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近年来,丁酸梭菌作为一种良好、安全的添加剂,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畜牧业中。尽管已在丁酸梭菌的特征、营养作用及畜禽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过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丁酸梭菌调节肠道黏膜免疫通路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对丁酸梭菌调节致病菌感染仔猪肠道损伤的分子机制也未完全认识。因此,本研究对丁酸梭菌介导TLRs/NLRs信号通路调控仔猪肠道损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丁酸梭菌|仔猪|信号通路|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52.
泡桐插根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泡桐育苗方法有插根、播种、留根等,以插根育苗最普遍、效果最佳,且操作简便.在泡桐插根育苗中只有掌握好各个环节的管理,不仅能缩短育苗期及培养主干的时间,而且还会降低育苗、造林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3.
泡桐脱毒组培苗可以在室内及温室大棚内进行周年快繁生产,分批进行大田移栽定植,该题分别于3月20日、5月4日、6月10日进行了泡桐脱毒组培苗大田移栽试验,其成活率分别为96.3%、63.36%和12.8%;对6月10日下地移栽的组培苗,进行了喷施FA旱地龙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旱地龙由于减少了蒸腾强度,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88.16%,而对照仅为12.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4.
在总结小麦新品种宛麦18选育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南阳盆地小麦育种工作在保持抗倒、稳产、多蘖、多穗等基本特点的同时,应主攻高产和优质。由此在以后的育种工作当中应当广泛搜集种质资源,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抗逆能力,增加穗粒数,实现抗病性与丰产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5.
为比较凯氏定氮法与杜马斯燃烧法测定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性与检测效率,采用此两种方法同时对12个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准确检测出样品中粗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凯氏定氮法检测效率较低,而杜马斯燃烧定氮法操作简易,检测效率较高,是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棉籽粕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蛋公鸡代谢能的可行性。从全国范围内收集76个不同产地、年份、加工方式的棉籽粕样品,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蛋公鸡强饲试验测定其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随机选取定标集(n=56)和外部验证集(n=20)样品,建立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棉籽粕的营养成分和蛋公鸡代谢能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2.52%~84.75%,其中水分、粗脂肪、粗纤维、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变异系数超过10%;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能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58%、9.81%和2.52%。2)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总能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923 5~0.975 8,交互验证决定系数为0.824 7~0.930 3,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0.879~0.896;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969 0和0.926 8,交互验证决定系数为0.917 0和0.905 7,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0.911和0.892。因此,常规营养成分和代谢能的定标方程均可用于日常分析。  相似文献   
57.
宛麦18系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采用常规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滇姜花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对滇姜花根部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滇姜花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1)、3,5,7,4′-四甲氧基黄酮(2)、6,7,8,4′-四甲氧基黄酮(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4)、3,4-二甲氧基苯酚(5)、methyl ferulate(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滇姜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9.
菏泽牡丹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山东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到4000多hm2,有800多个品种,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集散地。但随着面积的不断扩大,牡丹病害也逐年加重,受害的牡丹生长势衰弱、花色衰退、丹皮产量低、苗木品质差,严重影响出口创汇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也给花农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牡丹病害现已知的有20余种,其中真菌病害15种,病毒病害3种,线虫病害1种及缺素症病害等。本文针对菏泽牡丹病害发生情况,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危害严重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供广大花农生产之需。1叶部病害牡丹的叶部病害大多数是真菌  相似文献   
60.
目前全民阅读在我国全面展开。农村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阅读文化的建设决定全民阅读的成效。当前农村阅读文化建设在基础设施、管理人员、图书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