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71.
为建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灭活快速检验方法,从ISKNV感染CPB细胞系转录谱筛选并经q RT-PCR验证表达量最高的病毒ORF099基因作为快速检测靶基因。以质粒p MDORF099为标准品,采用q PCR方法绘制了CT值与质粒拷贝数的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CT=–3.42lgx+39.455,最低检测限为3拷贝/μL,结果显示组间和组内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重复性。将ISKNV病毒悬液10倍稀释成100~103拷贝/m L,分别取1 m L病毒稀释液接种CPB细胞,在第7、9和11天提取细胞总RNA,经基因组DNA去除试剂盒去除残留DNA后采用qRT-PCR方法检测ORF099基因转录本,结果显示在第7天即可从接种1个拷贝病毒的细胞中检测出ISKNV ORF099转录本。将3个浓度梯度(0.05%、0.1%、0.2%)的甲醛灭活ISKNV制备的模拟样品以及实验室制备的3批次ISKNV细胞灭活疫苗样品接种CPB细胞9 d,采用上述快速检验方法进行检测。0.05%、0.1%甲醛灭活模拟样品可检测到ISKNV ORF099基因转录本,其他样品均未检测到。而细胞盲传实验显示,0.1%终浓度甲醛灭活ISKNV接种细胞盲传3代未出现CPE,鱼体安全实验显示接种鱼体后无临床发病症状和实验鱼死亡,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病毒灭活快速检验方法比细胞盲传法和鱼体安全实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耗时短、检测效率高等优点,对提高ISKNV灭活疫苗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2.
本试验以消毒后的西番莲枝条切段为材料,通过水培和沙基扦插,获得无病西番莲苗,当年移栽当年开花结果,没有观察到根腐病、疫霉病、炭疽病和花叶病等病害发生;第二年的果园中发现少量病害,但为害程度轻。文中还简要介绍了西番莲无病苗栽培管理及技术措施,并对预防和减少西番莲果园病害发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73.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田规划信息获取的实时性与准确性,结合当前数据分析功能强大的云计算技术,对农田规划区域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理解农田规划的布局设计特征,建立区域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控制框架与理论结构模型,对采集系统的软件控制流程与硬件设施配置逐步选型优化,得到较为完善的农田规划区域信息采集系统。基于云计算设计理念输入不同的农田周边环境变化数据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信息采集方法相比,云计算环境下的区域信息采集系统准确率可由91.8%提升到96.3%,且平均准确率可提升3.9%左右,验证了该采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4.
为探究遵义市朝天椒的健康风险及其吸收累积风险元素镉(Cd)的差异,采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了3类朝天椒(按形状分为指型、锥型与圆型)果实重金属镉(Cd)、砷(As)、铅(Pb)、铜(Cu)、锌(Zn)的健康风险,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3类朝天椒对Cd的吸收累积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研究区3类朝天椒仅存在Cd超标现象,指型朝天椒、锥型朝天椒与圆型朝天椒的果实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biological enrichment factor,BCF)分别为0.35、0.25、0.15。食用圆型朝天椒危害指数最低,食用指型朝天椒危害指数最高,健康风险主要来源于Cd。盆栽试验的3类朝天椒果实Cd含量表现为:指型朝天椒>锥型朝天椒>圆型朝天椒,前两者果实Cd含量超标(>0.1 mg·kg-1),而圆型朝天椒果实Cd含量未超标;圆型朝天椒对土壤Cd的富集系数及其茎向果实的Cd转运系数(transport factor, TF) TF果/茎和叶向果实的Cd转运系数(TF果/叶)均显著低于指型朝天椒。指型朝天椒与圆型朝天椒的根向...  相似文献   
275.
为探讨大口黑鲈蛙病毒(LMBV)的分子流行规律及在感染后的组织病理变化,实验对2019—2021年采集的723份患病大口黑鲈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结果显示,LMBV的阳性率为63.62%,挑选阳性样品接种鳜脑细胞(Chinese perch brain cells,CPB),共获得93株LMBV。通过对分离株MCP、ATP酶、DNA聚合酶和甲基转移酶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发现上述基因在LMBV分离株中均保守,其中MCP、ATP酶基因一致性均为100.0%、甲基转移酶基因一致性为99.7%~100.0%、DNA聚合酶基因一致性为99.8%~100.0%。选取1株LMBV毒株感染健康大口黑鲈,采用qPCR方法对不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口黑鲈蛙病毒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胃、肠和脑等组织中均有分布,人工感染LMBV后的前5天病毒载量逐步升高;感染后第5天,心脏中病毒载量最高(9.5×105个/mg拷贝),脑组织中病毒载量最低(2.9×102个/mg拷贝)。组织病理结果表明,LMBV可导致大口黑鲈多种组...  相似文献   
276.
277.
[目的]揭示土壤动物在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深入认识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物-土壤系统养分的循环过程。[方法]采用凋落物袋法,以贵州中部地区喀斯特森林优势木本和草本植物凋落物(白茅、圆果化香树和翅荚香槐)为研究对象,进行持续1年的原位分解,通过排序分析、随机森林模型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体型土壤动物群落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间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差异显著,草本植物凋落物白茅质量损失率最高,木本植物凋落物翅荚香槐损失率最低。一定范围内,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碳氮比成反比。土壤动物平均增加了24.89%的凋落物分解,中小型土壤动物作用(15.34%)大于大型土壤动物作用(9.55%);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贡献率在分解前期较后期大。从凋落物袋中共捕获土壤动物13 733头,分属21个类群,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随机森林模型结果显示,前气门亚目、长角(虫兆)目、短角(虫兆)目、伪蝎目、中气门亚目、蚁甲科在凋落物分解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结论]除草本植物外,黔中喀斯特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与碳氮比成反比。土壤动物在凋落物的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在分解前期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