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复合肥料对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养分用量条件下,与撒可富复合肥(对照)相比,史丹利普通型复合肥有利于Y两优1号分蘖、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有效穗和干粒重的增加,最终获得较高产量,为12.46 L/hm2,比对照增加3.3%.在减少养分用量20%的条件下,史丹利缓释型复合肥处理产量为12.03t/hm2,与撒可富和普通复合肥处理差异不显著,表明史丹利缓释型复合肥适合当地超级杂交中稻生产,且有节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与水稻耐低锌能力相关的指标,鉴定耐低锌水稻品种,为耐低锌水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及遗传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培方法,在低锌条件下测定来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144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形态、生理性状、种子糙米和精米锌含量,并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水稻耐低锌能力评价.[结果]低锌条件下,水稻各性状平均值均有所下降,与足锌处理相比,各性状均值分别降低7.25%~60.45%,其中地上部鲜重、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系鲜重、叶面积和根系体积下降比例均超过30.00%.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叶长、叶宽、SPAD值、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尖数、根系平均直径、鲜重根冠比和糙米锌含量对苗期水稻耐低锌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水稻品系间耐低锌能力差异明显,共筛选出12份耐低锌材料.其中AUS稻中低锌耐受型品种有AUS 299::IRGC 29087-1、N22、KOTODESHI::IRGC 60982-1、AUS PADDY(RED)::IRGC 44978-1和DV 86::IRGC 8840-1,籼稻中低锌耐受型品种有DALSUNG 41、IRGA 659-1-2-2-2和UPR 191-66,粳稻中低锌耐受型品种有MEJANES 2和ALEXANDROS,其他品种中低锌耐受型品种有油占8号和CY-PRESS::G1-1.[结论]株高、叶长、叶宽、SPAD值、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尖数、根系平均直径、鲜重根冠比和糙米锌含量可作为水稻耐低锌能力的筛选指标.在土壤锌含量低的区域种植水稻时,可增加12份耐低锌材料的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在呼和浩特市主城区采集了4种不同功能绿地(公园绿地、行道绿地、庭院绿地和街边绿地)表层土壤(0~20 cm),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碳氮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土壤碳、氮与物理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呼和浩特主城区4种绿地土壤容重平均值为1.43 g/cm~3,压实严重,总孔隙度和含水量降低。其容重顺序为街边绿地行道绿地庭院绿地公园绿地,总孔隙度和含水量顺序为公园绿地庭院绿地行道绿地街边绿地(p0.05)。公园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5.7 g/kg、63.8 mg/kg、18.8 mg/kg和245.5 mg/kg,显著高于其他绿地(p0.05),顺序为公园绿地庭院绿地行道绿地街边绿地。表层土壤碳、氮与其物理性状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土壤全碳和全氮与土壤水分、总孔隙度、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可为呼和浩特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监控和保证城市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砂培法研究了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真菌在生菜(Lactuca sativa var.crispa)根系的定殖情况及在4种磷水平(常规磷、50%常规磷、25%常规磷、不施磷)下接种印度梨形孢对生菜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能在生菜根系有效定殖,定殖率为72%。常规磷、50%常规磷、25%常规磷水平下,接种印度梨形孢的生菜叶绿素含量(SPAD值)比不接种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23.6%、13.5%、11.3%。同时,接种处理显著增加了生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其中50%常规磷+接种处理与常规磷+不接菌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相当。生菜全磷含量检测结果表明,4种不同供磷水平下,接种印度梨形孢的生菜植株全磷含量分别是不接菌处理的1.25、1.18、1.48、1.71倍。综上,印度梨形孢真菌能提高生菜对磷素的吸收,促进生菜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不同磷水平和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发育、磷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适应性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挖掘利用抗逆基因选育水稻新品种,提高稻田水磷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粳稻(Nipponbare,Nip)、籼稻(Kasalath,Kas)和旱稻502(Upland rice,U502)3种不同基因...  相似文献   
16.
