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何雄奎呼吁:我国植保机械研发厂家应重视农药飘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我国一年农药使用量30万吨,而沉积到作物上的只有30%,有70%都飘移流失到环境中去了。事实上不仅仅是植保无人机,从地面机械到空中机械,都面临农药飘失的问题!"作为一个在植保机械岗位上奋斗近30年的科技工作者,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雄奎教授说出了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施药机械装备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2.
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是指利用器械采集公羊精液,经过精液品质检查后,直接用器械将新鲜精液输入发情母羊生殖道内,完成受精妊娠并产出健康后代的技术。该技术相对自然配种可以提高优秀种公羊利用率、降低种公羊饲养成本、加速羊群遗传进展、防止疾病传播。主要包括种公羊选择与管理、受配母羊发情识别、采精、精液品质检查、输精、记录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3.
DGAT1基因属于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 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基因家族,DGAT1基因催化反应的底物为二酰甘油和乙酰辅酶A(fatty acyl CoAs),该基因一方面参与脂肪的合成,在细胞中起到重要的中心代谢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影响家畜泌乳性状和脂肪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被认为对乳脂合成、脂肪含量和食用价值均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对DGAT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子结构以及该基因多态性与各类家畜经济性状的关联性进行综述,阐明该基因在家畜发育中的遗传表达规律,并对DGAT1基因在家畜育种方面的研究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4.
研究旨在分析发情和乏情初产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母猪乏情调控的分子机制。选用6头健康的断奶初产母猪,分为发情组(3头)和乏情组(3头),屠宰后分别采集下丘脑、垂体、卵巢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及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发现,发情组下丘脑、垂体、卵巢分别获得52 432 800、52 573 730和52 209 252条clean reads,与猪参考基因组(Sus scrofa 11.1)的比对率分别为78.69%、81.49%和79.26%;乏情组下丘脑、垂体、卵巢分别获得52 516 724,52 476 820和52 195 962条clean reads,与猪参考基因组的比对率分别为82.38%、83.05%和80.20%。与发情组母猪相比,乏情组母猪下丘脑中共有7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92个,下调基因318个;垂体中共有7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3个,下调基因424个;卵巢中共有9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35个,下调基因321个。3种组织中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为36个。与母猪情期调控相关的亲吻素-1(KISS1)、G-蛋白偶联受体54(GPR54)、速激肽3(TAC3)、速激肽3受体(TACR3)、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CYP17A1)、芳香化酶(CYP19A1)、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和雌激素受体1(ESR1)基因在乏情组母猪体内显著下调(P<0.05;P<0.01)。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TAC3、TAC3R、KISS1和GPR54相关蛋白在乏情组母猪下丘脑中也显著下调(P<0.05)。GO和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正调控胆固醇酯化反应、卵巢类固醇生成、GnRH信号通路、FoxO信号等一些与类固醇激素生成和卵泡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本研究结果表明,发情和乏情初产母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上与情期调控相关的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尤其是Kisspeptin/GPR54和TAC3/TACR3两大系统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乏情组母猪下丘脑中均显著下调,推测可能是Kisspeptin/GPR54和TAC3/TACR表达受损导致了下丘脑调节功能障碍,进而导致了初产母猪乏情。该研究为揭示初产母猪乏情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支持,为今后利用分子技术改善母猪乏情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泌体是直径30~100 nm的小囊泡,内含多种蛋白与核酸,分布与来源广泛。目前,对于外泌体的研究涉及间充质干细胞、骨细胞、癌细胞、心、肝、肺等几乎机体全部组织,外泌体在机体免疫应答、细胞迁移、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凋亡、肿瘤侵袭等过程具有重要功能作用,为疾病诊治、组织修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外泌体主要通过内含的多种mRNA与miRNA发挥众多功能,不同来源、不同环境下其发挥作用不同。本文主要对外泌体的发生、分离纯化及功能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选择合适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与更深入研究外泌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母猪的繁殖性状是养猪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其表现直接影响到整个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为筛选出与母猪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本研究利用纽勤公司GeneSeek Genomic Profiler(GGP)猪50K SNP芯片对392头法系大白猪进行了基因分型,记录了3个表型性状,包括总产仔数(Total Number Born,TNB)、产活仔数(Number Born Alive,NBA)和出生窝重(Litter Weight Born Alive,LWB),以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3个性状中一共发现了40个解释遗传变异>1%的基因组区域。所有显著的基因组区域中共有532个基因被注释,其中38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被用于人类表型本体论(Human Phenotype Ontology,HPO)分析。有81个候选基因在7个与生殖系统有关的表型条目中被富集。KEGG分析表明,这些候选基因主要涉及GnRH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和卵细胞成熟通路等。本研究鉴定到了5个重要的候选基因,包括RBP4、DEAF1、IGF2、SIRT6和JARID2。尽管受样本量的限制,但本研究筛选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旨在比较河南省地方品种豫西黑猪与河南地方培育品种(豫南黑猪)及引进猪种(大白猪)在体尺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上的差异,为河南省地方品种猪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选择同等条件下健康状况良好的6头(112.07±4.31)kg豫西黑猪、8头(110.00±4.54)kg豫南黑猪及8头(108.89±8.78)kg大白猪进行性能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体尺性状,豫西黑猪的体长高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P<0.01),胸围高于大白猪(P<0.01),腿臀围低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P<0.05),其他指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对于胴体性状,豫西黑猪的平均背膘厚、皮厚、皮率、脂肪率均高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P<0.01),瘦肉率、腿臀比例均低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P<0.01)。对于肉质性状,豫西黑猪的肉色、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均高于大白猪(P<0.01),与豫南黑猪间差异不显著。综上,豫西黑猪的肉质性状各项指标均优于豫南黑猪和大白猪,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的相关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提高豫农黑猪体尺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加快豫农黑猪选育进展。【方法】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BLUP)和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GBLUP)2种方法,构建3个单性状动物模型,即基于BLUP的模型1、基于GBLUP的模型2以及基于包含基因组近交系数GBLUP的模型3,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性最大似然算法(average information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AIREML)对702头豫农黑猪体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在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方面,模型1估计的准确性低于模型2和3;模型3和模型2相比,提高了胸围、腿臀围和眼肌深度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准确性。模型3估计体高、腿臀围、背膘厚和眼肌深度的遗传力为0.566、0.302、0.467和0.652,属于高遗传力性状;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为0.152、0.122和0.255,属于中遗传力性状。体尺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009~...  相似文献   
49.
河南省作为中原畜牧大省,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地方猪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性早熟、肉质优良等种质特性.对河南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遗传资源现状、保种策略和开发利用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河南省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
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绿原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相近、胎次相近、同期发情的妊娠母猪,随机分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600 mg/kg绿原酸。结果显示,试验Ⅱ组母猪产仔总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21 d断奶仔数、断奶窝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Ⅲ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Ⅲ组仔猪血清IgG、IgA、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绿原酸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增强母猪和仔猪的免疫力,适宜添加水平为40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