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5篇
农学   18篇
  4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社会人才需求在新时代的转变,从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条件、程序、管理模式、培养模式、论文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52.
运用感官和实验室两种评定方法评价了青贮玉米新品种东青1号和东青01(品系)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两个青贮玉米品种贮藏后的感官综合评分均在82分以上,实验室综合评分均在77.5分以上,两种评定方法所得结论基本相同,质量均为优等。但感官评定必须客观公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通过实验室进行评定。东青1号的饲喂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3.
3年生白桦同时接受3种外源糖溶液(蔗糖、果糖、葡萄糖)和3种高浓度CO2(700、1400、2100μLL-1CO2)处理。处理1个月后,测定了叶片的总糖、蔗糖、果糖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在700μLL-1和1400μLL-1 CO2下,外源糖溶液增加了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其中外源蔗糖的效果最好;外源糖溶液与2100μLL-1CO2结合,会抑制叶片积累总糖和蛋白质;在700μLL-1和1400μLL-1CO2下,喷施葡萄糖、果糖的叶片在蛋白质含量上没有明显差别;;同700、1400μLL-1CO2相比,除喷施果糖植株外,2100μLL-1CO2明显增加了叶片的总糖、蔗糖、果糖和蛋白质含量;;在喷施同种外源糖溶液的情况下,叶片的糖含量与CO2浓度呈正相关性。图6参7。  相似文献   
154.
兴安落叶松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兴安落叶松17个种源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地理变异规律。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性状主要受3个因子的影响。经度和海拔为主,纬度为辅,呈现出水平和垂直双向连续渐变的特点。对生长性状和各种源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种源区:大兴安岭南、西、北部种源区;小兴安岭北部、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对各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选出乌伊岭和友好种源为帽儿山及其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  相似文献   
155.
不同地理种源速生白桦制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帽儿山林场不同种源和不同种植条件区组下速生白桦的制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就制浆得率而言,帽儿山和六盘山种源制浆得率高于天然种源。  相似文献   
156.
耐盐基因Bet—A转化小黑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本研究建立了小黑杨 (Populussimonii×P .nigra)组培再生体系 ,确定小黑杨芽分化最适宜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然后进行卡那霉素敏感性试验。以小黑杨无菌苗叶片为转化受体材料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介导法将外源基因Bet A(编码胆碱脱氢酶 ,催化胆碱生成甘氨酸甜菜碱 )导入小黑杨(P .simonii×P .nigra)。对获得的 11株转化苗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和斑点杂交检测 ,其中 7株获得了 1 7Kb特异性扩增条带和杂交斑点 ,表现为阳性。从斑点杂交检测的转化苗中选取 3株杂交斑点明亮的转化子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 ,结果证实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小黑杨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57.
8种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静  杨传平等 《林业研究》2002,13(4):281-284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8种桦树(Betula)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17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236个位点,多态条带比率(PPB)在5.93%~19.92%之间,遗传分化最高的是油桦,最低的是棘皮桦。8种桦树的基因多样性(Ht)为24.38%,桦树种间变异占总变异(Gst)的79.36%。遗传距离聚类将8种桦树分为3个群,黑桦、油桦、白桦和欧洲白桦为一群;赛黑桦、枫桦和岳桦为另一群;棘皮桦单独为一群。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一致。图2表4参10。  相似文献   
158.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桦木属(Betula)在我国约有30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西南以及西北等广大地区.其中能被开发利用的乔木有23种,这些树种的生长特性、抗性及木材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每一树种各有其优缺点(中国植物志第十一卷,1979).如果开展杂交育种研究,可以综合两个或多个树种的优良特性.由于种间杂交更容易发生在亲缘关系较近的种间,为此,对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是进行种间杂交的前提(王明庥,1988).本文应用RAPD技术,在DNA水平上鉴定几种桦树的亲缘关系,为开展种间杂交亲本的选配,充分挖掘基因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9.
160.
本文在“中国兴安落叶松分布区外种源试验研究(Ⅰ)——地理变异规律与最佳种源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帽儿山参试点9年生兴安落叶松种源子代,综合性状的主分量分析结果,将兴安落叶松全分布的自然区域划分成4个种源区。它们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种源区(编号Ⅰ);黑龙江大兴安岭种源区(编号Ⅱ);小兴安岭西北部种源区(编号Ⅲ)和小兴安岭东南部种源区(编号Ⅳ)。文章还对各种源区的遗传特点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种子调拨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