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篇
  55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18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克隆了水牛骨形态发生蛋白1(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BMP1)基因序列,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序列的保守性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此外还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BMP1基因在水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应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水牛BMP1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3 195 bp,其中包含完整的2 967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988个氨基酸。经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水牛BMP1基因与牛、猪、马、人和小鼠相应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6%、96%、96%和95%,具有很强的保守性。结合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推测,BMP1基因在不同物种及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对水牛BMP1蛋白的结构域预测结果发现,其存在1个信号肽区、1个前肽区、1个金属蛋白酶区、5个CUB区和2个EGF-like功能区。定量表达分析结果显示,BMP1基因在水牛心脏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睾丸、卵巢和生殖嵴等性腺器官表达量次之,骨头等其他组织表达量较低,肝脏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32.
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对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生长特性、细胞毒性及其组蛋白H3K18乙酰化修饰的影响,为今后研究供体细胞的重编程及提高水牛核移植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250、500、750 nmol/L)的Scriptaid分别处理BFF后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然后利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同时通过细胞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细胞组蛋白H3K18乙酰化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BFF经不同浓度的Scriptaid处理后,细胞形态没有显著变化,为长梭形、立体感较强,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似,均呈“S”型分布,且各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Scriptaid处理组的细胞组蛋白H3K18乙酰化的相对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00和750 nmol/L 2个处理组细胞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显著高于250 nmol/L处理组(P<0.05),而500和750 nmol/L 2个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适合浓度的Scriptaid对BFF细胞形态和存活率影响不大,且能显著提高BFF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  相似文献   
33.
【目的】转录因子Oct4、Nanog是调节干细胞多能性相关的转录因子,在干细胞的分化和胚胎发育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水牛Oct4和Nanog基因、分析基因序列和蛋白结构、构建逆转录表达载体,并在水牛体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水牛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以及为建立水牛胚胎干细胞系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系(iPSC)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水牛生殖嵴和体细胞中提取RNA和DNA,将RNA反转录成第1链cDNA,参照牛基因序列(Oct4:NM_174580,Nanog:NM_001025344)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和PCR分别扩增Oct4和Nanog的编码区序列(the coding sequences,CDS)和DNA全长序列,其中Oct4全长DNA分3段扩增,Nanog全长DNA分2段扩增;利用生物在线分析软件对水牛Oct4和Nanog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同源性比对;采用EcoRⅠ、XholⅠ和XholⅠ、NotⅠ双酶切,T4连接酶,将Oct4和Nanog的CDS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MX上,构建逆转录表达载体pMX-Oct4和pMX-Nanog;采用组织块法培养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uffalo fetal fibroblasts,BFFs),逆转录表达系统经过病毒包装后产生的病毒上清液感染BFFs,感染12-15h后,继续培养48 h;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转基因在BFF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Oct4 CDS全长1 083 bp,编码361个氨基酸,DNA全长4 509 bp,包括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Nanog CDS全长903 bp,编码301个氨基酸,DNA全长4 473 bp,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将Oct4和Nanog基因序列提交到GenBank,分配的基因登录号分别为JN991003和JN991004;Oct4氨基酸序列与牛、猪、人和鼠相应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96%、91%和81%,Nanog氨基酸序列与牛、猪、人和鼠相应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0%、81%、69%和47%;Oct4和Nanog蛋白结构与小鼠相应蛋白的结构相似,分别含有本家族特有的POU结构域和HOX同源结构域;成功构建表达Oct4和Nanog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MX-Oct4和pMX-Nanog;逆转录病毒系统pMX介导的Oct4和Nanog基因能转入BFFs中,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表达,阴性对照中不表达。【结论】分别克隆了水牛Oct4和Nanog的DNA序列全长和CDS,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在物种间高度保守;逆转录病毒转基因方法将Oct4和Nanog基因成功地转入BFFs并表达。逆转录病毒系统介导目的基因表达的转基因方法可以应用于水牛转基因研究和水牛iPSC生产。  相似文献   
34.
