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包括BVDV1和BVDV2 2种基因型,该病毒能引起牛、羊、鹿、猪等动物的感染.1983年,Doyle发现被调查的45种野生反刍动物有32种野生动物血清中和抗体阳性,鹿科动物的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达28%.  相似文献   
22.
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新疆及山东分离株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疑似为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genotyp02,BVDV-2)感染阳性的不同地区源病料样品接种马-达氏牛肾细胞(Mar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单层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传代.通过BVDV-2型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株细胞源BVDV-2病毒,命名为XJ-04和SD-06分离株.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上述分离的细胞源BVDV-2病毒能被鼠源BVDV-2重组E2蛋白抗血清或鼠抗BVDV-2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产生特异性胞内荧光.XJ-04和SD-06分离株分别盲传至13代和8代,光镜下观察到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内空泡化、细胞脱落、呈现拉网状的典型细胞病变.2株细胞源BVDV-2病毒感染的MDBK细胞制备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细胞内质网中观察到约60 nm大小的病毒粒子.经差速离心、20%蔗糖垫底超速离心提纯的病毒粒子,经磷钨酸染色,负染电镜下观察到病毒有囊膜、粒子大小约60 nm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23.
中国小反刍兽疫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中国PPRV毒株分子演变特点和疫情传播路线,从NCBI下载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全部PPRV毒株N和F基因全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并结合疫情发生的地理位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西藏阿里地区PPRV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100%,其与西藏那曲地区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9%;中国毒株与其他国家毒株F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同源性为89.7%~98.8%,同源性最低的为科特迪瓦1989年毒株,同源性最高的为孟加拉国2010年毒株;N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同源性为69.5%~98.5%,同源性最低的为朝鲜2002年毒株,同源性最高的为印度1995年毒株;F和N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均显示,中国西藏3株PPRV均属于基因Ⅳ系;截止2014年3月30日,中国由西至东9省份发生该疫情。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有待于更多PPRV流行毒株N或F基因全序列在GenBank的公布。  相似文献   
24.
刘永宏  赵丽  焦海宏  廖秋萍 《新疆农业科学》2015,52(1):172-175,177-179
[目的]明确新疆南疆地区养殖猪群中是否存在PCV-2感染及感染的PCV-2ORF2基因特征.[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PCV-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针对新疆南疆地区疑似PCV-2感染病例进行ORF2基因PCR扩增、电泳分析、胶回收、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PCV-2-XJ株ORF2基因长为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与国内外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9.7;~96.6;,与国内外参考毒株氨基酸同源性为87.6;~95.7;,与中国大多数毒株在一个进化分支内,氨基酸序列一些区域或位点发生了变异.[结论]新疆南疆存在猪感染PCV-2,PCV-2-XJ株ORF2基因序列与中国目前存在的多数毒株相近.  相似文献   
25.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一种兔常见体内寄生虫病。各品种的家兔都易感,尤以断乳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多为带虫者。病兔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拉稀等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最为严重,严重危害养兔业。2003年4月至2005年6月  相似文献   
26.
疥螨寄生于羊机体,病羊因擦痒而引起皮肤炎症,导致皮肤表面发生疱疹、结痂、脱毛、皮肤增厚、龟裂等一系列症状。疥螨毒素导致羊体内代谢发生紊乱,导致病羊消瘦及贫血症状的发生。中医治疗杨疥螨需要内外兼治,以杀虫止痒为核心,针对羊疥螨导致的羊机体其他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本文阐述了羊疥螨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探讨了中医治疗羊疥螨病的方法。旨在为羊疥螨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兽医病理解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直观性和实践性的形态学科,对学生今后学习临床医学课程、诊断和防治疾病非常重要。为了探讨针对该课程更好的教学方法,选择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植物检疫专业2届学生,对2011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2012级采用临床病例讨论式与竞赛式教学模式授课,并对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2011级汉族班与2012级汉族班差异极显著;2012级3个班差异显著,表现为民汉差异;2011级3个班、2012级2个汉族班、2011级与2012级民族班差异均不显著。该授课方式对该专业汉族班学生起到了一定效果,对民族班学生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学方式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因材施教、因课制宜。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一起胃管误入气管引起病牛急性窒息死亡病例的分析,对于避免异物性肺炎、加强饲养管理和临床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确定新疆南疆猪养殖场是否存在PRRSV感染,以及感染的PRRSV毒株类型及基因特点,从而针对性的有效防制PRRS。【方法】设计7对引物,对疑似PRRS发病猪场组织样品进行RT-PCR、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47例样品,35例PRRSV阳性,阳性率高达74.47%(35/47);35株均为美洲型毒株,其中有10株属于高致病性PRRSV,占总检测样品的21.28%(10/47),占阳性样品的28.57%(10/35);综合分析本研究采集样品猪养殖场不存在欧洲型毒株。【结论】新疆南疆存在美洲型PRRSV感染,且存在高致病性毒株。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掌握新疆南疆PRRSV流行毒株特点,为新疆南疆PRRS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利用克隆和测序获得了8个新疆南疆PRRSV ORF5基因全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8个新疆南疆PRRSV ORF5基因长度均为603 bp,它们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7.4; ~ 100.0;;与欧洲型代表株LV、美洲型代表株ATCC VR-2332、中国代表株CH-1a和中国HP-PRRS代表株JXA1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60.9;~63.5;、88.4;~ 89.9;、88.9; ~ 94.7;和87.4;~98.7;;与中国猪养殖场常用的几种弱毒疫苗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7.4;~94.7;;与美洲型毒株和欧洲型毒株氨基酸同源性为84.5;~98.0;和50.0;~59.5;.[结论]研究的8株新疆南疆PRRSV株均属于美洲型亚群Ⅱ毒株.利用新疆南疆PRRS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论,可为新疆南疆PRRS防制疫苗的选择等做迸一步的调整或指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