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768羽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分8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肉仔鸡(公母各半)。6个处理分别为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0和1000IU/kg处理组,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木聚糖酶0,500,1000和1500IU/kg处理组。试验采用4层立体网上养殖(使用上面3层),饲养周期为1~6周龄(前期和中期)。研究玉米和小麦基础日粮中单独使用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1000IU/kg的木聚糖酶对肉仔鸡前期和后期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改善的趋势;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提高了肉仔鸡的采食量,改善了肉仔鸡的饲料转化效率(P<0.05);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3个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之间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同样对肠道食糜黏度无影响,提示在本研究条件下500IU/kg木聚糖酶能满足分解木聚糖的需要;尽管小麦-玉米-豆粕型添加木聚糖酶改善了动物生产性能,但仍显著低于玉米-豆粕型日粮,提示在生产实践中单独添加一种酶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饲用贝乳粉,系引进日本先进的饲料配方技术,采用植物胚芽、瓜果籽实、海藻等多种纯天然植物资源,经破壁、喷雾乳化、灭活等先进工艺,遵照质量标准及加工控制程序精制而成。该产品主要出口日本,且需求量不断上升。近两年来,国内的饲养试验表明,在仔猪、母猪和生长育肥猪上均能取得非常显著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骨骼畸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令养禽业者非常头疼,在减少骨骼畸形的发病率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本文将禽的骨骼畸形分为非传染性和传染性进行综述。这些畸形若能得到正确及时处理均可控制,这将减少养禽业的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棉籽饼粕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籽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同时也含有对畜禽有毒害作用的游离棉酚。研究适宜的脱毒方法脱除或钝化棉籽饼粕中的游离棉酚,使之变成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对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和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棉酚的结构、中毒症状谈起,综述了目前棉籽饼粕主要脱毒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过去20年里关于母猪营养的研究进展较快,基于因子和机理上的研究及通过模型整合经验数据来模拟需要的成果较多,当今已经认识到了根据母猪的基因型和生产水平配制日粮的重要性。本文综述了后备母猪的实用营养、饲养管理目标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饲料因素对鸡蛋风味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供应日益充裕,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其安全性、营养性及风味等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形成鸡蛋风味的前体物质、影响鸡蛋风味的饲料因素及改善鸡蛋风味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鸡蛋是最好的动物源蛋白之一,其蛋白中的卵黏蛋白(3.5%)对浓蛋白凝胶性、哈夫单位起主要作用,鸡蛋中卵黏蛋白含量及存在形式是影响鸡蛋蛋白品质的主要因素,从而影响鸡蛋的可接受性。本文简要综述了卵黏蛋白的结构组成、理化性质、在浓蛋白液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以及营养调控途径,为调控鸡蛋蛋白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720只2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组(PC)饲喂有效磷为0.36%的正常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饲喂有效磷为0.16%的低磷日粮,其余试验组是在NC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两种植酸酶A或B各125、250、500 U/kg。其中植酸酶A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植酸酶B是从里氏木霉中提取。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PC组比较,NC和B500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添加植酸酶组恢复到PC组水平,各添加植酸酶组料蛋比和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与PC组相比,NC组胫骨灰分、胫骨磷和血浆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种植酸酶组(除B500组外)恢复到PC组水平,B500组血浆磷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各试验组胫骨钙含量和血浆钙含量与P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低磷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2种植酸酶都能够缓解低磷引起的负效应,但2种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不同,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25 U/kg的植酸酶B或250 U/kg的植酸酶A都能满足蛋鸡对无机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猪咬尾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咬尾症是异食癖的一种,异食癖是营养代谢 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综合症, 夏季过后尤其是8~11月份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 于18~80kg猪,尤其是24~40kg(12~14周龄)发病率 最高,发病的母猪较公猪多,据统计,被咬公猪约为 4.6%、母猪约为3.4%。 一、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大,饲槽空间陕小,限饲 与饮水不足,饲养面积每头猪小于1m2,以及同一圈 舍猪只大小强弱悬殊过大等均可诱发咬尾。 2.环境因素天气的异常变化、惊吓、猪乱窜群 等应激和猪舍光照过强也能引发咬尾。 …  相似文献   
20.
蛋氨酸是一种畜禽必需氨基酸,目前有2种蛋氨酸产品,一种是粉状DL-蛋氨酸(DLM),有效含量为99%;另一种是液体的蛋氨酸羟基类似物(MHA-FA),呈深褐色黏液状,有效成分是2-羟基-4-甲基-丁酸(HMB)的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单体、二聚体和多聚体的含量分别为65%、20%、3%)。DLM和HMB的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