌JS株在Minca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能够同时良好地表达菌毛抗原K99和F41。采用保温法和裂解法进行了菌毛提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用玻片凝集试验﹑抗D-甘露糖微量血凝试验(MRHA)进行菌毛特异性和粘附性研究。结果表明,K99、F41两种菌毛抗原不存在交叉凝集反应,其血凝谱能凝集牛﹑鸡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19.
免疫增强剂也称免疫佐剂,是一类单独或与抗原同时使用,通过不同作用方式,如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抗原物质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及促进抗体的合成与分泌等,进而增强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的物质。研究表明,免疫增强剂能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消除动物免疫抑制,增强动物对细菌和病毒性传染病的抵抗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寻找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因型特征,本实验利用聚合酶链式反(PCR)方法,对S.aureus的3个标准株和30个临床分离株的凝集因子A、凝固酶、溶血素等33种致病因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在毒力因子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的检测将为进一步研究S.aureus的致病性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