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转基因三文鱼被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世界上首个获批可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动物食品,开启了转基因动物商品化的大门。为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管,世界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制订了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安全性评价制度和转基因成分标识管理制度。文中对猪、牛、羊等转基因动物的研发现状和转基因动物的检测技术进行了阐述,对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安全性评价制度和转基因成分标识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33.
本文以山楂和猕猴桃为原料,研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山楂猕猴桃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山楂汁、猕猴桃汁、白砂糖和柠檬酸分别为30%、10%、5%和0.15%;通过稳定剂的独立试验,得出最佳稳定剂(CMC)用量为0.3%。该复合饮料除具有山楂和猕猴桃的营养保健功能外,色泽、口感和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34.
35.
<正>1主干形树形结构树体只有两级枝,即主干和结果侧枝。2适宜株行距单株面积小于或等于8 m2。3单轴延伸的标准3.1中心干直立向上突出侧枝粗度不能超过主干的1/3。3.2侧枝斜上横向延伸3.2.1侧枝数量和部位主干上不分方向螺旋排列30~35个侧枝,基部侧枝距离地面50~80 cm,同方向侧枝间距30 cm。3.2.2角度侧枝角度掌握在80°左右。3.2.3结果部位和负荷按照平均30片叶供养1个  相似文献   
36.
李晓琳  汤利  苏小娟  郑毅 《玉米科学》2022,30(2):154-161
将云南省分为4个玉米主要种植区,运用测土配方和实地采样数据,结合GIS分析土壤养分及pH值空间变异状况,以总养分浓度(N-P2O5-K2O)45%为原则,形成区域配方及策略。结果表明,滇东北亚热带玉米区(Ⅰ区)建议适当增加氮磷肥用量,推荐配方以23-11-11和19-17-9为主;滇西北亚热带玉米区(Ⅱ区)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充分,建议调减氮磷肥用量,配方以15-19-11为主;滇中亚热带玉米区(Ⅲ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建议增施有机肥,推荐配方15-18-22、15-19-11和18-9-18;滇南亚热带玉米区(Ⅳ区)土壤pH值低于6.5,土壤氮磷钾贫乏,应适时增施石灰,增加氮磷肥施用比例,配方以19-12-14、15-15-15和15-8-22为主。  相似文献   
37.
<正>该技术也可称之为低接换优技术,即在树干基部嫁接新品种,原有树冠结果不断,新品种同时生长,3年后产量自然衔接。1技术原理利用大树根系发达、营养比较充足的基础,在其基部嫁接,新枝生长比较旺盛;切断大树部分营养供应渠道,并且使树体倾斜,使生殖生长更占优势,产量有增无减。2发展渊源早在20年前,邯郸市成安县的果树技术能手王金增在自家果园试验成功,但没有推广应用。本世纪初,随着果农对苹果管理技术简单化、省力化、机械化  相似文献   
38.
黄梁木,又称团花树,作为阿育吠陀疗法中使用的一种药用木本植物而被许多印度医学文献提及。有不少文献报道称黄梁木富含生物碱、黄酮、萜类以及单宁等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和止泻等作用,在维持动物健康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本综述目的在于对黄梁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特性进行整理,为开发该植物提取物作为替代抗生素的抗菌或消炎性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9.
云南省农牧生产系统氮素流动时空变化特征与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云南省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流动途径并评价其环境效应,提高农牧业氮素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制定符合云南省农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运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分析1995-2014年云南省农牧业氮素养分流动时间分异特征,结合GIS,从空间格局角度分析2014年云南省16个地州农牧业氮素养分流动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995-2014年云南省农牧系统氮素投入量逐年递增,从1995年的2.1×106 t增至2014年的3.5×106 t。氮肥的施用和饲料进口是造成农牧系统氮素投入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农田主产品吸氮量与动物生产系统主产品吸氮量在时间上呈现同向增长的关系,农产品吸氮量1995-2014年间上涨2.1倍,动物生产系统主产品吸氮量上涨8.5倍,其中2000年、2006年变化最为剧烈。云南农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作物播种面积扩大、栽植技术提高,畜牧业养殖规模扩大,模式改良所引起的氮素吸收效率提高。云南省农牧生产系统氮素流动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氮素投入呈现放射式分布特征,中心投入量高,四周投入量逐渐递减。吸氮量则表现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协同的特点,经济发达地区吸氮量较高,经济发展滞后的区域,吸氮量较低。由于地形条件引起的径流、侵蚀、淋洗,以及由于施肥方式不合理所引起的氨挥发是导致农牧生产系统中氮素损失的重要原因。根据云南省氮素投入、吸收和损失规律,可将各地州划分为高投入高排放(大理、昆明、红河)、高投入低排放(曲靖、丽江、楚雄等)、低投入高排放(迪庆、昭通等)和低投入低排放(怒江、普洱)4大类型。【结论】云南省传统施肥方式导致施肥过量,大量肥料通过氨挥发的方式排入大气中,动物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尿中氮素通过径流、淋溶进入水体,造成农业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的降低、环境污染。从空间格局上看,大理、昆明、红河的氮素损失较高。今后亟需改进化肥施用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改进畜牧业养殖模式,提高粪尿有机还田的数量。针对主要区域重点治理,采用因地制宜的农牧体系氮素优化管理技术、增加粪尿养分循环和提高氮养分效率,减少氮素向大气和水体中的排放数量,从而实现农牧体系氮素的合理循环。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于2011-2017年对山西省主要市(县)小麦上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运城、晋城、临汾、长治、晋中、太原等市小麦产区百余个乡镇采集和分离小麦根及根围土壤样品1 131份,其中336份检出有孢囊线虫,检出率为29.7%;运城市和临汾市小麦根及根围土壤样品孢囊检出率高,分别达到42.3%和32.5%,晋中市、长治市、太原市以及晋城市等地区也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因地区、栽培制度和土壤质地等的不同,土壤中线虫的群体密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白雌虫密度最高的群体分布在运城市的一些地区(每100mL土壤中白雌虫数平均达到101个)。通过形态学鉴定明确山西省小麦上孢囊线虫群体种类较为单一,均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未发现我国小麦上另一重要的孢囊线虫种类——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小麦孢囊线虫在山西不同地区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山西省针对性地开展小麦上孢囊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