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试验选用体重约40kg健康的三元杂交(杜×大×长)猪120头(阉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饲粮)、丁酸钠组(基础饲粮+1kg丁酸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硫酸粘杆菌素60mg/kg)和复合组(基础饲粮+硫酸粘杆菌素30mg/kg+丁酸钠1kg)。试验时间为72d,期间观察猪只的皮毛状况,试验结束时进行称重。测定4组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表明:37~70kg阶段日增重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3%、3.80%、4.30%;70~98kg阶段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3%、3.63%、4.05%;37~98kg的全过程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6%、3.65%、4.22%。37~70kg阶段采食量试验组较对照组有上升的趋势,70~98kg阶段和全程试验组料肉比有下降。整个阶段试验各组的肤色、毛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丁酸钠组和复合组优于抗生素组。  相似文献   
62.
雏鸡消化道发育与营养消化吸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鸡出壳后的7日龄内经历了从内源性营养(卵黄囊)过渡为外源性营养(饲料)的转变过程。研究雏鸡早期的营养变化,了解幼雏整个机体以及各器官组织系统,特别是消化道系统的生长发育特性将有利于提供最适合幼龄家禽的营养,促进雏鸡健康发育,提高成活率。本文分别从雏鸡的消化道生理结构,雏鸡肠道粘膜发育、消化器官及消化酶的变化,营养源的变化及营养成分变化阐述雏鸡的消化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63.
对4种魔芋花器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魔芋的开花习性和性状进行了系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花魔芋开花最早、花期短,滇魔芋与白魔芋次之,西盟魔芋开花最晚、花期最长.通过对魔芋花器的形态性状的比较分析,佛焰苞形状、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附属器形状、有无中性器官、附属器散发的气味及成熟期果实颜色等几个形态性状种间的差异大;魔芋花器性状种内表现较为稳定,仅花序柄的颜色和斑纹以及附属器颜色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4.
对347尾预放流幼鲵的尾部皮下层和肌肉层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PIT标记,通过对标记幼鲵6个月的跟踪观察,共收集到脱落芯片94枚,总脱落率高达27.1%,严重影响标记目的。对植入芯片时的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尾部皮下层纵向植入法对幼鲵肌体伤害最小,脱落率最低,为3.0%,笔者认为该方法是PIT标记幼鲵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5.
针对目前大鲵养殖业中的疫病困扰,经过近两年的健康养殖研究,探索了一种疫病预警预报及防控体系建设的方法,在此做一介绍,以期推动大鲵健康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采用种子浸泡法、根状茎生长点滴液法和离体不定芽混培法3种途径诱导白魔芋四倍体植株,并对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外部形态、叶片气孔特征和核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明显变宽、叶形指数变小,叶柄粗短,叶片下表皮气孔及其保卫细胞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植株外部形态特征变异和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变小等特征可作为鉴定变异材料的间接方法,四倍体和二倍体均为"2B"核型,可认为四倍体是由二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直接加倍产生的同源四倍体.  相似文献   
67.
博落回散因其具有抗炎抗菌活性,且使用后无残留和对畜禽适口性较好等特性,已经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的运用于饲料的生产加工中。使用益生菌发酵饲料不仅可以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便于畜禽的吸收利用,还可以平衡畜禽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畜禽生长,因此益生菌也被添加到禽畜饲料中。本文探究了不同浓度博落回散溶液对9种常用的饲料添加益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最小抑菌浓度。实验表明9种益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远远高于正常的博落回散使用浓度(60μg/ml),为博落回散和益生菌同时在饲料中的添加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8.
69.
1亲鲵生态培育池的建造依据西安市秦岭地区大鲵繁殖的生态因子,考察选定西安市珍稀水生动物保护繁育基地,随着繁殖实验的需求和认识的提高,经多次改造,创建能够培育出雌、雄性腺同步成熟,自然交配,产卵受精亲鲵生态培育池。1.1初期培育池与洞穴的规格借地势落差于基地上游80m处建滚水坝一座,提高河水水位0.9m,沿河边  相似文献   
70.
<正>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饲料行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在饲料中使用越来越多的植物原料和玉米、小麦等深加工副产物以及一些非常规原料,动物性蛋白原料越来越成为饲料原料中的奢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