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等土壤中氨氮的提取条件,研究提取条件对土壤中氨氮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氨氮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氨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KCl提取剂浓度为2 mol/L,提取温度为25℃,提取时间为30 min。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8.0%~105.5%,相对标准偏差为3.8%~4.3%。经t检验,与HJ 634-2012比色法比较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满足批量土壤氨氮含量的测定要求,有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2.
对2021年3月广西某种羊场送检的病料采用细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诊断,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分析,鉴定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应用PCR方法检测到绵羊肺炎支原体阳性。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头孢氨苄、头孢西丁、头孢曲松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高度敏感。结果表明,该病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大肠杆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3.
为探讨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分型的可行性,对分离自广西地区不同猪场的22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ERIC-PCR指纹图谱分型研究.结果发现,22株分离株显示出12种指纹图谱,可以区分无法进行血清分型的菌株.表明ERIC-PCR可适用于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44.
福州大学城为应对数字资源持续涨价但购置经费不足的困境,从2011年开始启动数字资源联合采购计划。根据大学城数字资源分布及重复关系调查结果分析,在联合采购过程中仍普遍存在数字资源重复购买的现象。可采取制定或完善数字馆藏发展政策、提高协调工作小组的统一协调能力、实行集团买断和分摊合买的联合采购模式及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平台等措施,减少数字资源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45.
潘艳 《农技服务》2011,28(2):214+223-214,223
对庭院花卉的4种常见病害(白粉病、黑斑病、锈病和炭疽病)的症状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6.
47.
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三价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流行,选择鸭疫里氏杆菌3个不同血清型流行菌株GXRA01、GXRA07和RAGX09制备油乳剂三价灭活疫苗。对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剂量试验、安全性检验、免疫效力检测以及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安全有效,每只雏鸭颈部皮下注射0.5 mL,能抵抗鸭疫里氏杆菌的攻击,免疫保护期为50 d,4℃~8℃疫苗保存期为6个月。研制的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三价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8.
为了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菌体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获得分辨度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利用适当的裂解液处理鸭疫里默氏杆菌,提取全菌蛋白;采用pH值4~7,24cm干胶条,0.8 mg菌体蛋白进行双向电泳;硝酸银染色后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并利用I mage MasterTM2D Platinum5.0图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所得的数据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了(800±26)个蛋白斑点,蛋白主要集中在pI值4.13~7.40之间,重复胶的匹配点数为(600±20),匹配率为75.2%。建立了鸭疫里默氏杆菌菌体蛋白双向电泳技术,2-DE图谱中蛋白位点的分辨率和重复性比较高,为进一步研究其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大肠杆菌O157:H7鞭毛蛋白FliC的二级结构及亲水性、抗原指数、柔性区域和表面可能性等指数,预测大肠杆菌O157:H7鞭毛蛋白FliC的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为其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利用DNAStar软件Protean程序中Garnier-Robson方法和Chou-Fasman方法分析鞭毛蛋白FliC的α-螺旋、β-折叠、转角区域和卷曲区域,通过Kyte-Doolittle方法、Karplus-Schulz方法、Emini方法和Jameson-Wolf方法分析鞭毛蛋白FliC的亲水性、柔性区域、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综合分析得出鞭毛蛋白FliC 63-74、236-247、338-349、460-471、542-553位氨基酸序列为潜在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化学合成法合成优势抗原表位338-349和460-471肽段,免疫BALB/c小鼠3次后,采用ELISA方法验证抗体水平。ELISA结果显示,338-349、460-471肽段具有很强的抗原性,能引起BALB/c小鼠产生高滴度的抗体。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制一种快速、准确诊断大肠杆菌O157:H7的PCR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收录的大肠杆菌O157:H7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2对可扩增rfbE(O157)和Flic(H7)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双重PCR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并研制出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该检测试剂盒对大肠杆菌O157:H7能特异性地扩增出rfbE和Flic基因的目的片段;对大肠杆菌O157:H30、O157:H9、O157:H25、O157:H19只能扩增出rfbE而不能扩增出Flic基因的目的片段;对大肠杆菌DH5α、猪链球菌2型和副猪嗜血杆菌没有扩增出任何目的片段;细菌DNA的最低检测极限是50 pg;在-20℃条件下保存1,3,6,9,12个月后,其敏感性都没有发生改变,均能检测到50 pg的大肠杆菌O157:H7DNA模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