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塔什库尔干、多浪渠首、木扎提河、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5个群体共计114尾塔里木裂腹鱼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7对引物在5个群体中共扩增出34个条带,扩增片段在105~370 bp。计算群体间遗传距离发现,玉龙喀什河群体(Y)与塔什库尔干群体(T)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与喀拉喀什河群体(K)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聚类树明显分为2支。塔里木裂腹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内遗传变异为87.84%,群体间遗传变异为12.16%。整个种群[WTBX]F统计数Φst为0.121 61(P<0.01),[WTBZ]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且塔什库尔干群体遗传多样度最高。  相似文献   
22.
在鲤科鱼类中雅罗鱼亚科鱼类起源较早,形态差异显著。迄今为止,有关雅罗鱼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以新疆分布的雅罗鱼亚科鱼类为对象,采用线粒体DNA中的cyt b基因序列,用贝叶斯联合模型分析数据,重建了雅罗鱼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结合鲤亚科和裂腹鱼亚科,用松散分子钟估算了雅罗鱼亚科属间的分歧时间。结果显示:丁鱥属(Tinca)处于系统发育树的基部,新疆雅罗鱼亚科鱼类中丁鱥属(36Ma)和鱥属(Phoxinus)(29Ma)的起源于渐新世,而欧鳊属(Abramis)(20Ma)、拟鲤属(Rutilus)(18Ma)、雅罗鱼属(Leuciscus)(13Ma)起源于中新世。  相似文献   
23.
24.
为了解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分析了库玛拉克河(KMLK)、木扎提河(MZT)、塔什库尔干河(TSKEG)、喀拉喀什河(KLKS)、玉龙喀什河(YLKS)、克孜勒苏河(KZLS)、车尔臣河(CEC)7个群体共143个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变异个体,获得了39个单倍型。其中,CEC群体与其他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无共享单倍性。群体间遗传差异的分子变异分析表明,在所有群体中大多数的变异来源于群体间;而排除CEC群体后,大多数变异则来源于群体内(81.01%),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小(16.68%)。塔里木裂腹鱼不同群体间的基因流(Nm)为0.0464~18.2786,CEC与其余群体间的基因流均小于1。贝叶斯法(BI)构建BI树和单倍型网络图结构一致,塔里木裂腹鱼形成了2个分支。2个分支的最近共同祖先约在2.7 Ma前。单倍型间的歧点分布具有明确的双峰,表明2.7 Ma前罗布泊的干枯或盐化事件使2个分支间产生了地理隔离,后因塔里木盆地冷湿气候的影响罗布泊水面恢复,现今的分布是先前分化居群的二次联系。种群结构分析结果均支持塔里木裂腹鱼已分化出2个明显分化的地理种群的观点,即塔里木河(TLM)种群和CEC种群。TLM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0.939±0.008)和核苷酸多态性(0.0125±0.0017),而CEC种群的单倍型多态性高(H)(0.903±0.025),核苷酸多态性低(Pi)(0.0051±0.0012)。建议对以上2个种群分开管理,TLM种群为优先保护单元。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中国鱚(Sillago sinica)形态参数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107尾舟山近海分布的中国鱚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质量(X0)和11个形态性状:吻长(X1)、头长(X2)、体长(X3)、全长(X4)、尾柄长(X5)、尾柄高(X6)、体厚(X7)、眼径(X8)、眼间隔(X9)、眼后头长(X10)、体高(X11),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测定的形态指标和体质量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剔除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形态指标后,分别设置与体质量显著线性相关的体长和尾柄高为自变量、并将体质量设为因变量,构建了最优多元线性方程为Y=-87.734+6.174X3+24.398X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体质...  相似文献   
26.
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和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biddulphi)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通过序列测定得到624bp的基因片段,无碱基的插入和缺失,A、T、G、C碱基中G含量最低,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它鱼类COI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2个种间共检测到38处核苷酸替换,其中35处碱基转换,3处碱基颠换,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密码子第3位点上的同义替换。在编码的208个氨基酸中,仅发生2处氨基酸替代,替代率为0.96%。采用Kimura-2法计算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6,以鲤作外群构建NJ系统树,扁吻鱼和塔里木裂腹鱼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新疆裸重唇鱼、斑重唇鱼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27.
为了开展龙头鱼遗传多样性和近缘物种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建立龙头鱼的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PCR反应体系,拟筛选龙头鱼ISSR-PCR多态性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参考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公布的100条ISSR引物,采用温度梯度PCR的方法,得到适用于龙头鱼基因组DNA扩增的12条ISSR分子标记引物,分别为811、834、836、840、841、842、844、853、873、880、881、899。12条引物中,最高退火温度为58.9℃,最低退火温度为47℃,两者间的差异达到了11.9℃。12条引物的变异系数为7.71%,相关系数为0.23。结果表明,龙头鱼ISSR多态性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与理论退火温度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同一种引物的退火温度在不同物种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通过温度梯度试验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8.
29.
新疆几种裂腹鱼类系统发育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分布于新疆的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4属7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712bp序列.结果表明:Cytb基因片段的T,C,A和G碱基组成平均为30.1%,27.4%,25.6%和16.9%,共出现201个变异位点,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62个,序列变异度为22.8%,转换/颠换为1...  相似文献   
30.
采用AFLP技术对喀拉喀什河、塔什库尔干河、阿克苏河多浪渠首、木扎提河4个群体共80尾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 Günther)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共扩增得到21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1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6.51%。4个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16 9-0.544 3,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13 9-0.376 2,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78 1-0.250 2。塔什库尔干河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它三个群体。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总遗传变异85.17%来自群体内差异,而14.83%来自群体间差异,表明塔里木裂腹鱼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但群体间已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用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系统进化树显示,多浪渠首群体和木扎提河群体首先聚类,然后依次与塔什库尔干河群体、喀拉喀什河群体聚类,这一方面与地理位置有关,另一方面与河流的自然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