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96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109篇
  82篇
综合类   486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1374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RAPD(RandomAnaplifiedPolymorphicDNA)和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20份韭菜栽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后选用的12个ISSR引物和15个RAPD引物分析分别产生了258和101条扩增产物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即20个韭菜品种中一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具有的带)分别为132和40条,分别占总数的51.2%和39.6%。,也就是说12个ISSR引物和15个SSR引物对韭菜不同品种的扩增可分别产生51.2%和39.6%的多态性带。根据两种标记的结果,利用NTSYS软件计算Nei氏遗传距离,然后以Nei氏遗传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供试材料之间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其品种间遗传距离分别只有0.02-0.2和0.04-0.13,且大部分品种并没有按来源省份聚在一起。鉴于此,又对两种标记的多样性分析结果利用Mantel(1968)检验进行相关性检测,发现两种结果存在较低的相关性:r=0.47174,P<0.05。  相似文献   
62.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在人口、就业、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现实困境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的对策与出路,以期为探究失衡人地关系走向再平衡的地域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新时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3.
为了测算园林树木的蒸腾耗水量,应用热脉冲技术对阿克苏市3种常见绿化乔木(小叶白蜡、法国梧桐、桑树)进行树干液流的测定,并分析其日变化规律,同时运用自动气象站记录各气象参数数据,分析树干液流日变化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种乔木树干液流速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日变化过程几乎相似,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的液流速率比夜间大,午间由于太阳辐射( Rs)过强出现午休现象,凌晨和晚上树干液流速率较低,夜间保持微弱的树干液流过程。小叶白蜡、法国梧桐、桑树等树干液流日变化都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 Ta)、风速( Ws)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湿度( H)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模型显示,影响小叶白蜡树干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太阳辐射和空气湿度,模型拟合度为0.962,法国梧桐的是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拟合度为0.971,桑树的是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拟合度为0.915。不同乔木的日累计液流量大小排序为小叶白蜡(57000±2400) mL﹥法国梧桐(55400±2100) mL﹥桑树(7600±1800)mL。  相似文献   
64.
空心村整治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在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目标导向下,揭示空心村内典型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是整治工作特别是构建耕层土体的先导环节。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农区的禹城市为例,分析典型空心村在整治时可能涉及的村内道路、晾晒场院、坑塘底泥、林地表土、院落农地、院落实土、土墙墙体等7种土壤的As、Cd、Cr、Cu、Ni、Pb、Zn含量,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为空心村改造中土壤的安全、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前述7类参试土壤中,除院落农田的污染指数为0.85(污染等级为Ⅱ,属“较清洁”土壤)外,其余6类的综合污染指数均< 0.7(污染等级为Ⅰ,属“清洁”土壤),可直接用于空心村整治中的耕层土体重构。本研究基于整治利用导向进行了平原农区空心村典型土壤类型划分,揭示了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于科学开展空心村整治、建设更加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5.
巢湖市早春大棚番茄-水稻水旱轮作稳粮模式,通过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水旱轮作,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克服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同时,水稻可以充分利用番茄田的肥力,有效减少施肥量,节本提质,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双丰收,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劳动力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方法]对劳动力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方式进行剖析,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和河南省200个县市数据进行检验计算。[结果]劳动力非农就业通过农地利用方式影响粮食生产,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于粮食生产的变化;劳动力非农就业通过复种指数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负向影响,通过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正向影响,近期以正向影响为主。[结论]劳动力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正向影响的前提是平原农区机械化发展和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对劳动力减少替代作用的结果,应促进农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防止劳动力就业过度非农化带来的农地利用主体缺失。  相似文献   
67.
魔芋性喜阴湿环境,适宜在林地、胶地、菜地、果林地等进行林下套种,因此开展经济林——魔芋混农林模式是发挥我州经济资源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式之一,同时还是增强我州生态系统自身的抗逆功能,减少和防止环境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颗粒日粮中添加柠条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及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去势滩羊2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含有10%菊花粕的颗粒日粮,试验组饲喂含有6%柠条和4%菊花粕的颗粒日粮;开展周期为50天的育肥试验,测定滩羊的生长性能指标;育肥试验结束后,测定滩羊血液生化指标;屠宰后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指标,并取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取背腰最长肌,测定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滩羊的初始体重和终末体重无显著(P>0.05)差异;试验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降低10.84%,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两组试验羊料肉比相同。试验组滩羊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P>0.05)差异。对照组滩羊屠宰率比试验组高1.59%,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试验羊肝脏重、肝脏指数、心脏和肺脏重、心脏和肺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滩羊瘤胃液中丁酸浓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异戊酸浓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滩羊背腰最长肌中分别检测出18种和20种脂肪酸,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7.51%和20.9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22%和3.89%,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25%和14.09%。[结论]颗粒日粮中加入柠条对滩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善瘤胃发酵,丰富羊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增加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母驴卵泡发育、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优势卵泡直径在30~35 mm以及大于35 mm的母驴各30头,不同优势卵泡直径的母驴群体分别设置1个5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1 0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不接受hCG处理的对照组(n=10)。采用肌肉注射方法对各组母驴进行hCG处理。每隔24 h进行1次B超检查,观察各组母驴卵泡发育情况,测量卵泡直径;记录各组发生排卵的母驴数量,计算排卵率。对各组母驴进行人工输精,输精后第18天进行孕检,记录各组受胎母驴头数,计算各组受胎率。于hCG处理后0、24、48、72 h分别测定各组母驴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水平。[结果]2个群体母驴的卵泡直径随hCG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肌肉注射hCG的2个组在处理后24 h内均出现排卵,而对照组母驴没有排卵;优势卵泡直径不同的2个母驴群体,在hCG处理48 h后排卵母驴数和排卵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hCG处理后72 h,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 hCG处理组的排卵率达到100%。2个母驴群体中,接受hCG处理的母驴,受胎率均高于对照,并且随hCG剂量的增加,受胎率有所提高;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 hCG处理组的受胎率达到50%。2个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处理组在hCG处理后24 h的血清E2浓度均较0 h时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0~72 h内血清PROG浓度的总体提升幅度较大。[结论]hCG处理可提高母驴的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中E2和PROG水平,1 000 IU/头剂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0.
霉菌毒素污染是影响动物饲料安全的重要因素。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广泛存在于肉鸡饲料原料中。众多研究表明,OTA对肉鸡具有肾毒性、肝毒性、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免疫毒性和肠道毒性等,给肉鸡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对国内外OTA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从诱导机体产生肠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和免疫毒性四方面阐述OTA对肉鸡的致毒机制,为深入研究OT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