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18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苹果砧木M26离体叶片愈伤组织发生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红  马宝北 《果树学报》1999,16(4):259-262
对苹果砧木M26 离体叶片愈伤组织的发生研究表明,取继代后30 ~35 d 的试管苗顶部1~4 叶位的叶片,沿与主脉垂直方向横切后,以叶背面朝上方式置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经观察在叶片近柄端切口处愈伤组织发生较早,产生量较多。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 ,4 - D0 .2 ~2 .0 mg·l- 1 +IAA0 .2 ~2.0 mg·l- 1 + BA0 .5 ~1.0 mg·l- 1 + 蔗糖3 % + 琼脂0.6% 。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按外部形态、细胞特点及生理生化指标等分为三类,其中表面干燥致密、细胞内含物丰富、淀粉、蛋白质及干物质含量均较高的Ⅲ类愈伤组织的芽再生频率最高,可达83 .33 % ,是能利用的愈伤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硒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哺乳动物和人必需的微量元素,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以硒蛋白的形式表现的。近年来,关于硒蛋白作为饲料添加剂方面的报道层出不穷。作者就硒蛋白概况、分类、几种重要硒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硒蛋白的合成及调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解决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问题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不合理的用水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恶化等。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灌溉大部分仍采用粗放型的宽河大渠输水、田间大水漫灌方式,灌溉定额普遍偏高,农业节水潜力很大。本文重点定量分析了该绿洲农业用水效益、农业节水潜力,建议农业节水的途径及节水灌溉技术应从骨干工程改造节水、中低产田改造节水、降低地下水位节水、改造作物灌溉制度节水、加强管理节水等几个方面进行。最后提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淮北地区长期以来二代棉铃虫主要是通过冬绿肥苕子或箭舌豌豆地的一代残虫调查资料而预报的。其中发生期是利用所查残虫发育进度 ,进行历期推算 ,再结合期距法等预测 ;发生程度也是根据一代发生残虫密度和当年气象、棉花长势等因素 ,对照历史资料而发报的。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苕子、箭舌豌豆等冬绿肥面积急剧减少 ,80年代中期以后 ,无一农户种植苕子等绿肥 ,食用蚕豆、豌豆也只有极个别农户零星种植 ,一代棉铃虫的残虫调查逐步转移到占耕地面积 2 /3的冬小麦上。1 麦田一代棉铃虫残虫调查在测报中的应用效果1.1 应用于二代棉铃虫…  相似文献   
15.
合欢为落叶乔木,是黄河流域以南的常见树种合欢,树冠广阔常呈伞形,枝粗大稀疏,绿叶成荫,花丝细长,呈粉红色,宛如绒缨,是优良的庭院树和行道树。合欢花为两性,伞房花序头状,每1序~2序簇生叶腋或多数集生于枝梢。6月~7月开花,10月~11月果实成熟。荚果...  相似文献   
16.
茎秆含糖量是甜高粱(Sorghum dochna)重要的农艺性状,其可溶性糖的组分与含量的测定,是甜高粱QTL定位和性状改良的前提。本研究以粒用高粱的‘忻粱52’与甜高粱‘W452’重组自交系F8代255个群体为材料,采用改良蒽酮比色法来测定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的最佳显色时间为10 min,显色温度为100℃;测定蔗糖的最佳处理条件为1 mol·L-1的KOH溶液处理10 min;果糖测定的最佳显色温度为50℃,显色时间为3 min。优化过后的蒽酮比色法能测得较稳定的数值,精密度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测定甜高粱汁液的糖含量。重组自交系后代糖锤度与可溶性糖总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系数为0.885,线性回归方程为y=37.082×可溶性糖总量+3.990。  相似文献   
17.
以黄淮海区普通玉米国家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67500、82500株/hm22个种植密度水平和0、180、270 kg/hm23个施氮量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夏玉米淀粉粒分布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施氮量单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淀粉粒的体积分布存在显著影响,且施氮量是影响淀粉粒体积分布的主要因素.增加施氮量,<3.5μm与3.5~7.4μm淀粉粒体积比下降,>7.4μm淀粉粒体积比增加;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籽粒产量、粒重、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以及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复值增加;相反,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以及玉米淀粉的峰值时间、糊化温度降低.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淀粉粒体积分布的影响效果相反.该研究中,在种植密度82500株/hm2、氮肥用量270 kg/hm2条件下,玉米籽粒淀粉平均粒径较大,大型淀粉粒比例较高,其糊化特性和淀粉组成较优,且能兼顾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8.
干旱区土壤水分垂直方向运移与分配,特别是膜下滴灌绿洲地区土壤水分垂直方向分布现状与运移机制尚不清楚。为探究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层贡献问题,阐明农田土壤中水分运移过程,于2019年沿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农田土壤进行分层采样,依次为0~5、5~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测定了稳定同位素δD和δ18O值,对同位素δD和δ18O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δD和δ18O最大值位于0~5 cm土层,分别为-25.64‰和-0.19‰; δD和δ18O最小值位于20~40 cm土层,分别为-108.32‰和-8.19‰。0~5 cm土层δD和δ18O值较高,表明上层比下层更易受水分蒸发作用影响,存在强蒸发效应。随土层深度增加,δD和δ18O值呈减小趋势,其中80~100 cm土层变化趋势缓慢。氘盈余值表现为山地>平原>荒漠>山前。研究表明,受长期膜下滴灌影响,加之蒸发作用强烈,玛纳斯河流域土壤水分迁移过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利用鄂托克旗1970-2011年40余年的逐日地面观测记录中有关气象灾害的观测资料,对鄂托克旗的干旱、寒潮、冰雹、大风、沙尘暴、暴雨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发生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鄂托克旗主要气象灾害的分析,试图揭示鄂托克旗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科学评估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为区域内生态安全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秦巴山地2000—2020年3期地表覆被数据为基础,应用空间分析法和地形分布指数法,定量地分析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以及其在各地形梯度上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偏低,空间差异特征显著,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呈东西两侧跟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②2000—2020年,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呈下降趋势,低生态风险区明显扩张,高生态风险区显著缩小。③高生态风险多集中分布于海拔高、地形复杂或海拔低、地形平坦地区,低生态风险在中等地形梯度地区呈优势分布。[结论] 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提升;秦巴山地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