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旨在克隆到猫ω干扰素和γ干扰素(FeIFN-ω和FeIFN-γ)基因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并进行可溶性原核表达和简化纯化工艺,为后期作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根据GenBank登录的FeIFN-ω和FeIFN-γ基因序列,对其编码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引物用于克隆不包含信号肽的成熟蛋白基因序...  相似文献   
42.
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中β-EP、CGRP、NPY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中β-endorphin,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变化规律和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其的调节作用以及对脾虚证病理过程的保护机制,应用利血平复制出脾虚证大鼠模型,以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捡测了血浆β-EP、CGRP和NPY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β-EP、CGRP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NPY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接近对照组水平。提示脾虚证的病理变化过程与β-EP、CGRP、NPY等神经肽类的失衡有一定的相关性,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浆内β-EP、CGRP和NPY含量变化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推测这也许是四君子汤健脾益气能够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试验旨在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阿司匹林和丁香酚的靶点、基因富集和通路来推测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防治犬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首先从DrugBank数据库检索阿司匹林、丁香酚获得其作用靶点,进而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再将其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物种选择犬,得到作用于犬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最后将作用于犬的靶点上传至DAVID数据库,物种选择犬,筛选出错误率0.01的基因富集和KEGG通路,从而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用以推测AEE防治犬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通过检索分析可知,阿司匹林和丁香酚已知的相应靶点有15个,其中8个靶点可作用于犬,关键靶点涉及TP53基因、NF-κB、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素G/H合成酶1;基因功能富集(GO)条目4个,其中分子功能2个,涉及甾体结合和转录因子活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生物过程2个,涉及到DNA转录模板和DNA模板转录的正向调节;KEGG通路2条,涉及前列腺癌和癌症信号通路。综上所述,推测AEE可能通过调控TP53基因、NF-κB、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素G/H合成酶1等靶点,基因功能富集于DNA转录模板、甾体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DNA模板转录的正向调控,通过前列腺癌及其他癌症信号通路来治疗犬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44.
12种中草药对8种畜禽肠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平板打孔法和改良的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了12种中草药水提物对8种畜禽肠道病原菌的抑菌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12种中草药水提物对8种供试菌既有不同的抑菌谱,又有不同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的大小与MIC值存在一定的平行关系.其中,对8种畜禽肠道病原菌(大肠杆菌O2、O139、O8、O78、鸡白痢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抑菌直径最大的分别为黄芩、乌梅、黄芩、艾叶、乌梅、黄芩、乌梅、乌梅;对上述8种病原菌抑菌效果最好(MIC最小)的分别为五倍子和诃子;五倍子;五倍子和黄芩;石榴皮、五倍子、黄芩、黄连和艾叶;黄芩和黄连;黄芩;石榴皮和五倍子;五倍子和黄芩.  相似文献   
45.
为了评价FGM发酵黄芪液的安全性,本实验用FGM菌发酵黄芪液及其发酵菌株FGM菌悬液经口灌胃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分为FGM活菌组(FGM)、FGM发酵液组(FAL)、阴性对照组(NG),分别连续灌胃3 d,每天2次,7 d后处死小鼠,解剖观察。结果显示,试验各组小鼠无中毒反应和死亡。依据小鼠一般体征评价,各组试验小鼠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可判定为Ⅰ级。解剖小鼠后,脏器未发现病变;FGM组、FAL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脏器指数、血液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切片显微观察,各组小鼠无明显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FGM菌株及其发酵黄芪液饲喂小鼠,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6.
47.
石榴皮等中药水提物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合成及半合成抗菌素的增多和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断增加,而且开发费用昂贵。因此,从中药材中寻找开发纯天然抗菌素是一条可行途径。兽医界也有很多用中药治疗畜禽疾病或抑菌试验报道。国内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主要以单味药为主,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数是以定性试验为主。水煎剂是中药传统剂型,单昧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研究以水煎剂居多。该试验选用12种常见中草药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禽沙门氏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旨在筛选抑菌活性强的中草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及研制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骆驼蓬子、常山、狼毒3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制猪附红细胞体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高剂量组(4000μg·mL-1,2000μg·mL-1)5min后均可完全使附红细胞体从红细胞上脱落,红细胞感染率均为0;中剂量组(1000μg·mL-1)5min后可以使部分附红细胞体脱落,红细胞感染率为15%~30%;低剂量组(500μg·mL-1)无明显药效作用,5min后红细胞感染率仍为70%~85%;而对照组红细胞感染率为90%以上.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对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中高剂量组较敏感,低剂量组不敏感.  相似文献   
49.
布氏杆菌是人畜共患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分析了新研制的全血平板凝集抗原在田间试验的结果。以标准布氏杆菌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为对照,经3,000多只羊的检疫,全血平板凝集抗原的检出率为最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50.
采用RT-PCR方法,从口蹄疫病毒中扩增出长约600 bp的核苷酸片段.纯化后与载体pMD18-Tsimple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及DNA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片段为口蹄疫病毒L基因.将质粒pMD18-L与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用BamHⅠ+XhoLⅠ双酶切,将所获目的基因与带有酶切位点的载体连接,经酶切、PCR鉴定及DNA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EGFP-L构建成功.将转染的BHK-21细胞,经荧光鉴定和RT-PCR检测,证实L基因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