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8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鸭肝炎病毒地方株VP1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湖北某发病鸭场分离到一株鸭肝炎病毒DHV/HB98,通过RT-PCR方法扩增该毒株的VPI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DHV/HB98株的基因组序列与已发表的DHV-1 E53和ZJ的结构基因VP1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6%和98.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3%和98.7%,分析DHV/HB98与发表的变异株90D和04G核苷酸同源性为65.4%和66.7%,氨基酸同源性为69.5%和74.8%.推断该毒株属于DHV-1,与变异株是不同的血清型;DHV/HB98与DHV-1 ZJ具有相近的遗传关系,推断DHV/HB98也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52.
应用逆转录套式PCR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禽流感病毒NP基因 ,设计并合成一对外引物和一对内引物 ,建立并优化了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的逆转录套式PCR法 ,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证明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能够用于检测所有的禽流感病毒核酸 ,最低能检测出 0 2pg的AIVRNA ;临床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应用于规模化鸡场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 ,淘汰带毒或隐性感染鸡群  相似文献   
53.
根据NDV、IBV二种病毒混合毒种的最适稀释比例,将混合毒种接种9~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简称同胚培养),使接种鸡胚96h二种病毒毒价同时达到高峰,0.1ml尿囊液含:NDV≥10~8EID_(50)、IBV≥10_7EID_(50).收获同胚培养的胚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用三批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免疫后4周二联疫苗的有效抗体分别为:ND血凝抑制抗体(HI)≥1:16、IB中和抗体(VNT)≥1:8,抗体持续时间可达16周;攻毒保护率分别为:ND 8/8、IB 6/8以上,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旱稻中旱一号和中旱三号的优良特性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旱(陆)稻是由水稻演变适应旱地或干旱生态环境下生长的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55.
戊二醛对伪狂犬病毒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杀灭试验及对猪、鸡的安全试验徐涤平,方雨玲,杨峻,邵华斌,杨宜生(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熊贤涛(湖北省兽药监察所,武汉430064)戊二醛(Glutaraldehyde,pentandial)为醛类...  相似文献   
56.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新香优5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香优53系广西象州县水稻研究所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新香A不育系与自选的新恢复系95-53配组育成的优质新组合.该组合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于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7.
本试验按4×4的“格子方”设计,分析了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解舒率,解舒丝长、茧丝量、纤度、净度等九个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妇成,估算了8个蚕品种在这九项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16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并且估算了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狭义遺传力、平均显性度等遗传参数。试验结果,各性状广义遗传力的大小顺次为: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茧丝量、解舒率、解舒丝长、纤度、净度;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次为:茧层率、全茧量、茧层量、解舒率、茧丝长、解舒丝长、纤度、茧丝量、净度。  相似文献   
58.
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感染鸡胚尿液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禽A型)接种固体培养基收获菌液,经灭活后制备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应用该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和60日龄以上的青年鸡;18日龄雏鸡免疫量为每只0.25mL,免疫后2周可测到ND抗体HI≥1∶16,3周攻毒ND保护率为100%;90~120日龄鸡免疫量为每只1mL,免疫3周攻毒,禽霍乱保护率为87.5%~100%.安全性试验表明,18日龄雏鸡注射0.5mL、120日龄鸡注射2mL疫苗,观察14天,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9.
应用MGB荧光RT-PCR技术对猪瘟病毒野毒株进行实时定量检测,以实现对猪瘟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鉴别诊断。以猪瘟病毒5’端非编码区为扩增靶区,通过鉴别诊断位点的筛选、引物、探针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瘟病毒野毒株荧光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拷贝/反应或3.0 TCID50/反应;对猪瘟病毒野毒株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对猪瘟病毒疫苗株和其他猪源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515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RT-nPCR测序法的检测符合率为98.3%;猪瘟病毒人工感染猪实验结果表明,猪瘟野毒感染猪发病前2-4天即可被检测出阳性,疫苗免疫株检测结果始终为阴性。  相似文献   
60.
以14C标记碳酸钡(Ba14CO3)为起始物,采用4步反应合成14C-1,2,4-三唑,总强度为5.813 1 mci,比强为15.53 μci/mg, 纯度大于99%,放化收率84.21%。在此基础上,参照文献报道的有关腈菌唑合成的方法,以4-氯苯乙腈为原料,经取代、缩合等3步反应合成了14C-腈菌唑,其总强度为0.556 6 mci,比强为2.53 μci/mg,纯度大于96%,放化收率85.4%。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腈菌唑在2~3叶期小麦幼苗上的吸收、分布和传导。结果表明,根部给药后6~120 h,小麦根部放射性物质分布比例由59.88%下降为 24.87%;在幼苗茎基部和叶片中,放射性物质分布比例分别由14.18%、1.19%上升为 19.47%和33.75%;14C-腈菌唑被小麦幼苗吸收后向顶传导的速度很快,在叶片中的分布和积累与根部给药时间呈正相关,放射强度由2.94×10-6 μci上升为322.72×10-6 μci。放射性自显影表明,根部给药后120 h,14C-腈菌唑可以内吸传导到整个小麦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