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比较5种不同驱虫药物对黄鳝体内寄生的隐藏新棘虫的驱虫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将自然感染隐藏新棘虫的黄鳝,随机分为5种不同药物治疗的试验组和不给药物的对照组,根据试验前和试验后7d黄鳝体内寄生的隐藏新棘虫数量变化判断疗效。结果显示,阿苯达唑驱虫效果最好,该试验组中隐藏新棘虫感染率下降比值和平均丰度下降比值最大,且与其他试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2.
基于线粒体COI序列探讨安徽长江流域黄鳝群体遗传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安徽长江流域黄鳝群体遗传结构,采用线粒体COI的DNA条形码序列研究该区6个黄鳝野生群体(当涂、无为、繁昌、贵池、怀宁和望江)遗传分化。180个样本COI片段(665 bp)中共检出52个变异位点(变异率7.8%)、40种单倍型。序列中A、T、G、C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4.7%、28.2%、17.1%、30.0%,A+T含量大于G+C含量。AMOVA分析中,高达68.45%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说明黄鳝群体间已产生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系统进化树显示:6个群体形成两大类群(当涂和繁昌群体为一类群,其余群体为另一类群),分析表明结果与各群体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由NCBI下载合鳃鱼科几个物种的COI同源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黄鳝与同属的山黄鳝聚为一支,并与不同属的合鳃鱼和穴栖蛇胸鳝聚为一支。研究表明,基于COI的DNA条形码序列适于黄鳝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73.
野生与池养麦穗鱼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野生和池养麦穗鱼营养成分的差异,为丰富麦穗鱼的基础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野生和池养麦穗鱼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野生麦穗鱼的水分(79.20%)和灰分含量(1.45%)高于池养麦穗鱼;野生麦穗鱼的粗脂肪含量为2.82%,低于池养麦穗鱼(4.65%);野生和池养麦穗鱼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野生和池养麦穗鱼均含有18种氨基酸,含量分别占鲜重的13.13%和12.55%,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40.21%和40.08%,其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2.73和60.09。根据氨基酸评分(AAS),野生和池养麦穗鱼的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根据化学评分(CS),野生和池养麦穗鱼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野生和池养麦穗鱼均检出14种脂肪酸,野生麦穗鱼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22.81%)显著低于养殖麦穗鱼(25.00%)。野生和池养麦穗鱼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较高,分别为29.12%和29.14%,虽然野生和池养麦穗鱼的PUFA总量无显著差异,但野生麦穗鱼的C18∶2和EPA含量却显著低于池养麦穗鱼。[结论]野生与池养麦穗鱼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4.
为提升草鱼池塘养殖产量和效益,通过调整放养模式,进行免疫生态防控,实行轮捕轮放、投喂高效环保饲料、改造养殖设施等技术综合运用,结果表明:商品鱼销售收入36.00万元/hm2,鱼种销售收入5.85万元/hm2,利润约9.55万元/hm2。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饥饿对鳜和金色鳜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初次摄食期和不可逆生长点(PNR)。对刚出膜仔鱼分别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观察卵黄囊吸收、仔鱼生长以及初次摄食率变化,确定其不可逆生长点。在水温为18~22℃的条件下,鳜和金色鳜仔鱼均于4日龄(出膜后第5天)开始向外界摄食,6日龄卵黄囊吸收殆尽,鳜于6日龄摄食率达到最高峰66%,金色鳜于7日龄摄食率达到最高峰85%,鳜于8日龄抵达PNR期,金色鳜于9日龄抵达PNR期;在饥饿状态下,6日龄鳜和金色鳜仔鱼全长达到最大值5.10 mm,此后略有下降;进入PNR期后仔鱼活动能力显著降低,身体出现扭曲、畸形。  相似文献   
76.
为探索河蟹池塘提质增效生态养殖模式,在集成微孔增氧、水草动态平衡养护、水质调控、螺蛳分期投放等水环境生态营造技术基础上,引入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名优鱼类--沙塘鳢和细鳞斜颌鲴,开展了池塘河蟹-青虾-沙塘鳢-细鳞斜颌鲴生态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7.
分离并鉴定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致病的疑似病原,并筛选有效内服药物。共鉴定出8种细菌,分别为乙酰外杆菌、费氏柠檬酸杆菌、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蜂房哈夫尼亚菌、拟态弧菌、鲁氏耶尔森菌。从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中分离的主要病原菌是柠檬酸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的成员,而不是弧菌。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对上述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为探索江苏丘陵地区黏土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垄作加地膜的栽培技术,对花育16和丰花3号两个花生品种进行了2年共13.3 hm2的示范栽培试验,结果两个品种的花生产量均超过5 250 kg/hm2,与对比试验相比,产量提高了20%~25%,且能明显提高花生商品率,成熟期也提早了3~5 d.据此总结出丘陵黏土地区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是垄作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79.
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的3个扁豆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类蔬菜是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长期食用扁豆等豆类蔬菜,对体弱多病者有很大好处。目前,江苏响水的红镶边绿扁豆和上海南汇区的扁豆生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缺少后续品种的支持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生产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本文就适合江苏和上海等南方地区栽培的扁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以期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80.
适合江苏省栽培的豇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是江苏省栽培面积较大的豆类蔬菜作物之一,在露地与保护地栽培中都有很大面积.目前生产上用于出口和内销的豇豆栽培面积很大,产量很高,但近几年江苏省的豇豆生产陷于停滞不前局面,其中一主要原因为新品种的缺乏和相关栽培技术的研究跟进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