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河南省植物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要回顾了河南省的植物诱变育种历史 ,概括了取得的主要成就 ,分析了河南省诱变育种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明确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与小麦品质性状的关系,以黄淮麦区的127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利用SDS-PAGE技术、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粉质仪和拉伸仪等对其进行HMW-GS鉴定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在 Glu-A1、 Glu-B1和 Glu-D1 3个位点上分别检测到2(x1、x-null)、4(x7+y8、x7+y9、x14+y15、x17+y18)、2(x5+y10、x2+y12)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其中x1、x7+y9、x5+y10在各自位点上出现的频率均最高,分别为70.1%、42.5%和51.2%;共发现有14种HMW-GS组合类型,其中1Ax1/1Bx7+1By8/1Dx5+1Dy10和1Ax1/1Bx7+1By9/1Dx2+1Dy12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8.9%和17.3%。1Ax1、1Bx7+1By8、1Bx17+1By18、Dx5+1Dy10亚基对蛋白质、沉降值、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和拉伸面积等品质性状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1Bx14+1By15亚基对除蛋白质和湿面筋以外的其他品质性状有负向效应。携带1Ax1/1Bx7+1By8/1Dx5+1Dy10品种(系)的被测品质性状显著高于携带其他组合类型的品种(系),其次是携带1Ax1/1Bx17+1By18/1Dx5+1Dy10的品种(系),而携带1Ax-null/1Bx7+1By9/1Dx2+1Dy12和1Ax-null/1Bx14+1By15/1Dx5+1Dy10品种(系)的各个品质性状显著低于携带其他组合类型的品种(系)。该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优质亚基的育种利用率和我国小麦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航宇19是采用航天诱变技术和传统杂交育种相结合方法育成的半冬性、高产、中熟、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利用高产矮秆的航天诱变突变体豫同194为母本、高产亲本周麦23为父本杂交并经系谱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7—2019两年度黄淮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中,航宇19平均产量为7 990.5 kg/hm2,比对照增产4.4%;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 806.2 kg/hm2,比对照增产6.9%。该品种非常适宜制作馒头,但不适合制作面包。在航宇19选育中,我们的具体育种技术思路是,将航天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高产育种与优质育种相结合,协调矮秆、抗病、稳产、广适性状,通过异地多点鉴定重视适应性、增强抗逆性,最终实现品种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状的协调与同步提高。航宇19的成功选育说明航天诱变技术和传统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是加快创制优异育种中间材料和培育小麦新品种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为未来培育突破性小麦新品种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 有关叠氮化钠(NaN_3)处理农作物种子的诱变效果,先后由Nilan、Kleinhofs和Sander等在大麦上应用,并证实它是一种高效的化学诱变剂。Nilam等用NaN_3处理大麦种子,获得了46%的叶绿素突变频率,非致死形态突变频率达58.5%。毛炎麟等用10-~(8)M的NaN_3处理矮秆齐大麦种子,获得了48%的叶绿素突变频率和12.3%的形态突变频率。但国内有关NaN_3处理小麦诱变效应的报导尚少。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旗叶光合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水分环境下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与产量、光合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以12份不同时期育成的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水(WW)、旱(WS)两种条件下研究碳同位素分辨率、籽粒产量、光合性状及旗叶气孔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光合速率、Δ13C、气孔导度、旗叶叶绿素含量、籽粒产量5个性状在干旱胁迫下表现为下降趋势,且与正常灌溉差异极显著;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Ci/Ca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Δ13C与籽粒产量均呈正相关,且正常灌溉条件下Δ13C与籽粒产量具有更高的相关性(0.27 