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山西省春播中晚熟旱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多用途作物和高产作物,也是新型能源的首选作物,其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山西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土壤十分适宜玉米生产,农民种植玉米的比较效益明显,玉米面积不断扩大,已接近134万hm2,成为山西省第一大作物,其中50%属春播中晚熟玉米。同时山西省耕地80%是旱地,旱地农业是山西农业的主体,玉米更是90%以上种植在旱地上。因此,旱地玉米在山西省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旱地玉米整秆沟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陵川县地处太行山南端 ,境内平均海拔130 0m ,最高 1791m ,最低 6 2 7m ,相对高差 116 4m ,年平均气温 7.9℃ ,无霜期 130天 , 10℃积温 2 755℃ ,年降水 6 50mm ,是一个典型的石质丘陵山区。自1991年推广玉米整秆覆盖技术以来 ,有效地缓解了土壤干旱 ,促使地力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行距配置对春播高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高油大豆的大面积推广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同一密度(18万株/hm2)下设置等行距DH1(30、30 cm)、等行距DH2(40、40 cm)、等行距DH3(50、50 cm)、宽窄行KZ1(40、20 cm)、宽窄行KZ2(53、27 cm)、宽窄行KZ3(67、33 cm)6种行距配置方式,研究行距配置对高油大豆品种"长豆18号"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宽窄行(53、27 cm)种植,"长豆18号"叶面积指数在鼓粒后期仍可达3.67,较DH3处理高19.2%,单株干物质积累在收获时可达32.06 g,较DH3处理高30.2%,产量(2 374.2 kg/hm2)较KZ1处理高33.1%,为"长豆18号"的最佳行距配置.[结论]综合试验结果,针对"长豆18号"大豆品种,KZ2 、DH,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玉米密植生产中倒伏,实现高产稳产,采用6种化控试剂连续处理3 a,研究其对玉米植株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化控处理的平均株高、穗位高和基部节间长分别较对照降低10.4%,19.0%,12.0%;平均茎粗增加3.9%,有效穗数增加0.4%;抗倒伏能力明显增强。在不倒伏情况下,对玉米产量影响不稳定,2011,2012年化控处理产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3%,4.4%;2013年较对照增加4.6%。在特殊气象年份,化控处理可以作为一项抗倒伏稳产措施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此试验通过研究N、P、K、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高效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肥料因子为A共4个水平,即A1(N:150 kg/hm2、P2O5:90 kg/hm2、K2O:45 kg/hm2);A2(N:300 kg/hm2、P2O5:180 kg/hm2、K2O:90 kg/hm2);A3(N:450 kg/hm2、P2O5:270 kg/hm2、K2O:135 kg/hm2);A4(N:450 kg/hm2、P2O5:270 kg/hm2、K2O:135 kg/hm2、有机肥7200kg/hm2)。设副区密度因子为B共6个水平,即B1:108000株/hm2、B2:96000株/hm2、B3:84000株/hm2、B4:72000株/hm2、B5:60000株/hm2、B6:48000株/hm2。共2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4个肥料处理中,A4处理在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产量都是最高值。密度对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及产量都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基本上都是随着密度的增高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在降低,但产量却是逐渐增加,在密度为96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随后密度进一步增加产量下降。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A4B2组合产量最高(12513.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长治市谷子生产中存在品种混杂与选种盲目等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田间种植鉴定与室内品尝比较,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晋谷40、长生07、晋汾107、长农35等品种的商品性、适口性及产量俱佳,是适宜长治地区种植的优势谷子品种;晋谷21号、长生13、长杂谷466等品种均各有优缺点,可以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省中晚熟区大面积推广、生育期基本相同的20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穗部相关性状与收获期子粒含水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与穗粗、轴粗、粒厚、苞叶总面积、收获时苞叶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宽呈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收获期子粒含水率直接作用大小排列为穗行数>穗粗>苞叶含水率=粒厚>轴粗>行粒数>粒宽>穗长>苞叶总面积。因此,要选育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低的玉米新品种,应着重选育苞叶总面积小、收获时苞叶含水率低、穗粗与轴粗、子粒厚度薄、子粒宽度窄、行粒数多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以谷子品种长生13为材料,利用人工旱棚及滴灌进行水分控制,研究了在全生育期内进行水分控制对谷子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浇水量减少,谷子株高、穗粗、穗重、结实率、产量及单株干物质量逐渐减小,浇水量与株高、穗重、结实率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浇水量的减少,谷子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和顶三叶叶面积降低;谷子峰值黏度、直链淀粉、胶稠度、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谷子在全生育期内适度的浇水量有利于谷子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在深刻探讨生态农业内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屯留县王公庄六位一体农牧结合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通过对该生态模式系统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析表明,该生态农业模式系统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是中国北方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基于Illumina H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细菌16S r RNA V3+V4区序列,分析玉米4个关键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玉米4个关键生育时期,分别检测到42,37,39,37个细菌门,其中,变形菌门是研究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依次是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芽单胞杆菌门;土壤细菌多样性随着生育时期的进程而变化,苗期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成熟期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