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2篇
  29篇
综合类   288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203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1.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城市园林绿化必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蛄夸。包头市在团林绿化的实战过程中。在对景观生态规划的同时,对生物栖息地和保护区也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迭到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12.
为探究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差异,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对两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共检出2 007个种水平上的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归属于37个门,其中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有1 260个OTU,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有1 840个OTU,两种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的肠道微生物共同的OTU有1 093个;两种模式下的肠道微生物优势菌均为厚壁菌门,其中池塘模式中占比67.40%,稻田模式中占比为32.69%;对两种模式的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进行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Shannon、ACE和Chao指数均低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的指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物种差异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有21个门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有12个门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OTU水平上,有364个OTU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有106个OTU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池塘和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在物种组成上、多样性上都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两种模式的养殖管理应有所区分,由于池塘模式下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较低,因此,需要更多地注重虾类健康状况动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13.
从浙江加州鲈养殖基本概况以及品种选育、养殖模式、价格等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分析加州鲈产业发展存在的苗种供应不足、养殖病害多发、饲料品牌多而杂、机械化水平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种质资源培育、加强科技研发、打造行业品牌、加快三产融合等建议,为推动加州鲈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4.
红螯螯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一种具有优良养殖前景的淡水虾类。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中国5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进行评估,旨在为红螯螯虾的科学引种、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红螯螯虾线粒体COⅠ区全序列长1 534 bp,包含24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的1.6%,变异位点中含有22个简约信息位点,平均转换与颠换的比值为6.14,序列中(A+T)的含量(58.7%)明显高于(G+C)的含量(41.3%),在143个个体中定义了35种单倍型,来自浙江、海南和台湾的养殖群体具有较多的共享单倍型(COⅠ-01、COⅠ-02和COⅠ-03),这3种单倍型同时也是优势单倍型。来自江苏的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低(0.739),来自安徽的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0.881)。全部样本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896,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4 65。5个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 63~0.006 81,其中,来自浙江与海南的养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近,来自海南与安徽的养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5个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342 1(P<0.01),说明5个养殖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综上,5个红螯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群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基因交流。研究结果可为红螯鳌虾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715.
本试验以不同厚度的可降解膜、普通地膜和花育6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可降解地膜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M3光氧生物降解(透明),规格:900*0.006mm和处理M4光氧生物降解(银黑),规格:900*0.007mm,相比对照增加了单株结果数和饱果数,提高了百果重和百仁重,从而增加了花生产量,其中M3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7.3kg。  相似文献   
716.
在棉粕、面粉、发酵鸡粪、海泥、鼠尾藻(Sargassum thanbergii)粉、绿菜粉、鱼粉和蛋壳粉等为主要原料的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1.0%黄原胶、1.5%瓜尔豆胶、2.0%k-卡拉胶、1.0%黄原胶+瓜尔豆胶(37)或1.5%黄原胶+k-卡拉胶(37),以不添加黏合剂的基础饵料作对照,喂养平均体重(0.51±0,04)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并测定了饵料的散失率、饵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海参的增重率.15 d的饲养试验表明摄食添加1.0%黄原胶+瓜尔豆胶(37)饵料的仿刺参生长较快,对饵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高,在水中散失率低,16 h的散失率为(15.0±2.5)%.  相似文献   
717.
机械脱壳时花生仁损伤特征及规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深入研究机械脱壳过程中花生仁损伤机理和规律,改进花生脱壳机的设计,以辽宁省花生主产地花生品种为对象,运用微型电子拉压试验机、体视显微系统,研究了花生仁外形特征、损伤特征与规律,并进行了不同品种花生仁、不同加载速率、不同受压部位的相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受压部位的花生仁破碎力差异显著,四粒红和花育23在加载速率为10 mm/min时的正压和侧压下平均破碎力分别为106.2、96.6 N和79.8、58.3 N;加载速率不同时,花生仁的破碎变形量和最大破碎载荷都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18.
亚硒酸钠VE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36头中国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8头。在出生前后分别肌注重硒酸钠维生素E(VE)50ml/头和5ml头。结果表明处理组犊牛头均初生重41.95kg,比对照组38.01kg显著提高了10.66%(P<0.05),犊牛头均30d增重16.76kg,也比对熙组13.37kg提高了25.53%(P<0.01),而且处理组犊牛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66.67%和75.00%,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19.
分别以美国NRC、日本、法国AEC和另 3个共计 6种氨基酸模式为标准 ,配制 6种除Met、Thr和Trp三种氨基酸含量不同外 ,其它营养素水平完全一致的日粮。设定代谢能为 1 1 .0 9MJ/Kg ,粗蛋白为1 6.4 %。随机安排 6组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36只海兰褐产蛋高峰期蛋鸡参加试验 ,比较各模式对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饲养试验表明 :6种模式中以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确定的最佳模式为 :Lys 1 0 0、Met4 8.5、Thr 69、Trp 2 6;以产蛋量和蛋重确定的最佳模式为 :Lys 1 0 0、Met 4 3、Thr 68.5、Trp 2 3。  相似文献   
720.
中、晚粳稻区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五(2)代白背飞虱对粳稻的为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 作者于1996~1997 年在中、晚粳水稻品种武育粳 3 号和 So15 上,通过接虫笼罩法结合小区、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虫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五(2)代白背飞虱的增殖规律、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⒚结果表明,中、晚粳稻不同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白背飞虱的增长速度不一样⒚同一生育期,低密度的增殖速度要大于高密度,但总虫量高密度处理显著高于低密度区⒚五(2)代白背飞虱百丛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⒚因此,当五(2)代白背飞虱早发或中等以上发生时,必须用药防治⒚控制其危害,防治指标为 180~250 头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