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61.
【目的】探究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P_GN07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征,为开发噬菌体“鸡尾酒”制剂防治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提供生物学材料。【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广西南宁某养鸡场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vB_EcoP_GN07;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宿主谱测定、pH和温度稳定性评估、最佳感染复数(MOI)测定、一步生长曲线测定、全基因组测序等方法了解噬菌体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性。【结果】透射电镜显示,vB_EcoP_GN07头部直径为45 nm±5 nm,尾部长约25 nm,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宿主特异性强;在4~60℃可以保持效价稳定,在pH 3.0~11.0可以保持噬菌体活性;该噬菌体的最佳MOI为10-2;一步生长曲线显示该噬菌体潜伏期为60 min,裂解量为560 PFU/cell;测序结果显示其属于双链线型DNA,长度为70 120 bp, GC含量为42.8%;噬菌体vB_EcoP_GN07共有81个开放阅读框,其中23个为已知功能蛋白。经BLASTN比对显示,vB_EcoP_GN07与NCBI数据库中其他噬菌体相似性较低,符合N4-li...  相似文献   
62.
根据编码牛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病病原的PCR方法。特异性检测表明,该引物对牛种、羊种、猪种布鲁氏菌制备的模板DNA均能扩增出193bp目的基因片段,但不能扩增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结肠炎耶氏菌(0:9型)的目的基因片段;敏感性检测显示,乳样的检测灵敏度达50cfu/mL、纯化的布鲁氏菌DNA检测灵敏度达1.5pg,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十分理想。可见,该布鲁氏菌病病原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为快速诊断布鲁氏菌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3.
猪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瘟病毒基因组5'非编码区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选择保守序列区作为扩增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个用于猪瘟病毒快速定量检测的SY13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 R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反应批内循环阈值差异不显著.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等猪源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而且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为2×10(2)病毒基因组拷贝数.利用此方法对15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兔体交又免疫试验一致,表明此方法可作为猪瘟实验室快速诊断和疫情监测的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64.
<正>千家洲乡隶属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千家洲素称"湖港之乡",水域万余亩,主产稻、鱼、莲藕、荸荠、慈姑等。属于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年日照时数1 644.3小时,年平均温度16.9℃,无霜期274天,平均气温29.2℃,年平均降水量1 415.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1%。  相似文献   
65.
2018年1月,广西某规模化养猪场,仔猪突然出现腹泻症状,食欲减退或停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对送检的4份病料和2份血清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菌学检测等方法,确诊为猪瘟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对分离菌做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呋喃唑酮、痢菌净高度敏感。根据检测结果,建议猪场调整免疫程序,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性的方法对病情进行控制,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6.
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为目标菌株,对冷冻干燥高活力乳酸菌粉的保护剂和保存条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①海藻糖、谷氨酸钠、蔗糖、山梨醇和乳糖等5种保护剂对植物乳杆菌在冷冻干燥和干燥后贮存过程中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中,海藻糖的保护作用最为显著,植物乳杆菌存活率高达78.90%,而蔗糖、谷氨酸钠、乳糖和山梨醇作用稍差;②添加了不同保护剂制得的植物乳杆菌粉在4℃和25℃条件下的贮存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植物乳杆菌的死亡率增加,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植物乳杆菌的死亡速度加快,添加海藻糖可以明显减缓植物乳杆菌的死亡速度。  相似文献   
67.
畜牧业人才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笔者对畜牧业技能人才紧缺与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低的矛盾状况进行分析,尝试运用萨提亚模式进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源,从心理学、学校与企业、学生三方相互融合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8.
为建立牛源大肠杆菌-秀丽隐杆线虫致病模型,本研究从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等地区收集的牛病料中分离出13株大肠杆菌,继而对这些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及小鼠、秀丽隐杆线虫的致病性试验。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并将13株大肠杆菌培养液以3.0×109 CFU/mL、0.2 mL/10 g体重给小鼠腹腔注射,同时分别喂食N2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的O血清型为O127、O126和O44,其中O126为优势血清型(4/13)。致病性结果显示,有11株大肠杆菌能使小鼠致死(致死率为40%~100%),2株大肠杆菌对小鼠没有致死性(致死率为0)。对小鼠有强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对线虫的致死率也较高,死亡率在第3~6天最为显著,半数致死时间为3~4.5 d,最长存活时间为9 d;对小鼠不致死的两株大肠杆菌对线虫的致死率也较低,线虫死亡率下降趋势缓慢,半数致死时间为5~6 d,最长存活时间为10~11 d。肠道细菌计数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在线虫体内的数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大肠杆菌不断破坏线虫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了线虫的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线虫和小鼠的致病力试验结果一致,说明成功建立了牛源大肠杆菌-秀丽隐杆线虫致病模型,为牛病防治与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广西地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的病原情况,本研究通过RT-PCR/PCR方法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2016-2017年送检的117份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料进行病原诊断,并对主要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RT-PCR/PCR方法检测的肺炎克雷伯氏菌、牛支原体、化脓隐秘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0%(48/117)、28.2%(33/117)、20.5%(24/117)、15.4%(18/117)、12.8%(15/117)、5.1%(6/117),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牛支原体、化脓隐秘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1.0%(48/117)、33.3%(39/117)、17.1%(20/117)、7.7%(9/117)、2.6%(3/117)、2.6%(3/117),牛副流感病毒3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未检出,且PCR方法更敏感。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株牛支原体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多肽类药物的耐药率为90.0%~100.0%,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卡那霉素敏感(耐药率为在10.0%~25.0%);30株大肠杆菌和3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除了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敏感外(耐药率分别为13.3%~20.0%、10.0%~30.0%),对其他15种药物均具有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50.0%~100.0%、40.0%~100.0%)。综上所述,广西地区牛呼吸道疾病主要以牛支原体、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引发的混合感染为主,且分离菌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