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2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瘤胃投饲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牛微生物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选择安装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瘤胃投饲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牛微生物氨基酸的影响,投饲蛋氨酸添加剂分别为0( 组)、DL-Met( 组)、动物油包被Met( 组)和吸附MHA( 组)。试验结果表明, 组不仅显著提高瘤胃液中微生物(LAM)中Phe和Met的含量(P<0.05),降低Asp含量(P<0.05),而且显著提高瘤胃食糜中微生物(SAM)Leu和Ile的含量(P<0.05); 组显著提高LAM中Phe和Met的含量(P<0.05),降低SAM中Ile的含量(P<0.05)。 组和 组显著提高十二指肠微生物Ile、Leu、Phe和Met的流通量(P<0.05)。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意大利蜜蜂春繁阶段群势和幼虫虫体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春繁开始时选用本地意大利蜜蜂25群(群内无花粉贮备),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添加了不同水平维生素A的试验日粮,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0、5 000、10 000、15 000、20 000 IU•kg-1,并测定各组蜂群群势及幼虫抗氧化活性。【结果】春繁阶段饲粮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意大利蜜蜂群势及取食量有显著影响。在试验期末,维生素A水平为10 000 IU•kg-1组群势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饲喂维生素A水平为10 000和15 000 IU•kg-1饲料时5日龄幼虫虫体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除维生素A水平为15 000 IU•kg-1组外,10 000 IU•kg-1组工蜂初生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它试验组(P<0.05)。【结论】意大利蜜蜂春繁阶段适宜的维生素A添加水平(10 000—15 000 IU•kg-1)有利于蜂群群势的增长和抗氧化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3.
瘤胃尼龙袋法是测定营养物质在反刍动物瘤胃降解率的常规方法,其简单、快速,但也存在着许多限制性因素。本文就尼龙袋法测定营养物质在反刍动物瘤胃降解率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
35.
通过引种栽培试验,测定了鲁中山区自然环境条件下,冬牧70黑麦草Lolium perenne在不同播种期的生产性能综合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草适宜在鲁中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以综合生产性能衡量,9月下旬播种较为适宜;冬前供应青草,可在8月中下旬种植;如用于生产精饲料或用于留种,也可推迟到10月中下旬播种.  相似文献   
36.
益生素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肠道pH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素和低聚木糖对断奶仔猪肠道pH及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将240头平均体重6.83kg的21±2日龄PIC杂交断奶仔猪分为4个处理.试验Ⅰ组(正对照组,含有较多的鱼粉和乳清粉)、试验Ⅱ组(负对照组,含有较多的豆粕)、试验Ⅲ组(负对照+益生素0.035%)和试验Ⅳ组(负对照+低聚木糖0.002%)。试验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相比.日粮中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的pH(p〈0.05),能显著提高仔猪空肠绒毛长度(p〈0.05),对仔猪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长度影响不明显;日粮中添加益生素能显著缩短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添加低聚木糖有缩短仔猪回肠隐窝深度的趋势:仔猪日粮添加益生素和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绒腺比(p〈0.05),对仔猪回肠绒腺比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7.
选用7月龄,190kg“利鲁”杂交一代小牛18头,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小牛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2%(试验1组)和4%(试验2纽)的复方健牌散添加剂饲喂至10月龄屠宰,其中,试验2组的日粮中不含有常规微量元素添加剂。通过本试验,研究复方健脾散对小牛的促生长作用;对小牛胃肠道非蛋白酶(瘤胃纤维素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和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对肉牛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复方健脾散对小牛的促生长不显著(P〉0.05);可以显著提高小牛十二指肠的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活性(P〈0.05),但对瘤胃纤维素酶、胰淀粉酶、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2%复方健脾散添加水平可显著降低肉牛血清中MDA含量和显著提高T—SOD活力(P〈0.05);但4%复方健脾散添加水平明显提高GSH—Px活力(P〈0.05)。  相似文献   
38.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剂量玉米赤霉烯酮(ZEA)对育成期蛋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同时评价改性蒙脱石吸附剂(Calibrin-A,CA)的脱毒效果。选取70日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15%的CA,试验2组用自然霉变的玉米蛋白质粉代替基础饲粮中的玉米蛋白质粉,并通过纯ZEA调整饲粮毒素水平(ZEA=0.4 mg/kg),试验3组在试验2组的基础上添加0.15%的CA。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低剂量ZEA和CA对育成期蛋鸡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2)低剂量ZEA显著提高育成期蛋鸡试验第25天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尿酸的浓度(P0.05),添加CA能显著降低其血清中LDL、胆固醇和尿酸的浓度(P0.05)。3)低剂量ZEA显著降低育成期蛋鸡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第25天和第47天)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第47天)活性(P0.05),显著升高血清中丙二醛(M DA)(第25天和第47天)含量(P0.05);与低剂量ZEA组相比,添加CA显著升高育成期蛋鸡血清中GSH-Px(第47天)和T-SOD(第47天)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M DA(第25天和第47天)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0.4 mg/kg的ZEA没有影响育成期蛋鸡的生长性能,但显著影响其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ZEA组添加CA对血清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9.
植物多糖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畜牧养殖业中,具有促生长、免疫增强、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畜产品品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植物多糖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此领域开展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试验旨在研究自然霉变玉米和玉米蛋白粉(M)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酶水平的影响.选用28日龄平均体重(9.59±0.79)kg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50% M组和100% M组分别用自然霉变玉米和玉米蛋白粉替代基础日粮中50%和100%优质的玉米及玉米蛋白粉.预试期7 d,正试期15 d.结果表明:①随着自然霉变玉米和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的增加,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 <0.05),其中,50% M、100% M组仔猪ADG显著降低,100% M组ADFI显著降低(P <0.05).②随着自然霉变玉米和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的增加,仔猪日粮总能(GE)、有机物(OM)、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 <0.05).③随着自然霉变玉米和玉米蛋白粉替代比例的增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水平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 <0.05),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呈线性或二次曲线升高(P <0.05),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呈先降后升的二次曲线变化(P <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自然霉变玉米和玉米蛋白粉可降低仔猪生长性能,降低日粮总能、有机物、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机体血清酶的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