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探讨PAPPA2基因在鸡卵泡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以150日龄海兰褐蛋鸡为供试材料,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对PAPPA2基因在鸡卵巢组织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APPA2蛋白质分子在鸡前等级卵泡中的时空表达模式进行了蛋白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鸡PAPPA2基因mRNA在卵巢间质、各前等级卵泡和不同等级化的卵泡中均有表达,但也表现出其在不同卵泡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差异性,其中,PAPPA2基因在间质组织、5~6 mm、6~7 mm、F2卵泡中的mRNA转录水平最高(P0.05),而在4~5 mm前等级卵泡和F3卵泡中的mRNA表达量最低(P0.05)。由此表明,鸡PAPPA2基因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卵泡生长发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调控功能,且表现出卵泡的不同生长发育程度可能与PAPPA2基因的转录水平之间有着剂量依赖关系。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见,鸡PAPPA2蛋白质分子在卵巢间质组织、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在膜层细胞中未检测到其表达信号。初步推断,鸡PAPPA2分子可能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在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YAP1基因在鸡卵泡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以150 d海兰褐蛋鸡为供试材料,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对YAP1基因在鸡卵巢组织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YAP1蛋白质分子在鸡前等级卵泡中的时空表达模式进行蛋白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鸡YAP1基因mRNA在卵巢间质、前等级卵泡和不同等级化的卵泡中均有表达,但在不同等级的卵泡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呈现出组成型表达的特点。鸡YAP1蛋白质分子主要在卵巢间质组织、前等级卵泡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中有表达,但在膜层细胞中未检测到其表达信号。此结果表明,YAP1分子可能主要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在前等级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生长和体色的影响。将450尾体重为(3.01±0.10)g的大鳞副泥鳅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饲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体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头、鳍、皮肤及肌肉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酪氨酸酶(Tyr)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肝脏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肌肉和皮肤中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中各组Tyr含量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在大鳞副泥鳅饲料中添加100~200 mg/kg虾青素可有效促进其生长,改善其体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乌鳢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其相关病害也随之增加,防治措施仍在探索中。文章对水产养殖中乌鳢真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一些其他病害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病因、主要症状、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可为乌鳢病害防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乌鳢为研究对象,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在3个蛋白质水平(39.12%、43.57%和47.58%)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12mg/kg和24mg/kg维生素B6配制9种饲料,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6对乌鳢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料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胃、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P0.01),在同一维生素B6水平下,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各器官蛋白酶比活力显著提高。维生素B6极显著影响胃和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P0.05),但对肠道蛋白酶比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B6的交互作用对各组织蛋白酶比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2)饲料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肝胰脏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P0.01),显著影响肝胰脏和肌肉中谷丙转氨酶的活力(P0.05),在同一维生素B6水平下,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各器官乳酸脱氢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力都显著提高(P0.01)。维生素B6极显著影响肝胰脏和肌肉中谷丙转氨酶的活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P0.01),显著影响肝胰脏乳酸脱氢酶的活力(P0.05)。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B6的交互作用对各器官乳酸脱氢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高蛋白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B6可促进乌鳢蛋白质代谢。  相似文献   
16.
