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通过运用新技术的加入,研究温拌剂对压实温度和混合料性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其压实性能的改变。混合料具备的高温稳定性都可以被温拌剂和压实温度影响,虽然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实验数据却能分析出来。本文将运用旋转压实仪来进行指数测试,在研究完相关指数后,得出影响橡胶沥青压实特性的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62.
为了探讨我国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的端粒序列,试验根据国外已报道的端粒重复序列5’-CCTAAA-3’设计寡聚核苷酸探针(CCTAAA)5,并用地高辛标记,C.parvum基因组DNA经Bal31-HindⅢ酶切后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鉴定;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首次对子孢子和卵囊时期C.parvum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arvum基因组DNA与探针(CCTAAA)5杂交,获得了较好的杂交条带,随着Bal31-HindⅢ酶切时间的延长,杂交信号逐渐减弱,说明C.parvum端粒序列定位在染色体的末端,与国外报道的C.parvum端粒序列一致,为5’-CCTAAA-3’;检测C.parvum端粒酶活性时发现,子孢子时期端粒酶具有活性,卵囊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63.
试验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对黄花乌头进行叶面喷施,通过使其矮化,来研究不同药剂对该植物的地上、地下农艺性状以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0mg.L-1的矮壮素处理对其植株矮化效果最佳;150mg.L-1的多效唑处理植株的倒伏率最低为15.6%;500mg.L-1的矮壮素处理其子根个数最多;500mg.L-1的矮壮素处理其产量提高最大,较对照组提高43.04%。结论是利用生物调节剂多效唑、矮壮素处理黄花乌头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介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与特点,研究设计智能的模糊控制和神经控制,用Matlab对典型12脉冲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并通过实时的仿真试验得出结论:智能控制能够有效改善直流电流电压稳定性,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5.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是近年来新兴的植保机械,其作业高效,作业成本低廉,适应性强,可跨区域作业并且极大地减少了作业过程中与农药的接触。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逐渐成熟,机翼旋转的下洗气流有利于在施药过程中增加药液的穿透性,并且在作业过程中不会发生对作物的碾压情况,很适宜在夏大豆生长中后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结合当前国内外植保喷雾技术研究现状,在基础机型的田间试验后,对植保无人机进行运动理论分析和药箱内部流体的仿真测试,提出一种稳定的植保无人机机架结构,并对重要零部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Solid Works Simulation对零件进行仿真分析并优化模型,使机架平台结构变得更加稳定,设计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相似文献   
66.
研究基于对黄柏木的横、径向切面的铣削加工试验,得到不同的加工表面,然后借助扫描电镜对加工后的表面木纤维的破坏形式进行了观察,随后分析了不同加工方向下,黄柏木表面纤维的断裂形式和形成机制,讨论了铣削方向对木材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横、径向加工方向的不同会影响加工效率及能耗;顺、逆纹加工路径的不同会影响纤维的断裂形态和形成机理;铣削过程中纤维拉断和撕裂情况的不同则会影响加工后的木材表面质量。研究结果为不同木材、不同加工方式和方法等因素对木材破坏机制影响的进一步试验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受试物的抑菌作用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受试物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及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的方法,研究地肤子、小茴香、茯苓、蛇床子、牡丹皮、黄芪、陈皮、藿香、猪苓、高良姜、黄柏、苦参、昆布、肉桂、姜黄和丁香1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株草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茯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0mm以上,MIC为15.63 mg/mL,小茴香、昆布和姜黄次之,MIC均为31.25mg/mL;丁香对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8.93±0.37)mm,其MIC为31.25 mg/mL,黄芪次之,其MIC为62.5 mg/mL。  相似文献   
68.
69.
在水温(23±1)℃和pH6.9~7.3下,采用半静态法研究敌百虫、二氧化氯和聚维酮碘三种常用药物对平均体质量(6.1±0.23)g的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敌百虫对卡拉白鱼的24h、48h、72h、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40mg/L、0.34mg/L、0.31mg/L和0.29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7mg/L;二氧化氯对卡拉白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8.18mg/L、27.16mg/L和24.93mg/L、23.00mg/L,安全质量浓度为7.57mg/L;聚维酮碘对卡拉白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19.91mg/L、83.87mg/L、72.78mg/L和64.61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4.13mg/L。三种药物对卡拉白鱼的毒性由高至低依次为:敌百虫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敌百虫对卡拉白鱼毒性较强,在生产中需谨慎使用;二氧化氯和聚维酮碘的安全质量浓度高于生产中常用的泼洒浓度,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为提高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对黄花乌头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HKL-4浓度及浸种时间对黄花乌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浸种时间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不显著,而HKL-4浓度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极显著,30×母液浸种4 h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83.62%和65.34%,比对照处理(清水浸种)高32.39%和25.94%;用适当浓度的HKL-4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出苗率和种子存苗率,30×母液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59.56%,比对照高34.66%,存苗率为50.20%,比对照高58.86%。[结论]HKL-4对黄花乌头种子的最佳处理浓度为30×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