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母本基本苗在籼型杂交稻制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籼型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已经成熟,但制种产量仍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母本基本苗不足,是当前影响籼型杂交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按现行制种水平,母本以每公顷栽插45万~52.5万穴,270万~300万基本苗较为适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2.
结合黑龙江省2015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对2015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的天气气候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预测,针对其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分析认为2015年农业气象年景属平丰年(与近5年平均比较),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春季东部地区局地内涝、春季西南部干旱、夏季局地干旱、夏季阶段性低温以及盛夏局地短时洪涝。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大豆生育期和产量的变化,为保障大豆生产安全、充分合理利用热量资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大豆生产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区域气候模式和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了A2(强调经济发展)和B2(强调可持续发展)情景下2021-2050年大豆熟型的可能分布及生育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果】①以B2情景为例,不同熟型大豆品种种植北界不同程度北移东扩,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品种适宜种植区北移,极早熟、早熟、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及晚熟品种适宜种植范围缩小,极晚熟品种适宜种植范围扩大。②在A2情景下,东北三省大豆出苗期平均提前2.2d,开花期平均提前3.0d;在B2情景下,大豆出苗期平均提前3.0d,开花期平均提前4.2d。③在A2情景下,2021-2030年辽宁省大部及吉林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辽宁东部及吉林省东南部小部分地区减产10%以上,203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10%以上。④在B2情景下,202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2031-2050年东北三省大部地区大豆减产10%以上。【结论】在A2和B2情景下,未来30年间大豆出苗-开花阶段缩短,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有可能发生;大豆减产面积不断增加,减产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2010年西宁市、2011年大通县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西宁市、大通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时期在8月和9月,病害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极为密切,温度和降水变化是流行的决定因素。2010年在西宁市,8月31日左右流行速率最快,日平均增长11.32%;2011年在大通县,9月8日左右流行速率最快,日平均增长65.15%。  相似文献   
95.
基于当量积温对寒地水稻生长季低温冷害年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稻生物学性质,根据气温昼夜节律和水稻温强系数研究成果,从热量影响水稻发育的多种角度出发,设计当量积温、负当量积温、热量匹配累积指数三种水稻生长季热量表征指标,研究寒地水稻低温冷害的判识方法。采用21a滑动平均法,获得黑龙江省1971-2016年水稻生长季各热量指标的距平百分率,分析其对低温冷害的判识能力。结果表明:各热量指标距平百分率取值越低,对冷害的指示能力越高;利用加权隶属度模型构建三者综合距平百分率冷害判定模型,距平百分率>-5%为无冷害,-10%<距平百分率≤?5%为轻度冷害,-15%<距平百分率≤-10%为中度冷害,距平百分率≤-15%为重度冷害;综合距平百分率能够判识水稻生长季的低温冷害,且能反映冷害程度,对典型冷害年的判识准确率达100%;黑龙江省冷害群发性特征非常明显,如1971、1972、1976、1981、1983、1992、2002和2009年典型冷害年,不仅冷害发生区域广,且冷害程度较重;1986、1987、1989、1993、1995和2003年为轻度或局地冷害年。  相似文献   
96.
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小麦3~5叶1心期,野燕麦2叶1心至4叶1心期茎叶喷施240 g·L-1炔草酯乳油324 g·hm-2,对野燕麦防效可达807%,施药后对春小麦安全,增产79%。  相似文献   
97.
羊痘病毒是动物重要的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括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疙瘩皮肤病毒。其引起的羊痘严重影响了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作者介绍了羊痘病毒病原学特征、危害及临床症状,重点阐述了羊痘病毒分类检测的研究进展,并对新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羊痘病毒分类检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结合黑龙江省2010年年度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对2010年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气候总趋势及农业气象年景进行了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的估计。2010年降水正常,气温正常略高,生长季热量够用,总体气象条件略好于常年和去年,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有后春及夏初干旱、后夏阶段性低温和局地洪涝,建议2010年农业生产部署安排及防灾减灾任务以抗旱为重点,同时要做好防御洪涝及低温等灾害工作。  相似文献   
99.
为验证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春小麦田一年生杂草效果,适宜用量和对作物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评价不同计量下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春小麦田除杂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春小麦3叶~4叶1心期为适宜施药期,推荐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剂量600ml/hm2(有效量18ai,g/hm2),兑水300l茎叶喷雾处理,对猪殃殃、野芥菜、酸模叶蓼、藜和野燕麦总草防效可达54%以上。  相似文献   
100.
黑龙江省寒地大豆气候适宜度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寒地大豆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维持大豆高产稳产、保障国内大豆供给和国际贸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运用空间插值、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寒地大豆不同发育阶段气候适宜度的时空特征及周期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6年寒地大豆全生育期内的温度适宜度呈增大趋势,增大速率为0.0075/10 a,但年际间波动平稳,热量条件较差的Ⅳ区的增大趋势最明显;日照适宜度呈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0089/10 a,年际间波动相对平稳,Ⅱ区的减小趋势最显著;水分适宜度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0004/10 a,但年际间波动相对较大,水分条件较差的Ⅱ区波动最为剧烈;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0.0004/10 a,在光温水的协同作用下,其年际间波动总体平稳,其时空变化特征与水分适宜度的相似。全省平均气候适宜度的主周期为5年;各地区气候适宜度的主周期为5~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