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绵Zoarceselontatus斯坦尼氏小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斯氏小体由许多腺泡组成,并呈周期性变化。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生长期、分泌期和萎缩期。小体分泌物含蛋白质、糖蛋白及粘蛋白类物质,不含钙。  相似文献   
12.
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饥饿致死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者观测了全长6.6~177.6 mm的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的饥饿致死时间及饥饿死亡时皮肤和肠的组织学及亚微结构变化。在水温18.0~23.0℃时,这几种鱼苗50%饥饿致死时间为7.3~12.0d,耐饥饿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鲤(10.4~12.0d)>鳙(9.6 d)>草鱼(8.8 d)>鲢(7.3d)。夏花至春片鱼种的50%饥饿致死时间为15~271d。水温与鱼的饥饿致死时间呈负相关。饥饿致死的鲤苗皮肤破裂,指纹状细胞界限不清,排列散乱,粘液细胞小,神经丘萎缩;鲢、鳙鱼苗肠粘膜细胞核和细胞器或肿胀或萎缩或溃解。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牡蛎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精子遗传失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紫外线照射法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子进行不同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精子与正常的太平洋牡蛎的卵进行授精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精子厚度为1mm时,紫外线的最佳照射时间为1min、最佳照射剂量为1500μW/cm^2,受精率为87.74%,早期胚胎成活率为92.97%,单倍体率为96.24%。实验中,在担轮幼虫期利用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单倍体率,并从早期胚胎存活率上观察到“Hertwig”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单对杂交亲本(G♀和G♂)及其F2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中国明对虾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109个引物共产生284个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符合1∶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共234个,符合3∶1孟德尔分离类型的位点50个。利用拟测交理论分别构建中国明对虾雌虾、雄虾的遗传连锁图谱。107个1∶1分离标记分布于雌虾连锁图谱中,包括31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1 406.1 c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18.5 cM;91个1∶1分离标记分布于雄虾连锁图谱中,包括26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1 187.7 c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18.27 cM;利用F2自交模型构建了雌虾和雄虾共同的分子标记,35个3∶1分离标记分布于雌雄共有的连锁图谱中,包括10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432.9 cM,所有标记间的平均间隔为17.3 cM。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绵WeiZoarces elontatus斯坦尼氏小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斯氏小体由许多腺泡组成,并呈周期性变化。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生长期、分泌期和萎缩期。小体分泌物含蛋白质、糖蛋白及粘蛋白类物质,不含钙。  相似文献   
16.
副溶血弧菌对南美白对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自然条件下从患红体病的养殖南美白对虾肝脏内分离出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将该菌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对南美白对虾做感染实验,以探讨副溶血弧菌对南美白对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注射弧菌后南美白对虾死亡率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与半致死剂量呈负相关;虾体肌肉、肝脏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酶活性随弧菌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应激反应;酯酶同工酶(EST)酶带表现出缺失,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并且两种酶在肌肉组织中表达最强。副溶菌弧菌感染后破坏了虾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机能的损坏,防病、抗病能力下降,进一步导致虾体患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5种海水鱼类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脾脏、肾脏细胞或鳃组织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生活在近海沿岸的5种鱼类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绒杜父鱼(Hemitripterus villosus Palla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sn=46=20m 16sm 10t,总臂数NF=82,绵尉(Zoarces elongatus Kner)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48=30m 14sm 4t,总臂数NF=92,短颌小绵尉(Zoarchias microstomu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28=24m 4t,总臂数NF=52,隧Wei(Azuma emmnion)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56=6m 10sm 40t,总臂数NF=72,红狼牙虎鱼(Odontamblyopu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38=20m 18sm,总臂数NF=76。  相似文献   
18.
以岩牡蛎Crassostrea nippona面盘幼虫为材料,对岩牡蛎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为2n=20,染色体的总臂数为NF=40,全部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无端部、亚端部以及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也无异形染色体出现,与大多数巨蛎属牡蛎的染色体核型相似。  相似文献   
19.
药物诱导皱纹盘鲍三倍体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分别用细胞松驰素B、咖啡因、6-二甲基氨基嘌呤处理皱纹盘鲍受精卵抑制第一极体后,分析了对照组和处理组受精卵染色体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受州人18条四分体染色体,经过减Ⅰ和减Ⅱ,放出两个极体,受精卵的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处理组受精卵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出现了特殊的分离类型,即“三极分离”、“联合二级分离”、“独立二极分离”。分析了三种药物抑制第一极体的机理及效果。  相似文献   
20.
湛江等鞭金藻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光学(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湛江等鞭金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湛江等鞭金藻有两条比藻体略长的鞭毛,两鞭毛几乎等长,光滑、无突起和纤毛。藻体表面无鳞片包被。细胞内有一整块怀形色素体,细胞核在怀形色素体中,白糖素1~2个位于细胞中前部。细胞内有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还有由两个椭圆形小体组成的眼点都位于细胞的前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