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蒙脱石及其改性产品控制霉菌毒素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加重了饲料及其原料霉菌的污染。霉菌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物即霉菌毒素。一直以来,人们对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焦点集中在有强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然而近几年来其他霉菌毒素,如单端孢霉烯类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日益加重,随之引起的动物中毒问题也大大增加。动物疾病的爆发,免疫功能的低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粉碎粒度与破碎粒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的影响。对照组饲粮中玉米采用锤片粉碎机进行粉碎,筛片孔径分别为4.0和8.0 mm,试验组饲粮中玉米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进行破碎,碟盘间隙分别为0.3、0.7、1.1和1.5 mm。选取3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6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进行养殖试验,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玉米的几何平均粒径随着粉碎机筛片孔径或碟盘间隙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玉米破碎组蛋鸡的生产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优于粉碎组。玉米采用锤片粉碎机粉碎后,筛片孔径8.0 mm组(几何平均粒径1 980.00μm)蛋鸡生产性能、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筛片孔径4.0 mm组(几何平均粒径991.67μm)(P0.05),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破碎后,碟盘间隙0.7 mm组(几何平均粒径1 446.30μm)蛋鸡生产性能优于其他各组,且产蛋率显著高于筛片孔径8.0 mm组(P0.05),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针对蛋鸡饲料,玉米采用对辊式滚刀粉碎机破碎优于锤片粉碎机粉碎,碟盘间隙0.7 mm(几何平均粒径1 446.30μm)时,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指数最佳。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交鲟对饲料中霉菌毒素吸附剂蒙脱石的耐受剂量。在基础饲料黄曲霉毒素B1含量<10.00μg/kg条件下,分别添加0(对照)、0.5%、1.0%、2.5%和5.0%蒙脱石(国产饲料级改性蒙脱石,纯度≥99%),配制5种试验饲料。试验选用初始平均体重为(45.10±0.12)g的杂交鲟6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每组杂交鲟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70 d,通过检测试验鱼的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肠道和肝脏组织学变化,确定杂交鲟对饲料中蒙脱石的耐受剂量。结果表明:添加0.5%和2.5%蒙脱石显著降低了杂交鲟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P<0.05),添加5.0%蒙脱石显著提高了杂交鲟的肝体比(P<0.05),添加1.0%蒙脱石对杂交鲟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不断升高,除0.5%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3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蒙脱石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AST与谷丙转氨酶(ALT)比值持续走高,从1.09上升到2.00。全血呼吸爆发(RB)水平以1.0%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0%和5.0%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略高于0.5%组(P>0.05)。肠道和肝脏组织切片显示,蒙脱石添加水平≥2.5%时会对杂交鲟肠道和肝脏组织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建议杂交鲟饲料中本受试蒙脱石作为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水平应大于0.5%且小于2.5%,即杂交鲟对本受试蒙脱石的耐受剂量介于0.5%与2.5%之间。  相似文献   
34.
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对鸡蛋营养指标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膨化大豆代替不同比例的豆粕对鸡蛋营养指标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34周龄的农大3号蛋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A组),试验组采用膨化大豆分别替代20%、30%、40%、50%的豆粕,分别设为B、C、D组和E组。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①膨化大豆替代不同比例的豆粕对鸡蛋中的水分、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胆固醇和卵磷脂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鸡蛋中卵磷脂含量随膨化大豆代替豆粕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②膨化大豆替代不同比例的豆粕对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比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膨化大豆代替豆粕比例的增加,鸡蛋的平均蛋重、哈氏单位及蛋黄的亮度值和黄度值均有所增加(P<0.05),而红度值呈降低的趋势(P<0.05)。结果显示:随着膨化大豆代替豆粕比例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鸡蛋的营养指标,改善蛋品质和蛋黄颜色。  相似文献   
35.
36.
所谓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使用时,不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在动物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不会通过动物消费饲料转移至食品中,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饲料安全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由饲料的安全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所以食品安全问题已是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饲料安全就是食品安全",为此世界各国都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对饲料质量安全非常重视,相继出台诸多的与饲料安全相关的法规。本文我们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水产饲料安全评价基地的薛敏博士以《饲料安全管理法规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为题介绍我国关于饲料安全的法规与标准,解读了这些法规和标准在饲料管理和生产中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程,同时也介绍了欧盟、美国和一些国际组织关于饲料安全方面的规定,特别比较了我国与其它一些国家的标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信一定会给业界人士以启迪。提高饲料安全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坚决贯彻执行现有的法律和标准,继续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7.
以植酸酶为研究对象,考察真空后喷涂系统对液态添加酶制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真空后喷涂试验能有效提高酶活力保存率、颗粒间均匀性和颗粒内外均匀性.当混合时间6 min,.喷嘴流量1.5 L/min,喷涂压力0.4 MPa时,试验系统使颗粒间均匀性达到最优.对植酸酶进行真空后喷涂试验结果表明,当颗粒直径为2 mm,真空压力0.02 MPa,真空释放时间120 s时,颗粒内部均匀性达最优.  相似文献   
38.
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全面、利用率高、避免动物挑食、缩短采食时间、改善适口性、减少粉尘、防止饲料分级、便于运输等显著优点(王卫国,2003),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饲料成分在制粒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其中在水分和温度作用下.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直至破裂,成为黏性很大的糊状物,该现象被称为淀粉糊化(甘景镐,1993)。饲料内淀粉经糊化后不仅有助于颗粒内部的相互粘结,  相似文献   
3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接连暴发的英国"疯牛病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法国"污水饲料事件"、西班牙"瘦肉精事件",到近期国内发生的"红心蛋"、"多宝鱼"等安全事件,使饲料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焦点,而如何高水平确保饲料质量安全也已成为摆在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从业者、科研工作者和各级政府面前要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40.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饲料已经不能满足水产养殖发展的需求,市场需求的水产饲料不仅应营养均衡、水稳定性好,而且不会对水产动物生存的水体环境质量产生影响。膨化颗粒饲料可较好地满足上述要求。但与传统的畜禽饲料的生产工艺相比,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生产工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