WS;0.51 WW);干旱胁迫条件下,Δ13C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E、胞间CO2浓度和Ci/Ca均呈正相关,其中与Ci/Ca显著相关;灌溉条件下,Δ13C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0.42),与其它4个光合性状无显著相关性;Δ13C与旗叶表皮气孔密度均呈负相关(-0.49,-0.21 WS;-0.56,-0.61WW),其中在灌溉条件下与旗叶下表皮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旗叶表皮气孔密度受开花、灌浆期干旱胁迫影响小,稳定性好。研究表明,灌浆初期的旗叶气孔密度可以作为Δ13C的潜在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国审小麦新品种"富麦2008"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试验示范结果、品质指标、抗性水平,分析了该品种主要优点,依据品种特性提出了关键栽培技术要点和栽培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土壤Sr-Pb同位素差异性判别山药原产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利用土壤Sr-Pb同位素差异性判别山药原产地的可行性,以山药表面附着土壤为对象,将其划分为5组,采用热电离质谱(TIMS)测定土壤和部分山药的Sr-Pb同位素比率,结合统计分析,进行山药产地判别研究。结果表明,采自于不同地域的I组和II组土壤样品Sr-Pb同位素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其可能有共同的物质来源。两组样品采样地点均临近黄河,沙化严重,且均具有与黄河沉积物相似的同位素特征,I组、II组土壤样品都可能来源于黄河的沉积,应归为一类。不同产地土壤中Sr-Pb同位素差异显著(P0.01),其中I组和II组土壤具有低的~(87)Sr/~(86)Sr比值(0.715195~0.715623);III组同时具有高的~(87)Sr/~(86)Sr比值(0.717906~0.718594)和高的~(206)Pb/~(204)Pb(18.643~18.765)、~(207)Pb/~(204)Pb比值(15.649~15.689);IV组同时具有中等的~(87)Sr/~(86)Sr比值(0.716004~0.716747)和中等的~(206)Pb/~(204)Pb(18.642~18.700)、~(207)Pb/~(204)Pb比值(15.634~15.650);V组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16081~0.718581)和最低的~(206)Pb/~(204)Pb(18.504~18.638)、~(207)Pb/~(204)Pb比值(15.572~15.614)。利用该差异可有效判别山药的原产地,产地判别准确率达到94.1%。本研究丰富了农产品原产地溯源判别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电子束对锯谷盗幼虫和成虫的辐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控制锯谷盗对烟草及其他仓储物的危害。[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锯谷盗幼虫、成虫进行辐照处理,研究其辐照效应。[结果]锯谷盗的幼虫、成虫对电子柬辐照的敏感性依次降低。幼虫和成虫经辐照后21d的半致死剂量加。分别为67.6和104.2Gy。幼虫经300Gy剂量辐照后可以完全阻止其发育为成虫,并且在35d内全部死亡;成虫经300Gy剂量辐照后则需49d才能全部死亡,但不能产生下一代成虫。[结论]300Gy剂量可以作为电子束辐照防治锯谷盗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19.
机井是我国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灌溉设施,迄今机井数量已达240多万眼,其中井深小于50m的浅机井就有200余万眼。井灌总面积达1.7亿亩,其中浅机井灌溉面积为1.5亿亩,井灌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国机井建设始于60年代,70年代是大发展时期,此后主要是更新打井,每年约15万眼。由于大部分机井是70年代所打,机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利用国外小麦Puroindoline优异变异类型,以从乌克兰、俄罗斯、西班牙等4个国家搜集的81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KCS)、分子标记技术及DNA测序技术,对其硬度表型、Puroindoline不同变异类型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中硬质麦比例较高,为92.6%,软质麦比例较低,仅为7.4%,且没有发现混合型小麦,SKCS硬度指数范围较宽,为25~86。硬质麦的Puroindoline基因型检测中,共检测到Pina-D1b、Pinb-D1b、Pinb-D1c和Pinb-D1d 4种类型,其中Pinb-D1b所占比例较高,占58.7%,Pina-D1b和Pinb-D1c则分别为28.0%和12.0%,而PinbD1d类型所占比例极低,仅为1.3%。Puroindoline不同等位变异类型的籽粒硬度大小也存在差异,其中Pina-D1b突变型的硬度值最高,野生型最低,且Pina-D1b与Pinb-D1c两种硬质类型的籽粒硬度呈显著性差异,而Pinb-D1b、Pinb-D1c与Pinb-D1d之间的籽粒硬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