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4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9篇
  11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施肥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施肥4年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的消长、水分物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含量,其最适处理(100kgN/hm2+100kgP2O5/hm2)分别比施肥前提高21%、60%和14%;而施肥对全P、速效P以及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影响不大;对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分析表明,施肥使土壤微生物总数比造林前提高了377%,从而提高土壤活性,促进林木生长。适当地施肥并不会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造成剧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长散布核元件-1(Long spread nuclear element-1,LINE1)是跳跃基因。前期比较基因组研究发现,南极鱼经历漫长的低温适应进化后,与南极圈外的同亚目鱼类相比较,在基因水平上LINE1的扩增效率高达8~300倍,但LINE1的扩增与鱼类抵御寒冷之间的关系尚未明了。本实验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细胞ZF4进行了不同时间梯度的低温处理(18℃、5 d和18℃、30 d),同时对斑马鱼成鱼也进行了不同时间的低温处理(10℃,3 h、6 h、1 d、3 d、5 d)。采用RT-qPCR检测了LINE1的mRNA水平,并克隆了斑马鱼LINE1基因启动子区,利用Luciferase双荧光报告系统,在ZF4细胞中验证LINE15’UTR在低温压力下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短时间低温处理下,ZF4细胞中LINE1 mRNA水平有所降低,而在长时间低温处理中,LINE1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在成鱼中,短时间低温处理下,LINE1 mRNA水平降低;长期低温处理下,LINE1 mRNA水平显著升高。在ZF4细胞中发现,LINE15’UTR具有生物活性。在低温处理(18℃,3 d)下,报告基因信号减弱,间接表明LINE1启动子活性减弱。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压力会影响LINE1在鱼类中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LINE1在鱼类适应低温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花生抗旱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花生抗旱形态特性的研究状况,分析了花生生理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并提出展望,以期为花生抗旱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西藏高原地温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71-2013年西藏西部、中部和东部8个气象站的浅层(5、10、20cm)地温和较深层(40、80cm)地温以及气温逐月的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M-K)检验等方法,分析近43a西藏年、季平均气温,年、季平均地温,年平均地气温差的变化趋势以及地温与气温的气候突变关系,并对21世纪地温的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各研究站点年平均浅层地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其中藏西部和藏中部比藏东部增温显著;各季节几乎地温上升显著,其中冬、春季升幅显著高于夏、秋季。(2)年、季深层地温除昌都无显著变化外,其余站点几乎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其中狮泉河、日喀则、拉萨各季深层地温升幅显著高于同期浅层地温,而泽当和昌都各季深层地温升幅低于同期浅层地温。(3)研究地温对气温的响应发现,研究期内藏西部的狮泉河浅层年地气温差小于深层,藏中部的日喀则和拉萨浅层年地气温差20世纪90年代前大于深层,90年代后接近或小于深层;藏东部的昌都浅层年地气温差在80年代中期前小于深层,80年代中期后大于深层。各土层年平均地温与年平均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层年地温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西藏21世纪地温随着气温显著升高,藏西部和藏中部增温幅度整体高于藏东部。年均地温高于气温,且其升温幅度大于气温,气温升高,地温增加,预估至21世纪末,昌都、拉萨、波密地温水平将分别达到偏南的八宿、泽当和察隅现有地温水平,相当于所有站点南移近1个纬度。  相似文献   
65.
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当电网容量较小或因事故处于孤网运行时,水轮机调节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但国内外多个水电站均出现了随负载扰动幅值增加系统调节品质迅速下降甚至发生频率发散振荡的现象。该文考虑调速器接力器速度限制等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水轮机调节系统仿真模型,在5%负载扰动下整定了调速器参数,当负载扰动幅值从5%增加至10%时衰减度从2.52%增加至8.84%,当负载扰动幅值增加至15%时系统调节过程发散,重现了孤网下水电机组随负载扰动幅值增加系统稳定性下降的现象,经过分析发现引起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PID调速器的速度饱和,主要体现为接力器速度限制引起的比例项和积分项速度饱和。针对此问题,提出了1种抗速度饱和的微分优先型PID调节器,经改进后,负载扰动幅值分别为5%、10%以及15%时,衰减度分别为2.52%、2.19%以及1.79%,随负载扰动幅值增加系统稳定性无明显变化,表明改进调节器能够有效抑制调速器的速度饱和,大大降低了调节品质对负载扰动幅值的敏感性,并将该调节器应用在多布水电站的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该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水轮机调速器的控制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中条山介于秦岭与太行山之间,位于山西省境南部,全长220km,面积4000余km2,山势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延伸,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条山因长狭而得其名。东部历山地区平均海拔1500m左右,主峰舜王坪2321.8m。西端海拔约1000m左右,高峰有五老峰(1900m),雪花山(1825m)。  相似文献   
67.
陕农78小麦新品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2年育成,半冬性,适宜于陕西省关中灌区高水肥地区种植。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分蘖力强,长方形穗,结实性好,落黄好,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穗粒数40左右,千粒重40g左右,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4%;中熟,中抗条锈病、白粉病、中感赤霉病;抗旱,耐寒;适宜的播期为10月上、中旬:基本苗为135万~1507万/hm^2。  相似文献   
68.
成县位于甘肃东南徽成盆地西部,海拔平均976m,全县土地总面积1690.23km^2。全县总人口26.1万,农业人口21万余人,耕地总面积2.78万hm^2,其中蔬菜生产耕地约1800万hm^2,占6.47%。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余元,约12%来自于蔬菜生产。从成县的自然条件来说.蔬菜生产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例还较低,从生产现状来看还较为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全县国民经济形势和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9.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杂交种陕油8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陕油8号是利用21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改良恢复系110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种,1998-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区域试验,2年综评居参试品种第1位,平均单产2087.33kg/hm^2,比对照品种秦油2号(单产1978.88kg/hm^2)增产5.48%。1999年参加陕西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266.8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平均单产2090.25kg/km^2)增产8.45%。陕油8号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毒病、耐菌核病,适应性广,芥酸含量0.28%,硫甙含量25.71μmol/g,含油量41.04%,属双低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70.
濮单4号是濮阳农科所1995年育成,组合为9401×9212.该组合属中熟品种,需≥10℃积温2400℃·d左右.在1995~2000年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且粮饲兼用,该品种适宜在我国黄淮玉米产区夏播种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5.25万株为宜,高产攻关田可种植到每公顷6.0~6.75万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