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灰色关联法选择芝麻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洛阳市点河南省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分析,选择适宜洛阳的芝麻品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驻05J06的综合性状最好(r=0.788)。  相似文献   
42.
选取31头年龄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种公牛,分别在2017年1、2、3月份饲喂三组不同日粮(精粗比43:57、37:63、33:67)。通过测定平均采精量、精子活力、精子密度,比较分析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平均采精量随日粮精粗比的降低而提高,饲喂精粗比33:67的日粮时平均采精量最高;平均精子活力随日粮精粗比的降低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饲喂精粗比37:63的日粮时平均精子活力最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饲喂精粗比37:63日粮时种公牛的平均精子密度最高,显著高于精粗比43:57日粮,但与33:67组差异不大。试验结果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品质有一定影响,以精粗比37:63的日粮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3.
吴双  王晗  李倩倩  王鹏飞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8):141-148,157
黄河下游滩区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本研究以长垣市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案例,剖析研究区域生态现状,分析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最终提出基于"三滩分治"理念的植物种植规划策略:(1)植物规划设计原则;(2)"三滩分治"理念的形成;(3)植物种植规划总体布局;(4)基于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5)嫩滩生态修复策略.以期通过针对滩区提出的生态修复研究策略和植物配置方案,为黄河下游滩区植被的修复与生态治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奶茶的消费程度、类型、方式等习惯,给消费者及相关产业提出合情合理的消费方式和发展建议,采取市场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加青睐于饮品店所销售的产品,奶茶产品的社交和娱乐属性将会逐渐取代奶茶产品原来的饮料属性,奶茶产品会向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45.
旨在阐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A-LZ01株GE296_RS05175基因编码的RaeR对外排泵RaeC-RaeA-RaeB的调控作用。构建RA-LZ01株的GE296_RS05160基因(编码内膜蛋白RaeB)缺失株ΔRaeB和回复株cΔRaeB,以及GE296_RS05175基因缺失株ΔRaeR和回复株cΔRaeR。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菌株对抗菌素的敏感性以及GE296_RS05160和GE296_RS05175基因在特异性底物刺激下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亲本株相比,缺失株的生长能力无明显变化;与亲本株和回复株相比,缺失株ΔRaeB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的敏感性上升,而缺失株ΔRaeR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SDS的敏感性降低;加入SDS刺激后,RA-LZ01和ΔRaeR株的GE296_RS05160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分别上升了2.26倍和4.64倍,ΔRaeR株中该基因的上调倍数明显超过了RA-LZ01株;在SDS刺激下,RA-LZ01和ΔRaeB株的GE296_RS05175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均明显下调。上述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6.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姜辣素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生姜中姜辣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对乙酸乙酯、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考察液料比、提取温度和乙酸乙酯体积分数对姜辣素得率的影响。优化后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9.3 mL/g,提取温度41.5℃,乙酸乙酯体积分数91.5%。此条件下,生姜中姜辣素得率为22.982 mg/g,说明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生姜中姜辣素的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小麦NaN3诱变后代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利用高通量表型分析软件SmartGrain对小麦新品种陕农33 NaN3诱变群体(M3)籽粒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M3代籽粒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千粒重>密度因子>表面积>长宽比>粒宽>圆度>周长>粒长,诱变群体籽粒性状均值除长宽比外均较陕农33不同程度下降。千粒重与籽粒表面积、周长、粒长、粒宽、圆度、密度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经通径分析,7个籽粒性状对千粒重直接贡献表现为密度因子>粒宽>表面积>周长>长宽比>圆度>粒长,其中,密度因子、粒宽和表面积对千粒重有较大的正效应。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个主成分(籽粒大小和籽粒形状)累计贡献率达到94.10%,说明2个主成分已经覆盖诱变群体所有籽粒性状的主要变异信息。  相似文献   
48.
以郑州龙子湖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轴线分析法和视域分析法对公园景观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龙子湖公园整体整合度一般,景观空间聚集性不强,可理解度和可识别性较弱;公园内环各景园整体整合度及协同度优于外环,各景园空间聚集性不强,可识别度普遍较低;视域分析反映了景观空间活力与活动空间分布的关系,主要活力空...  相似文献   
49.
探索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冷蒿内源激素——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的方法,结果表明,以C18柱为分离柱,以甲醇∶1.8%冰乙酸∶水=30∶50∶20为流动相,在柱温35℃,波长254nm,流速1.0ml/min的检测条件下能快速、准确的测定冷蒿内源激素.  相似文献   
50.
生物炭用量对塿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果树树干、枝条制成的生物炭添加4~5年后,其添加量对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为生物炭改良土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陕西关中土的长期田间试验,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Biolog-ECO检测法,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 (0、20、40、60、80 t/hm2) 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C/N的动态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结果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当生物炭添加量 ≥ 4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N;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P没有显著影响。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P的季节波动;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的季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高量生物炭的添加有降低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的趋势。当生物炭添加量为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了均匀度指数;当生物炭添加量 ≥ 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糖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多酚化合物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但生物炭添加量为60 t/hm2时,土壤微生物显著降低了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率;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是土中微生物比较偏好、利用率较高的碳源。结论生物炭添加4~5年后,在第7季作物冬小麦生育期内,其不同添加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依然有显著的差异。生物炭添加量为40 t/hm2时,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C/N,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季节波动;生物炭添加量大于40 t/hm2时,土壤微生物的整体代谢活性,表征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因此,生物炭添加量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