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构建鸡胚成纤维细胞cDNA真核表达文库并对文库质量进行鉴定,从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直接提取m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经电泳确定mRNA的质量,反转录合成第一、二链cDNA,经苯酚氯仿抽提后与EcoR Ⅰ接头连接,经Not Ⅰ酶切后用spin column除去小于500 bp的cDNA片段,与经EcoR Ⅰ和Not Ⅰ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连接,连接产物电转化感受态细胞,测定文库的容量大小并通过colony PCR鉴定插入cDNA片段的大小.构建成含8.8×105个重组子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DNA文库,重组子中平均插入外源片段长度大于1.0 kb的约占85.7%.从结果看构建的文库合格,适合用于筛选目的cDNA克隆.  相似文献   
112.
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危害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具有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等特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传统疫苗接种仍是预防猪瘟的主要手段,虽然传统疫苗(如C株)在防控猪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无法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动物,猪瘟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等。因此,研制新型猪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和合成肽疫苗6种新型猪瘟疫苗被相继开发。与传统疫苗相比,新型疫苗拥有廉价、安全、高效、易于运输与保存、能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等优点。作者对6种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猪传染性水疱病又称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由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猪鼻端、口腔黏膜、蹄冠、趾间、蹄踵和乳房部皮肤出现水疱为特征,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发病率较高,自然情况下仅有猪发病,其他家畜均不发病,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易感。  相似文献   
114.
以合成沙丁胺醇(SAL)完全抗原为基础获得针对SAL的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SAL的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为此,分别用混合酸酐法和活化酯法制备SAL-BSA免疫原和SAL-OVA检测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SAL多抗血清,建立检测SAL ic-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SAL-BSA和SAL-OVA,其偶联比分别为17∶1和6.4∶1;免疫后兔血清抗体效价为1∶102400,所建立ic-ELIS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84μg/L,最低检测限(IC10)为0.78μg/L,线性范围IC20~IC80为3.16μg/L~80.1μg/L;精密度(CV)%<10%,回收率在98%~110%之间。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SAL多抗血清除与侧链上含有叔丁基官能团的结构类似物具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外,不存在与其他同类分子的交叉反应。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检测SAL的ic-ELIS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开发SAL快速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5.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日趋严重。鸡群发病率高,而且易反复发生,致使鸡群死淘率明显升高,对养鸡业的危害极为严重。为预防和控制本病,很多鸡场和专业户采取定期投喂抗菌药物的办法,于是药物添加剂应运而生,充满兽药市场,在某一时期及范围内也许凑效,但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和危害。为了能找到对大肠杆菌治疗效果好的药物,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作者特地对1996~1998年分离鉴定的47株鸡大肠杆菌进行了抗药性调查,多数分离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多数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力不佳。优选出丁胺卡那霉素、诺…  相似文献   
116.
以美人蕉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含量Pb(0、100、500、1000 mg/kg)和Cd(0、1、5、10 mg/kg)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美人蕉幼苗株高、根长和生物量等的影响,以及Pb、Cd在美人蕉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富集和迁移,探索美人蕉对修复Pb、Cd污染土壤的潜能.结果表明:(1)低含量Pb(≤500 m...  相似文献   
117.
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多种生物体内的金属酶,与铜(Cu)、锌(Zn)、铁(Fe)、锰(Mn)等微量元素代谢有密切关系.该酶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已成为化学、生物学、医学、食品科学和畜牧兽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其来源、种类和分布,结构和理化特性,基因克隆、表达和调控,蛋白的制备,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8.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恶性肿瘤性传染病,一旦发生,损失严重。为快速诊断此病,建立了一种应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染色分离鉴定、纯化马立克氏病毒特异性抗原蛋白的方法,并获得了与MDV抗血清特异反应的抗原蛋白。为进一步制备抗M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9.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流行特征,研究了分离于河南新乡地区某发病鸡场的1株IBDV(XX511毒株)VP2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根据Gen Bank公布的IBDV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对分离于新乡某发病鸡场的IBDV野毒株XX511的VP2高变区进行克隆及分析,并将XX511毒株的VP2高变区中与毒力相关的2个亲水区及七肽区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绘制进化树。结果显示,XX511毒株与超强毒株D49706、AJ878898的VP2基因高变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6.8%,与广东地区JQ911703毒株具有100%的同源性。与参照的经典毒株相比,XX511毒株在第一亲水区发生了1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通过与国内外(包括河南地区)其他流行毒株的比对及进化分析发现,XX511毒株与2012年广东流行JQ911703毒株处于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12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病原。近年来IBDV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养鸡业的发展,传统疫苗已不能控制IBDV的流行,迫切需要研制新型疫苗。IBDV VP2蛋白是重要的结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因此,利用VP2蛋白制备IBDV重组疫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了IBDV VP2蛋白的作用及在不同表达系统中用VP2蛋白制备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IBDV新型疫苗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