用加拿大生产的FSH对屡配不孕荷斯坦母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取得良好的超排效果。处理5头,共冲出30枚卵,每头平均6枚,其中可用胚胎为21枚,每头平均4.2枚。  相似文献   
35.
广西巴马香猪耳皮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主要对广西巴马香猪耳皮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进行了研究.利用组织块法能够成功分离培养广西巴马香猪耳皮成纤维细胞,其大小范围在1~3 mm3,去除表皮有利于组织块贴壁和细胞的游出;而采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液4℃冷处理过夜,不仅有利于去表皮操作,减少取材处理时间,而且操作时间自由度大.在酶消化法中采用胰蛋白酶消化30 min,胶原酶继续消化30~40 min,能够成功分离培养广西巴马香猪耳皮成纤维细胞.广西巴马香猪皮肤成纤维细胞要经历滞留期、对数期、平台期,分别为0~2 d、2~8 d、8~12 d.  相似文献   
36.
将体外成熟(IVM)24h的水牛卵母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冷冻剂毒性试验组、GMP玻璃化冷冻组,研究玻璃微细管法(GMP)冷冻对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损伤和体外受精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剂毒性试验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GMP玻璃化冷冻组;在透明带消化时间上,冷冻剂毒性试验组和GMP玻璃化冷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单精入卵率上,冷冻剂毒性试验组和GMP玻璃化冷冻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无精子入卵率上,冷冻剂毒性试验组和GMP玻璃化冷冻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多精入卵率3组间差异不显著。卵母细胞冷冻后进行体外受精,3组之间的2-细胞率,8-细胞率和桑椹胚率差异均极显著。表明冷冻剂和GMP玻璃化冷冻均会引起水牛MⅡ期卵母细胞透明带硬化,降低精子穿透率和其体外受精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3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发展迅速。本人从玉林师范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和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并结合DAB显色技术对广西摩拉水牛脑垂体结构和促卵泡素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和定位.结果发现,广西摩拉水牛的垂体前叶由远侧部、结节部和中间部构成,远侧部占据了腺垂体的大部分.垂体促卵泡素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广泛,以垂体前叶远侧部分布较多,从而表明广西摩拉水牛整个垂体都有促卵泡素分泌,主要分泌部位在垂体前叶的远侧部.  相似文献   
39.
为了探讨亚牛磺酸的浓度对猪胚胎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试验以孤雌激活胚胎为研究对象,将NCSU-23中的亚牛磺酸浓度从原来的5 mmol/L降低到2.5,1.0,0.5 mmol/L,检测猪卵母细胞激活后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各种浓度亚牛磺酸处理后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30.7%、27.6%、22.8%、26.5%)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使用亚牛磺酸则导致囊胚发育率极显著下降(30.7%vs1.4%,P<0.01).结果说明亚牛磺酸是猪胚胎培养液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但其浓度可下调至0.5mmol/L.  相似文献   
40.
于今非  李明鸿  谢琴  刘庆友  石德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90-13192,13202
[目的]克隆大鼠卵巢特异性启动子(OSP-1)片段,并在细胞水平检测该启动子调控标记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方法]参考已知大鼠OSP-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大鼠OSP-1启动子片段并与已公布的大鼠OSP—1序列进行比较。将OSP-1启动子定向克隆到去除CMV的pEGFP—N1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OSP—1—EGFP.N1;重组质粒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分别转染水牛的颗粒细胞、乳腺上皮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并于转染后12,24和48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表达情况。【结果lOSP—l启动子扩增片段长480bp,与已公布的大鼠OSP-1序列的相似性达96%;应用启动子预测软件对所得序列分析表明,该扩增片段含有类似于TA—TAbox和CAATbox的核心启动顺式元件,并含有多个C/EBPbeta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在颗粒细胞转染后12h可观测到绿色荧光表达,转染后24h荧光细胞增多,细胞形态均呈圆形、体积较大,48h荧光细胞数量骤减,且死细胞增多;在乳腺上皮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均未检测到EGFP基因表达。[结论]大鼠OSP-1启动子控制下的EGFP基因可在水牛颗粒细胞中特异表达,为构建水牛卵巢特并性表达转基因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