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30篇
  64篇
综合类   485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草木灰浸出液防治早期落叶病用草木灰浸出液预防苹果早期落叶病效果好。各果园选70株树,树龄4~6年,树势健壮、用8kg草木灰加水100kg浸泡48小时过滤成浸出液。设4个处理:①草木灰浸出液加40%多菌灵600倍液喷雾,5月中旬开始,每隔15天喷一次,...  相似文献   
92.
锦绣江南,风光旖旎: 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点点轻舟悠悠远去。湖畔,清新明朗,蓊郁的树木苑若翠石镶砌的“绿堤”。柳丝在微风中摇曳着。隙间,见湖滨大地盛开的紫云英花一望无际,流丹溢彩。  相似文献   
93.
芥菜型杂交渍菜的三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4.
我国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云  姜金仲 《草业科学》2006,23(1):41-46
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自1997年引入我国以来,国内学者对其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不同地域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适应性、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肯定了饲料型四倍体刺槐的引种价值。2)常规和微繁育苗技术:常规育苗技术中的插根和嫁接繁殖技术已经成熟,达到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微繁技术已找到了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为苗的培养基组合和培养条件以及组培苗的适宜移栽方式。3)抗盐基因遗传转化:已成功地将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BADH)转入四倍体刺槐,得到了15个抗盐植株,抗盐植株对NaCl的相对抗性提高了2‰~3‰。从引种、造林、微体快繁技术和遗传转化4个方面综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5.
刺槐开花传粉及交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延庆县观测刺槐花朵的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以及传粉媒介,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槐的交配方式。结果表明,刺槐为两性花,有10个雄蕊,且分布在雌蕊周围,柱头比花药最多高出(4.53±0.11)mm,雌雄蕊同熟;单花花粉量高达28 071.67±879.47,花粉保存1 d后有活力的占87.67%,花粉胚珠比(P/O)高于1 000;雌蕊的可授期从开花前2 d持续到开花后2 d,共持续4 d左右,超出这一阶段,可授性大大下降;刺槐杂交指数(OC,I)为4,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授粉坐果率最高,其均值为40.67%,套袋自交平均坐果率18.0%,去雄杂交平均坐果率3.56%。刺槐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的交配方式,异花授粉方式为虫媒传粉。  相似文献   
96.
以刺槐种子在无菌条件下播种生长7 d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继代培养次数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对刺槐子叶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再分化有一定影响,刺槐子叶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2,4-D 1.0 mg/L+6-BA 0.2 mg/L,诱导率为98.9%,愈伤组织再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05 mg/L,再生率为74.4%。愈伤组织的不定芽诱导率随继代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对刺槐子叶进行了直接诱导不定芽的试验,诱导率最高达87.8%,其培养基为:MS+6-BA 5.0 mg/L+2,4-D 0.1 mg/L。  相似文献   
97.
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432个水稻品种的概况、抗病性、米质和产量进行了总结,对不育系及恢复系在这些品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以三系杂交稻为主。368个杂交稻品种的选育共使用了112个不育系和297个恢复系。抗病品种有157个,优质品种有147个,高产品种有80个,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只有7个。  相似文献   
98.
阐述了土壤质量及土壤质量评价的内涵,并从土壤质量评价的3个过程,即评价指标的筛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分别进行了分析。目前土壤质量评价工作中指标体系最小数据集筛选方法、评价指标转化的数学模型、定量化评价方法是当前土壤质量评价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9.
对新引进的3个烤烟品种进行了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南江三号总体表现最好,耐肥性强,易烘烤,烟叶外观质量佳,产量2 524.5kg/hm2,产值37 293.6元/hm2,中上等烟比例为93.77%,均高于对照,适宜在湖南省龙山县推广种植.而晚花K326与KRK26相对表现较差,经济效益亦低于对照K326.  相似文献   
100.
引种刺槐无性系形态及叶片营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便于研究推广引种刺槐,通过生长季节观察统计3年生林分的形态特征和采样分析叶片营养含量,并结合根插生根能力和田间生长的株高、地径调查数据,对国外引种刺槐初步筛选出的11个无性系(2个来源于匈牙利,9个来源于韩国)及国内2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根插生根能力、生长性状和叶片营养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和生长差异,但叶片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无性系B和G的株高和地径生长最快,而无性系H1最慢;无性系H2具有最大的叶面积,为其他无性系的3倍;而无性系K4由于叶厚最大,其百叶干质量也最大;这13个无性系根据小叶枚数大致可分为1~3枚、13~17枚、15~23枚和21~25枚4类;无性系间的托叶刺大小区别明显,具有最大的叶面积的无性系H2托叶刺最小;所有无性系均能生根,无性系2N、K5和B的不定根数多,而无性系K3、K4和H1的不定根数少;各无性系之间的叶片粗蛋白含量与叶长×叶宽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叶枚数、复叶柄长和刺长均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均与刺基宽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