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魏县小麦吸浆虫为害上升原因分析及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历年小麦吸浆虫在魏县的发生情况的回顾,根据多年防治经验,对小麦吸浆虫在当地大幅回升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预测预报,提出了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应以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且以蛹期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保护农业生产的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控制农业有害生物危害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药害、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再猖獗、人畜中毒、农田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副作用。因此,有人过分排斥化学农药,认为21世纪是化学农药结束的世纪。在农药科学进步的今天,我国政府加强了农药的监督管理,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的发展正朝着“安全、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化学农药在21世纪仍然是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但是…  相似文献   
13.
二点委夜蛾属于鳞翅日夜蛾科害虫,魏县2011年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玉米,是一种新型玉米害虫。近几年,发生面积及危害作物虽然不断外延,但经过科学防治,已经基本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田用药量下降,过去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不断增长,危害逐渐加重,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应引起高度重视。1危害情况近年来,棉盲蝽象在河北省魏县棉田普遍发生,造成较重危害。据调查,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50%以上,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蕾铃脱落中的30%~60%是由盲蝽象引起的。遭受棉盲蝽象危害的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降低、品质下降。2发生规律棉盲蝽象在本县一般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棉田内的棉柴、…  相似文献   
15.
‘月月粉’连续开花习性遗传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开花(Perpetual blooming,PB)是观赏植物的重要性状之一,是中国月季对现代月季的重大贡献。然而月季连续开花性状的遗传基础至今尚未清晰。为研究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用OB表示)连续开花习性的遗传规律,以其为母本,以一季开花(Single seasonal blooming,SB)园艺品种‘无刺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用W表示)为父本,构建了OB、W、F_1、F_2、BC_1OB和BC_1W等6个世代827个株系的二倍体遗传分离群体。遗传分离群体表型测定将开花表型分为连续开花和非连续开花(Non-perpetual blooming)2种类型。296株F_1和150株BC_1W群体均表现为非连续开花,表明OB连续开花性状受隐性基因位点调控。300株BC_1OB群体中83株为连续开花,223株为非连续开花,χ~2适合性测验符合1:3的遗传分离规律(P0.05),表现为双隐性基因遗传,表明‘月月粉'连续开花可能受双隐性基因位点共同调控。  相似文献   
16.
精子顶体能释放多种蛋白分解酶,以便使其在受精过程中顺利通过卵细胞的各个膜层进行受精。精子的顶体形态在正常情况下很少发生变形。但在制作冷冻精液的工艺过程中,精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存(平衡)和低温打击(滴冻)之后,顶体的异常率显著升高,导致受胎率降低甚至  相似文献   
17.
一、发生规律该病从小麦分蘖到小麦黄熟均可发病,一般主要有两个发病高峰,2月至3月上旬为第一个发病高峰,3月中旬发病平稳,4月上旬又开始上升,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小麦出苗期就可感染,病菌最早可通过衰败的芽鞘侵入地中茎,向上扩展到分蘖节;小麦返青后,病菌向上扩展,在茎基节间形成茶褐色病斑,麦苗生长缓慢,严重时开始死亡;小麦灌浆期造成茎基部分蘖节处枯死,上部茎叶和穗得不到水分而死亡,出现枯白穗,田间拔除时极易从基部折断。重病田成穗大幅度减少,比正常田少50%以上,且穗小籽少。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定量检测了白芍药材中的23种农药残留,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再用PSA(N-丙基乙二胺)进行分散固相萃取。方法的定量限(LOQ)为0.75~12.17 μ g/kg;在0.01和0.1 mg/kg两种添加水平下,除极性较大的噻虫嗪和吡虫啉外,其余农药的回收率均在7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在2.8%~18.9%之间。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芍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9.
旨在预测并验证调节FoxO1基因表达的关键miRNAs及其调节脂肪分化的机制。本研究利用4个在线软件预测与FoxO1基因具有潜在靶标关系的miRNAs。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荧光活性。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油红O染色,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检测miRNA对FoxO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miR-142和miR-144与FoxO1具有靶标关系。过表达miR-142和miR-144显著抑制了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荧光活性,下调了FoxO1mRNA(P0.01)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P0.05)。miR-142和miR-144均可促进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加快脂滴形成。由此证明,miR-142和miR-144靶向负调节FoxO1的表达,进而通过FoxO1对PPARγ的负调节促进绵羊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所容易遇到的事故和问题,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供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