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了解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特点,对2头因磺胺中毒而死亡的犊牛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性损伤主要发生于肾脏和肝脏.宏观检查可见,肾脏肿胀,色泽变淡,皮质增宽,肾盂有多量豆腐渣样物质.肝脏肿胀,淡橘红色,质地脆易碎.微观检查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核浓缩,染色不良,大量上皮细胞脱落....  相似文献   
92.
用琼脂平板挖洞法和肉汤稀释法探讨了高科技新产品9381─杀灭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5种细菌的抑制效果并对鸡10株大肠杆菌的抑作用与目前常用20种抗菌素做对照。结果表明,9381─杀灭剂2560─3200倍稀释对上述菌有极强的抑制效果;700倍稀释对鸡、猪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与庆大霉素相当,优于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和氯霉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炭疽芽胞的杀灭试验表明,该剂具广谱性和高效性。在动物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面具有经济,给药方便和效果确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旨在研制同时检测克伦特罗(CL)和莱克多巴胺(RAC)的多残留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Multistrip).用细胞融合技术筛选CL和RAC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单克隆抗体,金标抗体竞争性膜层析技术研制Multistrip.该试纸条由样品垫、偶联垫、双检测线和质控线标记的NC膜、吸收垫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偶联垫上灌注有CL和RAC两种金标单克隆抗体,双检测线由检测抗原CL-OVA和RAC-BSA喷膜构成,间距2 mm.结果表明:多残留试纸条的CL和RAC目测检测限分别为1和2 ng·mL-1,检测时间5~8 min.基质呈阳性的真实样品用单残留试纸条、ELISA和GC-MS检测,结果一致,无假阳性或假阴性案例.该试纸条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特点,适合于现场检测和筛选.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测定了日粮中添加0~12.8 μg/g 维生素 A( V A)时,雏鸡20~35 d 对β酪蛋白抗原刺激时特异抗体生成水平及 T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日粮中未添加 V A 时, T 细胞增殖活性和对抗原刺激的特异抗体生成水平都显著低于添加 V A 组( P< 0.01)。且随着 V A含量的升高 T 细胞增殖活性与抗体生成也逐渐升高,当含量为6.4 μg/g 时,其水平达到最高,而 V A 高于此水平时,其反应呈下降趋势。因此日粮中添加6~7 μg/g, V A 可使雏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活性达到最高,对提高鸡体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T、B淋巴细胞功能对流行性牛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了T、B淋巴细胞功能与牛白血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阐明了感染BLV牛B细胞淋巴瘤细胞除了来源于Bla(CD5^ CD11b^ )细胞,也可来源于B1b(CD5^-CD11b^ )及常规B2(CD5^-CD11b^-)细胞。探讨了T细胞功能对牛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指出IL-12表达下降和IL-10表达增加可能导致了B细胞淋巴肉瘤的形成,Ⅰ型和Ⅱ型细胞因子的不平衡引起了BLV的发展。同时讨论了B-T细胞的相互作用在BLV感染时疾病阶段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及检测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回顾了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作为生长促进剂在肉食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残留状况,以及人们食用残留CL的肉品后引起的中毒事件,同时介绍了FDA,WHO及我国政府规定的CL肉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和常用检测技术。指出CL在动物体内具有吸收快、分布广,残留性积累和半衰期长等生物学特性。应用以酶免疫分析技术为基础的筛选法和以色谱技术为基因的确证法相 残留检测体系是防止CL非法使用和保障肉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
以生物安全体系理论为依据,对一年出栏7000多头猪,患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场进行治疗、免疫接种、加强卫生管理等综合性防制,经半年的试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使总患病率下降86.92%;公猪和母猪的治愈率为90.74%;70日龄仔猪的平均体重提高6.22%,料肉比下降7.17%,成活率提高 3.16%;育肥猪的日增重提高 4.34%,料肉比下降5.66%,成活率提高1.56%,残次率下降76.48%。  相似文献   
98.
为获得高活性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VP2蛋白的重组蛋白,本试验对IBDV VP2蛋白基因与能进行自我组装的幽门螺杆菌(Hp)铁蛋白基因进行融合PCR扩增,获得其融合基因。根据成熟VP2蛋白基因cDNA序列和Hp铁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应用融合PCR技术扩增获得融合基因片段VP2-Fe。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筛选阳性重组克隆质粒,然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ZaC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阳性表达质粒。结果显示,通过两轮PCR扩增出长度为1 824 bp的融合基因VP2-Fe,亚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结果显示,融合基因无任何碱基的突变,筛选的阳性质粒命名为pMD-VP2-Fe。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大小为1 824 bp,亚克隆至pPICZaC,PCR和双酶切鉴定出现预期大小的片段,将获得的阳性表达质粒命名为pPICZaC-VP2-Fe。本研究为后期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获得其融合重组蛋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选用4日龄AA+肉鸡304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mg/kg(对照组)、500mg/kg(Ⅰ组)、1000mg/kg(Ⅱ组)、1500mg/kg(Ⅲ组)的甲砜霉素。试验期8周。分别在第14、28、42、56天测定肉鸡红细胞数量(RBC)、血红蛋白含量(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血清铁(Fe)含量。结果显示,肉鸡持续采食甲砜霉素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随着试验进程先升高后降低(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肌酐和尿素氮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铁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甲砜霉素对肉鸡的上述血液指标影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0.
为鉴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3蛋白中的B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将IBDV的VP3基因亚克隆于pET-28a中,构建了表达重组质粒pETVP3,经IPTG诱导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了重组蛋白(rVP3).Western blot鉴定表明,rVP3能被IBDV抗血清特异性识别.同时,根据IBDV VP3的氨基酸序列,合成覆盖VP3全序列的重叠多肽,并与载体蛋白BSA藕联制备多肽人工结合抗原.Peptide-ELISA和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VP3中有2个线性表位可以被已制备的单克隆抗体(MAb)识别,即~(728)PRDWDRLPYLNL~(739)和~(982)PKPKPKPNAPTQ~(993);Dot-ELISA结果显示,在VP3中还存在另外4个线性多克隆抗体识别位点:~(818)SLANAPQAGSKSQRA~(831),~(851)QREKD TIUSKKMETMGIYFATP~(872),~(876)ALNGHRGPSPGQLKYWQNTREI~(897)和~(961)QMKDLLLTAMEMK~(973).这些抗原表位的鉴定为开发IBD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