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63篇
园艺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为有效实现山羊基因组选择,提高选择准确性,根据前期对内蒙古绒山羊生产性能的遗传评估结果,以山羊的体重(h2=0.11)性状为例,结合NCBI已经公布的山羊基因组序列信息,设定群体传递过程和基因组参数,模拟获得个体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利用GBLUP和Bayes方法进行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结果表明,不同历史群体变化模式下,基因组选择对山羊体重基因组育种估计值准确性无显著影响(P>0.05)。GBLUP法估计的准确性高于Bayes Lasso,准确性达0.40。在历史群体下降模式下,基因组选择准确性高于恒定模式。  相似文献   
72.
旨在探讨辅酶Q10对绒山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利用添加不同浓度辅酶Q10(4、40、400?滋g/mL)的精液冷冻稀释液对绒山羊精液样本进行冷冻保存,待冷冻精液解冻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S)分别检测不同精液样本的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DNA完整率、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ROS水平。结果表明,当冷冻稀释液中添加浓度为40μg/mL辅酶Q10时,经历冷冻—解冻过程的绒山羊精液样本的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浓度为40μg/mL或400μg/mL的辅酶Q10均能显著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P<0.05)。综上所述,在冷冻稀释液中添加40μg/mL的辅酶Q10能够显著提高绒山羊精子抗氧化能力和冷冻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不同养殖方式及品种对绒山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2种养殖方式,以阿尔巴斯型绒山羊和大青山型绒山羊为试验动物,测定了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养殖方式下,补饲组(II组)瘤胃液pH低于自然放牧组(I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在放牧条件下,大青山型(I组)瘤胃液pH高于阿尔巴斯型(III组)。补饲组(II组)瘤胃液中的NH3-N和VFA浓度均高于放牧组(I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但2组间的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I组和III组间的NH3-N和VF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由于精料的添加,补饲组绒山羊瘤胃发酵特性受到影响,瘤胃微生物促进了对日粮中氮源的利用,而且不同品种类型间的瘤胃发酵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4.
赵珺  李金泉  张文广  王瑞军  孟丽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80-7181,7184
影响山羊肉质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品种、年龄、性别等因素。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羊的品种及功能基因成为影响肉质的决定性因素。综述了影响山羊肉质差异的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5.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杂交瓠瓜品种。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菜2007009。适于湖北省早春设施栽培和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7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体)(MHC)牛的BoLA (Bovine Lymphocyte Antigen,BoLA),又称白细胞抗原,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将编码的BoLA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基因。DRA,DQB分别编码Ⅱ类抗原分子的α链和β链,其中DRA,DQB基因外显子2 (exon2)编码的抗原结合区在呈递抗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综述了葫芦科蔬菜作物通过雌核发育途径获得单倍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未授粉子房(胚珠)离体培养诱导的雌核发育、外源正常花粉授粉诱导的雌核发育、辐射花粉授粉诱导的雌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该研究以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选择绒山羊催乳素(PRL)及其受体(PRLR)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分子标记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研究其多态性,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方法,对各基因型间生产性状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绒山羊PRL、PRLR基因的SNP与绒山羊产绒性状的关系,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PRL基因P1和PRLR基因P3引物位点存在SSCP多态,在PRL基因Exon 5区域存在X76049:g.576 bp C-A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76个密码子CCC变成ACC,从而使脯氨酸变成苏氨酸(Pro-Thr)。方差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与绒厚度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CA基因型羊绒厚度比CC基因型长0.674cm;在PRLR基因Exon 10区域存在HQ266606:g.1076 bp T-C突变,该突变导致第359个密码子CTT变成CCT,从而使亮氨酸变成脯氨酸(Lue-Pro),该位点多态对绒山羊羊绒细度有显著影响(P<0.05),AA基因型羊绒细度比BB基因型细0.38μm。因此,在绒山羊羊绒厚度性状上,P1-CA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羊绒细度性状上,P3-AA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作为绒山羊产绒性状的辅助选择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79.
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和分子调控及其在绒山羊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毛囊是一个形态和结构较为复杂的皮肤附属器官,它控制着毛发的生长,具有自我更新和周期性生长的特点。毛囊的周期性变化依靠毛囊上皮细胞和真皮间充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先是毛囊长出毛干为生长期,接下来是凋亡驱动的退行期,然后进入休止期。其变化过程是一系列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启动信号、维持毛囊生长的信号及抑制毛囊生长的信号等。绒山羊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在出生后也表现周期性变化,次级毛囊由于光周期的影响而呈很强的季节性的周期变化,而初级毛囊则变化不明显。山羊绒是绒山羊次级毛囊的衍生物,次级毛囊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山羊绒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研究皮肤毛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及它们的分子调控机理不仅可揭示毛囊的发育规律而且对绒山羊的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绒山羊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构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基因组文库之一,它以其容量大、遗传特性稳定、嵌合体少、插入片段易回收、操作简便等不可比拟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较大的真核生物基因组研究之中。作者就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的构建条件进行了研究,用HindⅢ部分酶切绒山羊基因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大片段DNA,以电洗脱法回收DNA后,与BAC载体连接,将连接产物点透析后,电转化DH10B感受态细胞,最后对转化的片段小提质粒进行NotⅠ酶切,脉冲电泳鉴定其大小。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方法既可获得较大的插入片段又可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是较好的用于构建大基因组文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