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将秃疮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试验研究运用ELISA技术,研究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IL-4和IFN-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有明显的调节功能,能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调节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2.
为了将秃疮药制剂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试验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技术,研究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CD4和CD8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针剂对小鼠淋巴细胞有明显的调节功能,能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调节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尔酮(查尔酮)对肺腺癌组织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影响,分别处理在肺腺癌组织细胞中主要存在的早期癌细胞、高侵袭力的癌细胞、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研究分析该化合物对以上3类细胞各自表达IL-8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ELISA、报告基因分析方法检测IL-8的表达量,利用EMSA分析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该单体在肺腺癌早期细胞CL1-0中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IL-8产生的能力,其抑制效果达50%。经过EMSA分析,肺腺癌侵染能力强的细胞CL1-5具有增强AP-1、NF-κB因子对DNA调节区的结合能力,从而促进IL-8的表达,其增强表达效果达30%。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该单体可以有效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因子IL-8的表达,其抑制表达效果达 24.9% 。说明查尔酮在早期肿瘤中具有抑制IL-8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环丙沙星是第3 代喹诺酮类抗菌作用较强的药物,抗菌谱广,对细菌、支原体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临床分离的一些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菌株也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控制由敏感病原体引起的胃肠道感染、肺部感染、泌乳和生殖系统感染和局部感染等,也用于水生动物和家禽的疾病防治。文章就其抗菌谱、临床应用、与其他抗菌药的联合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内毒素性休克与细菌、霉菌、病毒感染等产生的内毒素有关 ,山莨菪碱可以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保护细胞膜和细胞膜酶的活性 ,提高氧化酶活性 ,稳定溶酶体和线粒体等亚细胞结构 ,对内毒素性休克有保护作用。文章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组织细胞功能代谢的变化及血压与一氧化氮的变化等几方面综述了山莨菪碱对内毒素性休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广谱高效、吸收好、体内分布广及耐药性小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但由于盲目及不合理应用,使得其耐药性近年来呈蔓延增长趋势,且耐药机制愈来愈复杂多样。文章就近年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发展及其特点作了综述,并分析了其耐药机制,提出了减缓耐药性的一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7.
分别测定了SD在6只健康家兔及6只肾损害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单剂量静脉快速注射SD 140mg/kg,8h内不同时间心脏采血,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表明,SD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模型。药-时曲线方程为:C正常=13.429e^-7.968t和 32.928e^-0.522t,C肾损=16.559e^-3.942t 26.433e^-0.322t。肾损害家兔与健康家兔相比,α下降了50.53%;8下降了38.34%;t1/2α延长了123.46%;t1/2β延长了63.15%;AUC增加了34.22%;CLB降低了22.12%。结果显示家兔肾功能损害后,SD在其体内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提示在肾脏损害时应相应增大SD给药间隔时间或减小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68.
酮康唑(Ketoconazole,KET)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人工合成的第3代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它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膜通透性而抑制其生长[1,2]。临床用于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真菌病、阴道念珠菌病以及用于治疗和预防全身真菌感染和胃  相似文献   
69.
应用微量稀释法和E-test,测定磷霉素对不同耐药类型的犬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同时测定磷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表明,磷霉素对大肠杆菌,包括对其他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菌(MDR)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MIC和MBC分别为0.25~4.00 mg/L和0.50~32.00 mg/L。时间-杀菌曲线法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磷霉素浓度的增加,杀菌效应也明显增加,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的特性。本研究为磷霉素临床控制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及防控耐药性的产生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0.
饲养动物滥用抗菌药,还可以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源性耐药性菌株可以经生态链传染给人。抗菌药的残留及耐药性的产生可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抗菌药残留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人类健康。直接影响主要是由消费者食用了含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的抗菌药原药和(或)其主要的代谢物的动物食品引起的。某些抗茵药或代谢产物,被人摄入后在体内可生成高度活化的中间产物(亲电子基团、自由基等),从而对消费者产生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