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4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 L.)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之一,国产白肋烟种植品种单一以及产量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混合型卷烟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选用8个国内主栽白肋烟品种在湖北省恩施市进行大田试验,比较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能力、烟叶品质及经济产量等差异,旨在评价筛选出在恩施烟区适宜栽种的白肋烟品种。综合比较后认为,鄂烟209表现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产量、产值相比对照分别高出5.14%、2.80%,可作为当地备选推广品种;鄂烟211、云白1号、云白2号、川白1号与对照的综合表现相当;达白1号与达白2号综合表现差,不适宜在当地栽种。  相似文献   
72.
覆膜与不覆膜玉米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与不覆膜玉米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需要合理确定,并不一定施肥就能得到较高的增产量和增产率,合理施肥才能提高化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3.
在陕西省乾县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对乾县奶牛产业化运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及主要发展瓶颈,提出建立合作组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措施,从而促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4.
选择20日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60头,按照体质量相近、性别比例一致的原则分为4个组,试验期为30 d。研究结果表明,饲喂pH值分别为3.0,4.0,5.0的酸化日粮2,3和4组的末质量和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使用醋酸处理日粮后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质量(2,3,4组)分别提高了22.22%,30.41%,16.08%(P<0.05);2,3,4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使用醋酸处理日粮后断奶仔猪的发病率(2,3,4组)分别降低了300.00%,699.55%,166.65%(P<0.05)。说明使用醋酸处理断奶仔猪日粮,将pH值调为3.04.0时,对提高日增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为降低茄芯烟叶中木质素含量、改善烟叶品质,从烟叶提取液中筛选出一株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其中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达到19.03 U/L,锰过氧化物酶活性达到4.35 U/L。使用该菌株进行茄芯烟叶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接种量7%、发酵温度37℃、起始含水量25%、发酵时间6 d。在此最佳条件下,茄芯烟叶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3.02%,且发酵后中性香气总量较发酵前提高了30.22%。  相似文献   
76.
以雪茄CX-014烟叶为原料,研究了营养剂和接种地衣芽孢杆菌对雪茄香气生成效率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优化得到营养剂配方为3.0%葡萄糖、0.6%谷氨酸、0.6%磷酸氢二铵。添加营养剂(试验组)发酵7 d的香气物质总含量达到635.2μg/g,较自然发酵提高了16.4%;类胡萝卜素转化产物、苯丙氨酸转化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分别较自然发酵提高了38.2%、159.6%和75.9%。基于试验组接种地衣芽孢杆菌(2×108CFU/g,优化组)发酵7 d,与试验组相比,其香气物质总含量为791.6μg/g,提高了24.6%;类胡萝卜素转化产物含量为63.3μg/g,提高了45.9%;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为25.2μg/g,提高了27.9%。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雪茄烟叶自然晾制过程中青色斑点(简称"青斑")形成的生理机制及代谢差异,提高茄衣烟叶外观品质,改进晾制技术,以雪茄烟‘楚雪10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烟叶"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的代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青斑"部位叶绿素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部位,大量未分解的叶绿素和绿原酸在晾制末期沉积是"青斑"形成的生理基础;"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间,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具有显著差异;绿原酸和二氢玉米素可作为"青斑"形成过程的化学标记物,晾制过程中可检测其含量高低来监测是否会出现"青斑";烟叶变黄期晾房湿度骤降且波动过大,可能是形成"青斑"的外部环境因素,建议采用湿度可控晾房晾制并适当提高变黄期湿度。  相似文献   
78.
以CX-014雪茄茄衣晾制结束后的烟叶为材料,对其进行微生物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出了一株产酶丰富且酶活均处于中高水平的菌株H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探究了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添加外源苯丙氨酸和葡萄糖对该菌株降解烟叶中大分子物质、增加雪茄烟叶香气成分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H1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在添加外源营养物的条件下经菌株H1发酵后的雪茄烟叶中果胶降解率达到34.93%,淀粉、木质素、蛋白质和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的含量也明显降低;当接菌量为2.4×107 CFU/g,并添加0.25%苯丙氨酸和0.5%葡萄糖的外源物质的情况下,雪茄烟叶在37℃下发酵6 d后,烟叶中新增了异佛尔酮和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等香气物质,且β-大马酮、2-仲-丁基环戊酮等的含量明显增多,香气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菌株H1的产香发酵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可以在工业生产中推广,以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