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31.
选取体重接近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与昭乌达肉羊各5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PRKAG3和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细毛羊背最长肌IMF含量显著高于昭乌达肉羊(P<0.01);鄂尔多斯细毛羊LPL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鄂尔多斯细毛羊的IMF含量呈负相关(-0.44);PRKAG3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昭乌达肉羊的IMF含量呈负相关(-0.42),但差异均不显著;鄂尔多斯细毛羊和昭乌达肉羊背最长肌PRKAG3基因mRNA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而鄂尔多斯细毛羊LPL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昭乌达肉羊(P<0.01).  相似文献   
32.
为了研究内蒙古绒山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组成及不同品种系统发育关系,明确绒山羊的起源、进化、不同类群的分化以及特定遗传特性形成机制,以内蒙古绒山羊(阿拉善型)为试验研究对象,对其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测序共得到2 551 175 100 bp碱基数,Q20为95. 40%,文库构建质量好,测序结果准确性高,得到长度为16 642 bp完整的闭合环状线粒体基因组,其GC含量为39. 17%,K-mer为53 bp。从NCBI下载其他绒山羊品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绒山羊的3个类群距离比较近,其中,阿拉善型和二狼山型的关系最近,阿尔巴斯次之;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可以分为单独的2个类群,与国外品种San Clemente的距离最远。  相似文献   
33.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Hoxc9基因序列和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绒山羊cDNA文库中Hoxc9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内蒙古绒山羊血液基因组DNA中扩增了Hoxc9基因,目的基因片段纯化后连接到PMD19-T载体,将鉴定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分析,确定扩增序列为Hoxc9基因,将该基因DNA序列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DQ873298,DNA序列长为3308bp,cDNA序列长783bp,编码260个氨基酸。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该序列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4.
巴美肉羊肉用性能和肉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经过多年的育种工作最新培育成的肉羊品种。对巴美肉羊竭羊、蒙古羯羊、德×蒙F2代羯羊进行了屠宰试验,测定比较其肉用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结果巴美肉羊羯羊、蒙古羯羊、杂交F2代羯羊屠宰率分别是51.03%、44.32%、51.01%,巴美肉羊羯羊显著高于蒙古竭羊;胴体净肉率分别是70.65%、71.64%、65.75%,差异显著。肉品质测定结果,巴美肉羊pH24值为5.4~5.5,pH1值为6.1~6.2,剪切力值不同品种羯羊差异不显著。巴美羯羊的肌间脂肪含量在4%~5%之间,蛋白含量高于20%,各组羊肉所含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在理想蛋白质指标中均占50%以上,赖氨酸和组氨酸超出了理想蛋白质指标。在巴美肉羊的肌肉中,鲜味氨基酸为干物质含量的28.72%,杂交二代为25.49%,蒙古羊为30.61%,各种类型羊的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都是以油酸、硬脂酸、棕榈酸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巴美肉羊羯羊显著高于德×蒙F2羯羊和蒙古羯羊。巴美肉羊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者比例适宜,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体现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精浆含量对绒山羊精液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试验以低倍稀释(1∶2)为对照组,研究以高倍稀释(1∶10,高倍稀释组)和离心洗涤(洗涤组)两种方式去除精浆后的精子保存效果,再人为添加不同浓度精浆(0、10%、20%,30%、40%)于低温保存稀释液中,测定精子活率、运动速率、顶体完整性、质膜完整性及线粒体活性等精液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高倍稀释组在各时间段内的精子活率、运动速率[直线速率(VSL)、曲线速率(VCL)及平均路径速率(VAP)]、质膜完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洗涤组(P0.05);高倍稀释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线粒体活性与对照组和洗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精浆的试验中,10%、20%精浆组的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及运动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10%、20%精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0%精浆组的各项精子质量指标略高于10%精浆组。说明在低温保存山羊精液时存在一定浓度的精浆可以有效提高保存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10%~20%的精浆添加量比较适宜,但20%精浆组的保存效果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36.
试验旨在筛选罕山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生长脱落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揭示外源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罕山白绒山羊绒毛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选择10只体重平均为33.3 kg、年龄为20月龄的罕山白绒山为实验动物,分为2组,从2014年12月开始每隔1个月按照2 mg/(kg·BW)的剂量在埋植组绒山羊耳后皮下埋植MT,于2015年9月采集2组罕山白绒山羊皮肤组织进行RNA-Seq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共筛选获得了475个在埋植组与对照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92个,下调表达基因83个。KEGG富集性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白细胞经内皮迁移、趋化因子信号通路、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吞噬体、造血细胞谱系、补体级联和混凝级联、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NF-kappa 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在褪黑激素调控皮肤毛囊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T影响皮肤毛囊生长的分子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动物遗传育种系列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文章结合精品课程建设、资源共享课建设以及国家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着重介绍了该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网络教学资源、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以期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8.
从4个品种马外周血中提取RNA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MxA cDNA,对其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马MxA cDNA全序列中有3个位点碱基发生有义突变,即977位点由G→A,1234位点由T→A和1790位点由G→C。据推测,该3个位点的碱基替换分别引起其编码的MxA蛋白质第298位点由精氨酸(Arg)改变成赖氨酸(Lys)、第377位点由缬氨酸(Val)改变成谷氨酸(Glu)和第562位点由色氨酸(Trp)改变成半胱氨酸(Cys),该3个突变点中只有1790位在不同个体间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39.
已有证据表明,microRNA在动物皮毛发育和形态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山羊皮肤microRNA的研究中,数据库不完善仍是限制其功能研究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山羊基因组为参考,对高通量测序中未注释的占总reads 5.40%的数据,使用Mireap软件预测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并对新的microRNA的长度、表达量、基因组定位、靶基因预测及KEGG pathway进行分析.研究预测到28个新的microRNA,其长度分布与已知山羊、牛等动物的分布一致.对表达量统计表明,表达量在100以上的有4个,最高的是Novel-15,达到555;表达量在10~100的有19个;低于10的有5个.基因组定位研究表明,新microRNA在山羊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在5、6、7、19和X染色体上分别有两个microRNA被定位.预测和分析得到6 519个靶基因.KEGG分析结果表明,有3 552个靶基因定位到51条通路中,占前3位的通路是Metabolic pathways、Pathways in cancer、MAPK signaling pathway.本研究发掘了更多山羊的microRNA,为今后山羊皮肤发育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绒毛用羊参考转录组信息的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介绍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以RNA-Seq为主),挖掘绒毛用羊产毛、产绒等重要功能性状的分子标记,重点分析新发现的山羊新基因及与绒毛用性能相关的候选标记,为调控绒毛生长的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及绒毛分子育种等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