厩肥、化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春小麦在不同肥料处理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厩肥的施用使春小麦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平均增加770kg/hm^2、1240kg/hm^2、4%,使穗粒数平均增加4.2粒。氮磷、氮磷钾化肥的施用使春小麦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穗粒数都有明显增加;厩肥与氮磷化肥配合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面表现为正交互作用,与NPK化肥配合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稻田磷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对水稻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稻田土壤磷形态转化特征的影响及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贡献,该研究以杂交籼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设常规淹灌(Conventional Flooding,CF)、干湿交替(Alternate Wet and Dry irrigation,AWD)2种灌溉模式,以及不施肥(CK)、常规尿素(Ureal,100%PU)、常规尿素减氮20%(80% of Urea,80%PU)、缓控释复合肥减氮20%+生物炭(80% of Control-Released Fertilizer+Biochar,80%CRF+BC)和稳定性复合肥减氮20%+生物碳(80% of Stable Fertilizer+Biochar,80%SF+BC)5种施肥模式,对比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模式下水稻产量、磷吸收效率、稻田土壤磷有效性及土壤磷形态变化特征。1)与CF相比,AWD灌溉模式下80%CRF+BC和80%SF+BC处理水稻产量显著高于100%PU和80%PU处理(P<0.05);2)AWD灌溉显著增加了成熟期80%SF+BC处理水稻穗部磷累积量,且80%CRF+BC与80%SF+BC处理水稻各器官磷累积量、磷吸收效率与磷肥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80%PU处理;3)AWD灌溉显著提高80%CRF+BC和80%SF+BC处理土壤有效磷、无机磷、有机磷含量与磷活化系数,以及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和0~15 cm 土壤中活性有机磷(Moderately Labile Organic Phosphorus,MLOP)、活性有机磷(Labile Organic Phosphorus,LOP)含量,且其含量均显著高于两组尿素处理;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稳态有机磷(Moderately Resistant Organic Phosphorus,MROP)、LOP、MLOP和Al-P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决策因子,O-P(闭蓄态磷)和Ca-P是有效磷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适宜的水肥管理提高MROP、LOP、MLOP含量可能是提高土壤有效磷的潜在有效途径。AWD灌溉模式下,生物炭配施稳定性复合肥/缓控释肥能通过调控土壤磷形态转化和磷素活化提高稻田磷有效性,进而提高水稻磷吸收累积和磷素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可为通过不同水肥管理模式提高水稻磷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同等剂量下(6 g/kg土)海泡石(S)、铁锰矿粉(F)和生物炭(B)及其组合对酸性土壤镉(Cd)、铅(Pb)、砷(As)、锌(Zn)、铁(Fe)、锰(Mn)有效性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同步钝化酸性土壤镉铅砷且对中微量元素锌铁锰有效性影响小的钝化材料组合。结果表明:海泡石、铁锰矿粉、生物炭及其组合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中Cd、Pb和As的有效态含量,组合处理降低了土壤Cd、Pb和As有效性的效果均优于单施处理。3种钝化材料及其组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中Zn的有效态性,3种钝化材料及其大多数组合降低了土壤Fe和Mn有效性。S5F1B0组合同步钝化土壤Cd、Pb和As效率均较高,该处理土壤有效态Cd、有效态Pb、有效态As和有效态Zn含量比CK分别降低了30.9%、84.5%、60.2%和32.5%,有效态Mn含量上升了19.9%。土壤中有效态Cd、Pb、Zn和Mn含量与pH均显著负相关。S5F1B0组合同步钝化复合污染土壤Cd、Pb、As的效率均较高,可适当提高土壤Mn的有效性,应用时需适当补充Zn元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2年田间试验(2017和2018年),探讨了潜在缺锌稻田中叶面喷施螯合态锌肥(氨基酸螯合锌、EDTA螯合锌、黄腐酸螯合锌)和普通硫酸锌对水稻产量、锌含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态锌肥对水稻产量、锌含量及品质提升优于普通硫酸锌,尤其是喷施0.3%黄腐酸螯合锌或0.3%氨基酸螯合锌处理可增加水稻叶片SPAD值和光合作用,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锌肥(CK)相比,水稻增产4.9%和4.7%;与普通硫酸锌(0.3%)处理相比,水稻增产2.1%和2.0%,主要是千粒重和结实率增加。同时,螯合态锌肥对水稻子粒锌含量和品质改善有显著影响。与普通硫酸锌处理(0.3%)相比,喷施0.3%氨基酸螯合锌或0.3%黄腐酸锌精米锌含量分别增加33.7%和29.3%,整精米率分别增加7.8%和6.7%,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29.1%和28.3%。以上结果表明,喷施0.3%氨基酸螯合锌或0.3%黄腐酸螯合锌可在湖北潜江和荆州潜在缺锌稻田中推荐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