以初始体质量为(33.52±0.17)g建鲤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w)生长试验,分别配制成添加0.0%(对照)和0.5%(试验)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的等氮等能(35%CP、17 kJ/g)饲料,采用5种投喂方式:连续8 w投喂对照饲料(Ⅰ);试验饲料2 w间隔投喂(Ⅱ);前4 w投喂试验饲料,后4 w投喂对照饲料的间隔投喂(Ⅲ);前4 w投喂对照饲料,后4 w投喂试验饲料的间隔投喂(Ⅳ);8 w连续投喂试验饲料(Ⅴ)。养殖试验结束时,进行急性拥挤胁迫试验。探讨Ala-Gln投喂方式对建鲤生长和抗急性拥挤胁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Ala-Gln连续投喂和间隔投喂组的生长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w间隔投喂的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4 w间隔和连续8 w投喂的饲料组(P<0.05);前4 w间隔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要显著高于8 w连续投喂组(P<0.05)。血清皮质醇和血糖分别在急性胁迫后恢复0和1 h时达到高峰,血清HSP70在胁迫后恢复1~12 h都保持较高水平,然后下降,胁迫后恢复48 h达到胁迫前的水平。各种投喂方式组的血糖和血清皮质醇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胁迫后恢复期,血糖迅速升高幅度最小的是2 w间隔投喂组,最先恢复到胁迫前状态的是2 w间隔投喂组和前4 w投喂的4 w间隔投喂组。胁迫后恢复期,各投喂组的血清HSP70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胁迫后恢复48和72 h时,后4 w投喂的4 w间隔投喂组和连续8 w的投喂组的血清HSP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加工处理大豆制品对鲤鱼鱼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的体质量为(5.89±0.36)g鲤鱼Cyprinus carpio鱼种为试验鱼,以生大豆粉和不同处理的大豆制品分别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鱼粉蛋白的50%,配制5个等蛋白(可消化蛋白质量分数为30%)、等能(可消化能15 MJ.kg-1)的半精制饲料,探讨饲料中不同处理的大豆制品对鱼粉蛋白的替代对鲤鱼生长、饲料利用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增质量率热处理大豆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生大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化学钝化组、热处理大豆组和热乙醇浸提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都显著高于生大豆组(P0.05).化学钝化组和热处理大豆组的蛋白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生大豆组的蛋白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化学钝化组和热处理大豆组(P0.05),但与热乙醇浸提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热处理大豆组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生大豆组显著影响鱼类的水分、脂肪和灰分的含量(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热处理大豆组要好于其他各处理组.大豆抗营养因子对鱼类负面影响程度的顺序是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大豆抗原蛋白,降低抗营养因子的负面影响程度的处理顺序是热处理化学钝化热乙醇浸提.  相似文献   
18.
以建鲤鱼种为研究对象,采用3×3双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5%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每种DHA水平分别添加62.5,125.0,250.0mg/kg维生素E(VE),共配制9种试验饲料,每种饲料饲喂2个养殖密度(15g/L和60g/L)的建鲤,饲养8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VE和DHA对不同养殖密度的建鲤生产性能、饲料利用和大小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建鲤的生长、摄食率和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高密度各组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低于低密度组(P0.05),但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是高密度组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VE显著影响建鲤的生长和饲料利用(P0.05),且显著影响建鲤的个体分化(P0.05),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随着VE的增加,建鲤生长和个体分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DHA只是显著影响特定生长率(P0.05),对摄食率和体质量变异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同一养殖密度下,饲料中添加DHA对低密度各组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养殖密度、VE和DHA三者的交互体系只对建鲤体质量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0.05),养殖密度和VE或DHA的交互作用对生长影响显著(P0.05),但饲料中添加VE和DHA的交互作用对建鲤的生长、摄食率和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VE和DHA可提高建鲤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进而促进生长、降低个体分化,适宜在集约化养殖中作为抗拥挤胁迫的免疫增强剂适量添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鱼类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鱼类养殖的饲料添加剂受到广泛关注。中草药添加剂因其原料天然、毒副作用小、无污染等优点深受养殖户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鱼类养殖。文章通过对中草药添加剂的特点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阐明中草药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中草药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选取450尾大鳞副泥鳅幼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30尾.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 表明:当虾青素的添加量为100~200 mg/kg时,大鳞副泥鳅的末重和平均增重率高于对照组和50 mg/kg组(P<0.05),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在虾青素添加量为50~ 200 mg/kg时,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淀粉酶活力在200 mg/kg时,低于50 mg/kg和150 mg/kg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量为50~ 200 mg/kg时,大鳞副泥鳅的肠道T-SOD活性、CAT活性、GSH含量和GSH-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MDA含量则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具有促生长和改善肠道消化酶和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