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5篇
  15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地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居民对休闲活动的需求不断提高,市民们有望迎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用野牛草、狗牙根等耐践踏草坪替换原有冷季型草,草坪将有望向市民敞开大门,成为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这一变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接触自然、放松身心的机会,并将推动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长期施肥以及秸秆还田对黑土中微生物标识物氨基糖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调节黑土碳循环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黑土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90年,2018年选取其中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MNPK) 三个处理进行秸秆微区田间试验。这三个处理的土壤中分别再设加入1 cm 长玉米秸秆6000 kg/hm2的处理(CKS、NPKS、MNPKS)和不加入玉米秸秆的处理(CK、NPK、MNPK),共6个处理。秸秆与土壤混匀后置于PVC框(长0.9 m、宽0.6 m、高0.6 m)内,PVC框上端高于地面20 cm。在PVC框埋入土壤60天(夏季)、150天(秋季)后,取土样测定理化性状及氨基葡萄糖(GluN)、氨基半乳糖(GalN)和胞壁酸(MurN)含量。微生物真菌残体碳和细菌残体碳含量依据各氨基糖含量计算。  【结果】  与CK相比,NPK和MNPK处理能够促进氨基糖在土壤中的积累,其中第60天氨基葡萄糖分别显著增加18.81%和105.36%;胞壁酸分别显著增加19.62%和129.30%。两种施肥措施均能提升土壤中微生物残体碳的含量,而且MNPK处理微生物残体碳积累量较CK处理高出近1倍。各处理中真菌残体碳含量要远高于细菌残体碳含量,两种施肥措施均会降低真菌残体碳占微生物残体碳的比重,说明施肥会增加细菌在这一过程中对黑土有机碳积累的贡献。NPKS处理氨基葡萄糖占总氨基糖含量百分比明显增加,MNPKS处理真菌来源的氨基葡萄糖所占百分比也在第60天、第150天这两个时期内逐渐上升,表明真菌细胞死亡残体积累量在增加。  【结论】  添加秸秆后的MNPK处理促进了黑土中微生物残体碳的积累,NPK处理与秸秆添加相结合可以提高真菌残体碳在微生物残体碳中所占比重。因此,施肥和秸秆添加会使黑土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残体的积累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团水虱的数量,减轻其对红树林植物的危害,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对2021年3月至9月团水虱发生地的水温、风速、大气压、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含量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磷、水温是团水虱数量的主要因子,其拟合精度较好,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0.120 2,均方误差(MSE)为85.486 1。使用该模型对2022年10月团水虱数量进行预测,其预测值为34.42/dm3,结果较为精确。  相似文献   
14.
R15是适应性较广,产量较高的中熟晚籼香稻品系,但由于含有Wx^a基因,其直链淀粉含量高达23.5%,严重影响食用口感。因此,我们以含有Wx^b等位基因的不育系Y58S为供体,通过杂交、回交,利用RAD测序技术、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等技术,经过8个世代的筛选,成功用Wx^b基因替换掉R15中的Wx^a基因,培育出1个新的纯合株系——‘深华R16’,其染色体上有10882234 bp长度的碱基,基因型和供体亲本‘Y58S’一致,占2.92%;有362363285 bp长度的DNA片段基因型和受体亲本‘R15’一致,占97.08%;其直链淀粉含量为14%。将‘Y58S’分别与‘深华R16’和‘R15’进行组配,结果表明,‘Y58S’/‘深华R16’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13.9%)低于‘Y58S’/‘R15’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19.9%),其它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基本一致。本研究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新思路,培育出一新的水稻品系。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的认识逐步提高。而农作物是维持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来源,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农业植保工作可以有效的推动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将小型无人机应用到农业植保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而提升农作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光照强度对番石榴幼苗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番石榴幼苗置于光照强度分别为100%、42.4%、21.3%的自然光照条件下,研究不同光照对其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番石榴幼苗叶片生长育有着较大的影响。低光强降低了番石榴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使叶片中的海绵组织变薄。光强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能量供应细胞器,虽然多种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已知,但对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研究关注甚少。本研究采取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策略,制备了17个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特异性抗体,包括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细胞色素C合成酶、ATP合酶和核糖体蛋白质等5类,利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调查了这些蛋白质在水稻种子萌发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种子萌发阶段,ATP合酶中的亚基9和核糖体蛋白质S13亚基表达上调,细胞色素C合成酶CCMB和CCMC表达下调,其余13个表达没有发生变化。在叶片发育阶段,15个蛋白质发生表达上调,且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均呈现前期较低,随发育逐渐提高,到成株期达到峰值,其中部分蛋白质在成熟期仍维持在较高的峰值强度(如NAD4、CCMFc、ATP9、RPS1、RPS4和RPS7),提示这些蛋白质在成熟后的灌浆期仍发挥一定作用,而其余蛋白质在成熟期表达量明显下降,提示其功能主要是在营养生长阶段发挥。有意思的是,在叶片发育阶段,RPS19蛋白质表达下调,ATP1蛋白质的表达稳定,它们的特征和功能值得进一步关注。本试验结果直观且相对定量地揭示了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与种子萌发和叶片生长之间的关联,为深入了解其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盐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乐东拟单性木兰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下其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苗高、地茎、叶绿素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减少;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缓慢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说明乐东拟单性木兰为盐敏感性植物,即使在低浓度盐分(0.1%~0.3%)下其生长也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9.
吴璐岑 《福建茶叶》2016,(5):316-317
从神农时代起我国就有茶,茶文化是在茶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一种我国独有的文化形式。而音乐则是一种超越国界超越人种超越语言的一种文化形式,用音乐可以将地球村的所有人和文化都连接成一个统一体。茶文化是中华之魂,而音乐是世界之魂。茶文化和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密不可分,本文将从茶文化与当代音乐教育的关系入手,探究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病原毒素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突变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瘟病病原毒素滤液为选择压力,在水稻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分化过程中筛选水稻抗稻瘟病突变体。不同品处的种胚,不同激素和附成成分配比的培养基,对稻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明显。以较低浓度毒素诱变,可获得较多绿苗,但诱变效果较差;较高的毒素浓度,获绿苗较少,但诱变效果较好;过高的毒素浓度可对策,变结果共获7个中抗稻病的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