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72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采用改良涂片法和去壁低渗法对苹果属10个二倍体种的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及根尖体细胞核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孢子染色体行为大多表现正常,联会构型以17Ⅱ占绝对优势.但偶尔也发现某些二价体的提早成延迟分离,多价体的发生,异型二价体、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及微核的形成以及后期的不均等分配;在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上,以中部着终点染色体(m)和近中都着丝点染色体(sm)为主,此外还有1—2个近端都着终点(st)同源染色体,核型为2A、2B和3B型.在每一种类的核型组成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染色体杂合现象.这些结果表明了苹果染色体组的异源多倍体起源,最后讨论了基数X=17的起源类型.  相似文献   
43.
夏橙果皮天然蜡和人工涂蜡表面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了有天然蜡和商业涂覆蜡存在的夏橙果实表面,并研究了天然蜡、洗果、脱蜡和商业涂覆蜡对果实失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夏橙果实表面的蜡片形状和大小均不规则, 大部分可用氯仿- 甲醇溶液去除; 除蜡极易加大果实失水; 涂蜡可部分和全部堵塞果实表面气孔。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对红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和终变期具有较高的同步性,四分体时期完全一致;染色体行为较为有规律;双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构型有棒形、环形、“T”形、“+”字形、环叉形及“3”字形;终变期具9个正常二价体的频率为60%,其余细胞中可观察到单价体、双核、落后染色体、三分体等畸变类型。文章讨论了红桔花粉低育性的遗传学机制。  相似文献   
45.
高超男  赵鹏飞  张宏彦  黄成东  李晓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57-12458,12497
[目的]研究早春麦田划锄对麦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10~2011年华北地区麦区遭受多年不遇冬春气象干旱条件下,依托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小麦玉米(Zea mays L.)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基地,研究了早春麦田划锄技术对麦田土壤水分含量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划锄可显著增加返青期麦田0~5和5~1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提高氮肥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加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成穗数和穗粒数,起到明显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2.6%,增收1 014元/hm2。[结论]划锄是一项被生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农田保墒节水技术措施,是一项有效的抗旱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46.
对5年生垂枝红千层实生后代的枝、叶片、花穗、花蕾等植物学性状的测量和观察结果表明:垂枝红千层实生后代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根据花稳长短、小花密度和着生状态,将实生后代分为长稳紧凑型、短穗紧凑型、长穗松散型、中长分散型、柳垂型、小花型等6个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Ⅰ群腺病毒(FAV-I)在鸡群中的感染状况,对收集的178份疑似病料进行鸡胚病变、细胞病变特征分析,利用RT-PCR、基因测序和BLAST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成功分离出25株FAV-I,其中20株与血清4型同源性较高,5株与血清8型同源性较高。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攻毒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鸡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采用三室盆栽系统研究两种不同形态的氮肥(铵态氮和硝态氮)接种泡囊——丛枝(VA)菌根真菌对三叶草苗期植株生长和磷素营养的影响。测定各处理植株的生长量和根系的总长度,分析植株 N,P,K 等养分的含量和收获后中室边室土壤 Olsen-P 浓度及 pH值。结果表明,施用两种不同形态的氮肥,接种菌根真菌显著增加了植株的干物重,提高了植株中 P 的含量,且在 NH_4-N 的处理中,菌根效应要大于 NO_3-N 的处理。施 NH_4-N,菌根处理的边室土壤 pH 值和 Olsen-P 的含量都显著低于未接种的处理,而施硝态氮的处理菌根对pH 值的影响不显著。说明菌根对寄主植物的营养效应与环境中氮素的形态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
玉米田间根际微区钾养分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5年长期定位试验的CK、NP与NPK等3个处理小区,用自制的根箱埋入田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30天时,CK和NPK处理在距表根1~2mm处出现了钾的富集,NP处理则处于亏缺;生长60天时,3个处理均处于亏缺状态,亏缺区和亏缺率明显比30天时变宽和加大。  相似文献   
50.
丛枝菌根攻对大田菜豆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1997年研究了3种丛枝菌根菌Glomus mosseae(Nicol B&Cerd)Gerd & Trappe,Glomus versiforme Karsten Berch和Gigaspora rosea Nicolson ~Schenck对大田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