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184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84篇
  38篇
综合类   646篇
农作物   137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305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截干蓄枝式造型的特点:因不纳弯,故枝条粗度可从1厘米至5厘米,最粗的可达10厘米以上。图1为2008年10月剪截的直径1厘米的对节白蜡,经生根粉药液处理后扦插于苗地培育,现洗去泥土裸根拍摄。  相似文献   
72.
天椒14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81为母本,以长羊角椒自交系14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株高97cm,开展度73cm,始花节位为第8~10节,果实羊角形,果长25.92cm,果肩宽3.17cm,果肉厚3.0mm,单果质量52.05g。青熟果深绿色,基部有褶皱,结果集中,连续结果能力强,辣味中等。田间对辣椒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天椒4号。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适宜甘肃及气候条件相似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73.
74.
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蟒河村村民种蔬菜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前期,当时一家一户种植的蔬菜都是自己送市场,交通不便,路途又远,费工费力。遇到市场行情不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蔬菜烂在田里。菜农们为此很伤脑筋,这时赵永宽从外面打工回来,他在苏南打过工,见识广。脑子活,当起了蔬菜经纪人,他把村里一家一户种植的蔬菜收集起来,推向市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七星瓢虫不同虫态对杀虫剂反应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室内条件下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七星瓢虫对抗蚜威、伏杀磷和久效磷的反应一致;与对照药剂久效磷相比:①抗蚜威、伏杀磷处理七星瓢虫卵120小时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0.0483和0.3187;②抗蚜威和伏杀磷对七星瓢虫四龄幼虫24小时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0.1088和0.4056;③抗蚜威和伏杀磷处理蛹216小时的相对毒力指教分别为0.0540和0.5990;④抗蚜威和伏杀磷对瓢虫成虫24小时的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0.1406和0.0623。可见,与常规使用的杀虫剂久效磷相比,抗蚜威和伏杀磷对七星瓢虫的各种虫态均具有高度选择性。  相似文献   
79.
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与防治赵希城,罗仰奋,陈兆肃,阮瑞国,林丛发(福建宁德地区农科所,355003)(宁德地区植保站)(宁德地区农科所)蘑菇疣孢霉病又称白腐病、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房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据我们调查,宁德地区9个县市菇区...  相似文献   
80.
天水市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6-1990年,根据小麦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规律和发生为害特点,初步建立起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每年示范面积3333.3ha,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经济效益比为1:7.6,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