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0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分子设计育种通过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对育种程序中的诸多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以及实现目标基因型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以提高作物育种中的预见性和育种效率,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化。分子设计育种主要包含以下3个步骤:(1)研究目标性状基因以及基因间的相互关系,即找基因(或生产品种的原材料),这一步骤包括构建遗传群体、筛选多态性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数量性状表型鉴定和遗传分析等内容;(2)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育种目标设计目标基因型,即找目标(或设计品种原型),这一步骤利用已经鉴定出的各种重要育种性状的基因信息,包括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效应、基因到性状的生化网络和表达途径、基因之间的互作、基因与遗传背景和环境之间的互作等,模拟预测各种可能基因型的表现型,从中选择符合特定育种目标的基因型;(3)选育目标基因型的途径分析,即找途径(或制定生产品种的育种方案)。本文评述近几年来我国在遗传研究材料创新、重要性状遗传分析、育种模拟工具开发和应用、设计育种实践、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分子设计育种的未来进行展望,最后指出我国近期应加强育种预测方法和工具、基因和环境互作、遗传交配设计、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和决策支持平台等领域的研究,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92.
发掘和精细定位玉米抗病基因是构建玉米抗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重要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整理文献和玉米基因组数据库中已有的抗病基因定位的信息,借助高密度玉米分子标记连锁图谱IBM22005neighbors,通过染色体映射的方法,绘制了玉米抗病基因的一致性图谱。结果显示,在试验涉及到的14种主要玉米病害的78个抗病主基因或QTL之中,抗病基因在各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第3、第6、第10染色体上的主效抗病基因较多,第5和第7染色体上的抗病基因较少,且抗病基因呈簇集分布。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掘和鉴定玉米抗病基因和建立玉米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玉米耐旱QTL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数量性状统计分析方法的改进,对调控耐旱等复杂数量性状的位点进行作图和定位方面的研究很多。本文综述了玉米在耐旱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定位研究领域所采用的耐旱鉴定指标以及耐旱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在QTL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优质蛋白玉米(QPM)遗传基础狭窄,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为遗传背景培育opaque-2近等基因系是QPM种质改良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SSR标记技术,以opaque-2基因序列为背景开发的特异SSR引物phi057和umc1066作为标记,对构建中的95个QPM近等基因系回交群体BC1F1和BC2F1进行目标基因选择。结果表明,SSR标记phi057对大多数回交群体中的opaque-2基因的选择是有效的;在少数回交群体,如(多黄29×CA335)×多黄29,SSR标记phi057和umc1066不能区分单株间的基因型变异,针对这些材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开发新的SSR。  相似文献   
95.
玉米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18,他引:36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本文首次系统地综述了丝黑穗病的危害、病原、防治措施、抗源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进展,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应加强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源鉴定与抗性遗传研究,为抗病育种及种质改良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6.
李新海  王金陵 《大豆科学》1997,16(3):199-204
以不同进化程度的三种类型大豆四个品种配制的三个杂交组合后代为材料,采用系谱法,组合内选优株法和随机选株法在海南岛按相同目标进行定向选择,以研究大豆南繁加代的选择方法衣相庆的组合类型。结果表明,在海南岛各种选择方法入选材料的生育期,株高,产量性状的实际遗传进度均很小,选择效果不大,而抗倒伏性,炸荚度及种粒大小的遗传进度较大。  相似文献   
97.
嫁接当年灰枣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寻求嫁接当年灰枣的树体管理、花果管理、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的合理、有序应用,从而形成灰枣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经验,用于指导生产.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33团8连,面积2.3公顷.2011年直播酸枣,株行距0.2米×1.5米,酸枣苗木平均地径达1厘米以上,可嫁接率95%.直播当年小畦化漫灌3次,秋季每667米2施入油饼200千克、二铵30千克、磷酸二氢钾10千克.  相似文献   
98.
玉米自交系苗期氮敏感基因型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仪进行大量、快速、无损伤测定玉米苗期叶绿素含量提供了线性相关方程,建立了玉米苗期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7 6x+0.175 6(r=0.92),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在低氮与正常供氮条件下,对192份玉米自交系分别进行了苗期(3叶期、6叶期、大喇叭口期)叶绿素含量测定。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低氮与正常供氮条件下,苗期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差异,大喇叭口期对氮肥最敏感。192份玉米自交系氮敏感指数变幅为7.55%~39.87%,为玉米育种提供了苗期氮敏感基因型差异数据。  相似文献   
99.
低氮逆境下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QTL整合与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国内外玉米在低氮逆境条件下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信息,采用元分析方法,借助玉米IBM2遗传图谱进行了QTL整合及一致性QTL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国内外多个定位群体定位的85个QTL呈簇状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一些QTL簇集是由控制同一个性状的QTL聚集而成,多个QTL簇由控制产量相关的不同性状的QTL组成;确定了11个低氮逆境条件下一致性的产量性状QTL,其中1个子粒产量一致性QTL位于第5染色体上,6个百粒重一致性QTL位于第1、第5染色体上,4个穗粒数一致性QTL位于第8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00.
20个玉米群体农艺性状表现及对丝黑穗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外引的20个美国玉米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其主要性状及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进行评价。连续两年接种鉴定表明,多数群体表现抗病,其中群体BSLCSC7表现为高抗,BS10CFRC10、BS12CH1C8和BS26等6个群体表现为抗病,BSCAD-1、BSCAD-2和BSCAD-3等7个群体表现为中抗,其余6个群体表现感病或高感。农艺性状鉴定表明,大部分供试群体在黑龙江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中群体BSCAD-3和BS12CH1C8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等性状表现较好,在育种中可优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