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养细胞Pc-01后,用末端稀释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P在柞蚕蛹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柞蚕蛹感染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后6 d,EG-FP就有明显的表达;感染后12~18 d,蛹体液中的EGFP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EGFP标准样品定量分析EGFP在柞蚕蛹体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1 mg/mL;感染后30~39 d仍可以检测到蛹体液中EGFP的表达,而且蛋白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表达载体,可在柞蚕蛹中高效稳定地表达EGFP,并且EGFP在雌雄蛹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不同地域稻水象甲分子遗传差异及其意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来入侵害虫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在辽宁省迅速传播蔓延,成为水稻主要害虫,对北方稻区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探索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传播蔓延途径、过程等机理,将为控制或减缓其传播蔓延和实施检疫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但是,历史事件的追踪、传播蔓延过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野外调查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与宽须蚁蝗(Mymeleotettix Palpalis Zub)资料,对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巴音布鲁克草地的20个样地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群落间、群落内宽须蚁蝗分布与生产力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草地群落类型地上生物量、宽须蚁蝗分布差异明显,就地上生物量而言,亚高山草原和亚高山草甸较低,高山沼泽草甸和高山草句较高,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处于两者之间;就宽须蚁蝗分布而言。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最低,亚高山草原和高山沼泽草甸较高,而亚高山草甸化草原和亚高山草原化草甸处于两者之间。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不同草地群落类型生产力(地上生物量1与宽须蚁蝗分布的直线回归关系不成立。亚高山草原群落内生产力与宽须蚁蝗的分布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草畜平衡是恢复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巴音布鲁克草原利用、超载、退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超载过牧,解决超载过牧、恢复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坚持和贯彻草畜平衡,并就如何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载有ApNPV核多角体蛋白基因的片段的酶谱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采用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引物引导的点突变方法,去掉了该基因的起始密码子(ATG突变为ATT),经系列克隆组建了pApM740转移载体,其外源基因插入位点为nt+141(BamHI)。系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技术,分别将nt+2~+140,nt+9~+140、和nt+37~+140切掉,组建了pApM740、741、748和736转移载体,其外源基因克隆位点分别为nt+1、+8和+36(均为BamHI切点)。将IL-4、DE基因分别克隆到pApM740、741、748和736载体中,并进行了转染表达实验:(1)将载有DE基因的上述四种载体质粒DNA分别与AcNPV_(WT)DNA共转染Sf9细胞、经免疫抗体荧光检测,供试4个载体所载DE基因均得到表达;(2)将pApM741-IL_4和pApM748-IL_4重组载体质粒DNA分别与ApNPV_(WT)DNA共转染柞蚕卵巢原代细胞,待多角体出现后,用PCR法检测病毒基因,证实IL-4基因已整合到ApNPV DNA基因组中;(3)将pApM748-DE重组载体质粒DNA与ApNPV _(WT)DNA共转染柞蚕蛹获得成功。对病蛹病毒DNA进行PCR检测,证实DE基因已整合到病毒基因组中;取病蛹体液,用免疫沉淀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DE蛋白,证实DE蛋白确已被表达。从而初步建立了柞蚕NPV载体—昆虫细胞宿主和柞蚕NPV载体—柞蚕蛹活  相似文献   
16.
对如何提高大扁杏的产量,提出了相应的嫁接技术,以保证大扁杏的成活率,提高其产量,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博湖县的农田鼠害调查未见报道。2001~2008年,作者每年春季采用夹日法对博湖县境内的各类农田鼠害进行调查,确定博湖县农田害鼠种类主要是灰仓鼠、小林姬鼠、小家鼠、子午沙鼠4种。农田优势种害鼠为灰仓鼠,捕获率达9.7%,次优势种为小林姬鼠,平均捕获率为3.6%。初次提出博湖县应在冬季开展一次农户统一灭鼠,在春季开展一次农田统一灭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博斯腾湖的芦苇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斯腾湖是我国四大集中芦苇产区之一。近年,许多学者围绕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av.))的分类、功能、效益、形态学及生物学等展开了多方面研究。但博斯腾湖芦苇资源的研究未见报道。随着水域环境恶化,博斯腾湖芦苇资源总的趋势是不断减少。作者根据博斯腾湖生态现状,提出了对博斯腾湖现有芦苇湿地进行封育和保护、保护湖周的草地植被、控制博斯腾湖水位等三项保护措施。并建议政府协调组建博斯腾湖芦苇经营统一体,对博斯腾湖芦苇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负责芦苇资源的封育和保护,以改变以往的掠夺式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样性指数、种—多度分布模型、相似性分析等方法比较了开都河-博斯腾湖流域不同生境的蝗虫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开都河流域各生境的蝗虫分布基本上服从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其中以典型草原拟合的最好。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均为湖泊湿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河滩和农田>荒漠草地。在相似分析中,典型草原、森林草原这2种生境相似性较高,而河滩和农田、荒漠草地则是完全不同的另2种生境。  相似文献   
20.
用融合表达质粒载体PGEXKT构建了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的表达质粒PGEXKT/GMCSF。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超声波裂解,谷胱苷肽琼脂糖亲和胶进一步纯化,表达的hGMCSF融合蛋白纯度达到80%以上,融合蛋白经凝血酶的作用后,再纯化,以MTT法测定纯化的hGMCSF活性,结果其活性达1.7×106单位/升菌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