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7篇
  4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以紫娟等15个云南茶树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茶叶中的没食子酸(GA)、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G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应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紫娟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GA、C、ECG、EGCG及儿茶素总量含量...  相似文献   
42.
D-氨基酸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和蛋氨酸4种氨基酸的L-和D-异构体对小麦胚试管植株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丙氨酸和丝氨酸的D-异构体在3 mmol/L以上浓度强烈抑制试管植株生长,L-异构体不抑制或轻的多,这是少见的D-氨基酸抑制植物生长的现象。把在丙氨酸、丝氨酸处理中生长4 d的已经受到抑制的植株再转入无氨基酸培养基后,植株可恢复生长,这显示D-丙氨酸和D-丝氨酸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反馈机制存在。D-氨基酸的这些作用在筛选植物生长延缓剂、离体植物遗传标记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3.
小麦BNS雄性不育系及其转换系花药差异蛋白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友勇  茹振钢  苏晴  付庆云 《作物学报》2011,37(9):1540-1550
BNS是一个新发现的温敏核型小麦雄性不育系, 它有良好的不育性和转换性, 被认为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上有重要价值。为探讨BNS的不育机制, 以不育系及其转换系的单核早期、单核晚期到二核期花药为材料, 用2-DE和MALDI-TOF-MS方法分离鉴定2个系的差异蛋白。结果发现, 在转换系中, ATP合酶α和β亚基、胞质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醛脱氢酶亚基、Rubisco亚基等呼吸、光合能量代谢蛋白表达丰富, 但在不育系中这些蛋白缺失或下调。在不育系中还分离出山梨醇脱氢酶、组蛋白H2B.2、Harpin诱导子1、延伸因子TU等非小麦正常代谢蛋白。根据这些差异蛋白的功能, 推测ATP合酶α、β亚基蛋白最可能是BNS不育的源头蛋白, 它的表达可能受其上游的温度感应子调控。BNS的温度感应子隐性突变后转录启动温度阈值上调, 在较低温下, α、β亚基基因不表达或表达量小, 导致ATP合酶数量减少, 继而影响ATP合成。ATP数量减少, 使小孢子ATP供应短缺, 进一步影响到小孢子的发育, 使代谢异常, 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44.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 3个小麦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 ,选用 9种培养基 ,研究了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都存在基因型效应 ;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也是影响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重要因素。在愈伤组织诱导中 ,较低的2 ,4-D浓度 ( 0 .5~ 1 .0mg/L)也能达到较好的诱导效果 ,但 2 ,4-D最适宜的使用浓度为2 .0mg/L ,细胞分裂素KT或 6-BA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45.
为探明遮阴对特殊茶树资源"黄金菊"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以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为试验材料,以不遮光(0%)为对照,分析茶树农艺性状、茶园微环境、叶片光合参数、新梢内含成分等。结果显示,遮阴处理改善了黄化茶树资源"黄金菊"的生长状况,使得黄化新梢返绿,改变了处理茶树微环境及光合作用,提高了茶树氨基酸含量。说明适度遮阴可以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利于茶树有机物的积累,提高夏、秋茶品质。  相似文献   
46.
丰富的遗传变异对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双版纳境内苦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应用28对SSR引物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50份苦茶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为4.53;Shannon信息指数在0.92~1.70,最小为SSR01位点(0.92),最大为SSR09位点(1.70),平均每个位点为1.25;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444~0.777,最小为SSR01位点(0.444),最大为SSR09位点(0.777),每个位点平均值为0.61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0份供试材料分成4个大类和多个亚群,其中有2个大类只有2份资源材料,其余46份材料分布在另2个大类多个亚群中。聚类结果与多态性信息含量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析结果一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可为西双版纳苦茶资源的育种和创新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7.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有效利用茶树种质资源,筛选适于高效抗性育种的茶树亲本材料。采用田间自然鉴定、低温处理试验等方法,对105份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抗寒性和抗虫性鉴定,筛选出11份抗性表现较好的资源,其中抗寒性较强的资源有‘86-8-1’、‘86-9-12’、‘86-12-7’、‘86-6-9’、‘河头白尖毛茶’和‘弄岛黑茶’等6份,抗假小绿叶蝉虫性较强的资源有‘马鞍山大叶茶’、‘昌选2’和‘中叶2号’3份,抗咖啡小爪螨虫性较强的资源有‘基诺大叶茶’和‘丫口小茶’2份,抗根结线虫性较强的资源有‘84-1-1’和‘曼喷龙大叶茶’2份。这些抗性资源即可直接用于推广生产外,还可作为进一步单株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或诱变育种的原始材料,为推动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8.
总结了茶组植物研究成果,明确了云南茶组植物的分布,查清了云南茶组植物种及变种的数量及名称,为茶树资源分类、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Pb、Cr、Hg和Cd的含量进行研究,并结合茶园茶叶和土壤的卫生质量标准,采用污染指数法对茶叶和土壤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景洪市茶园茶叶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较低,其中茶叶重金属含量低于无公害茶叶重金属最低限值,土壤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2级标准。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6,茶叶质量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土壤中除As的综合污染指数为1.11,其余4种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0。土壤处于安全等级或警戒线等级,为清洁水平或尚清洁水平。建议今后在进行无公害茶园的布局和建设时,应对基地适当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云南省景洪地区大茶树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含量为筛选指标,为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景洪地区49株大茶树的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景洪地区大茶树儿茶素总含量的变化范围为9.500%~21.137%,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85%~10.045%,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717%~8.977%。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297%~4.346%;咖啡碱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55%~4.76%;14株大茶树的EGCG含量均大于7.000%,其中10株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咖啡碱含量≤1.50%)。[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云南地区选育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